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通过对1HS-1.2中耕深松机在辽宁省阜新县马蹄营子村的863项目试验田进行中耕深松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对玉米花生、谷子等不同农作物进行深松和不深松的土壤含水量对比研究,阐明了中耕深松对玉米﹑谷子和花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得出中耕深松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李剑勇 《农业机械》2013,(16):109-110
1可行性机械化中耕深松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可提高土壤田间蓄水量,增强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可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水肥利用率,增肥地力,实现高产、稳产。如何通过农业机械化达到防春旱、抗夏涝、躲秋霜,实践证明,在吉林省敦化市半山区实施机械化中耕深松技术具有显著效果。机械化中耕深松技术是通过深松机械对土壤进行不翻动地表土达到深层松动作业目的的一项农机化技  相似文献   

3.
中耕深松对不同作物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中耕深松作业的抗旱保墒作用,以玉米和花生为试验作物,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行中耕深松作业后,种植玉米地块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好,而种植花生地块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中耕深松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辽宁省西北地区春播时期干旱缺水导致墒情不够无法播种和出苗难的问题,在长期田间种植试验和调研的基础上,研制了1HS-2型中耕深松机。对深松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结构合理,深松深度等性能指标符合农艺要求。2005和2006年,分别应用研制的中耕深松机在辽宁省阜新地区进行中耕深松试验,深松深度为20~25cm。在玉米收获期对深松后的土壤和未深松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证明:深松与未深松(CK)相比,耕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论述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作物根系生长、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深松机的分类及型号表示方法,总结国内外深松机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为我国深松机具的研制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耕的农艺要求,研制一种业效果好、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的深松起垄培土联合作业机。介绍中耕深松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探讨除草机构、圆盘刀装置和起垄机构等主要部件的设计思路,为中耕和深松联合作业提供实用机具。  相似文献   

7.
玉米免耕深松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收割后残茬覆盖表面影响玉米播种以及由于旋耕深度不够导致土壤形成坚硬犁底层的问题,设计了玉米免耕深松播种机。该玉米免耕深松播种机主要由机架、防堵装置、S弹齿型振动深松铲、圆盘开沟器、排种装置、排肥装置、种肥箱,以及镇压轮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清除残茬杂草、深松土壤、开沟播种、覆土施肥和种后镇压等工序。田间试验表明:该玉米免耕深松播种机可实现8km/h高速作业,播种质量、苗带清理质量、深松质量完全满足免耕深松播种的农艺要求,作业效果良好,特别适合我国小块土地作业,且省工省时,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论证整地用各种工作装置在整地时的牵引阻力达到最小化的配置次序。在中耕机上配置工作装置可有3种方案,在中耕机的各排上安装箭型中耕铲;在第一排安装深松铲,第二排安装箭型中耕铲;在第一排安装箭型中耕铲,在第二排安装深松铲。研究表明,在中耕机第一排安装箭型中耕铲为最佳方案,因为在农机允许速度(2.22~3.33m/s)范围内,其牵引阻力比在第一排安装深松铲的中耕机牵引阻力低17%~21%。  相似文献   

9.
阜新属于半干旱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节水措施。中耕深松属于机械化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是保持耕作技术的基本要点之一。通过中耕深松技术的田间作业实验,验证了中耕深松技术的蓄水保墒作用,指出中耕深技术应在阜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耕深松技术保水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阜新属于半干旱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节水措施.中耕深松属于机械化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是保持耕作技术的基本要点之一.通过中耕深松技术的田间作业实验,验证了中耕深松技术的蓄水保墒作用,指出中耕深技术应在阜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网格式深松机架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松机机架结构复杂、受载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深松机,机架采用多网格式进行深松作业.运用ANSYS模态分析相关原理及田间试验对深松机机架进行分析.在SoliWorks中建立深松机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ANSYS对深松机机架分析,机架采用三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选择分析类型,对深松机机架分析求解,计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土地深松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应用。针对受地形所限和农艺所限,常规拖拉机去不了的坡地、茶园和温室大棚等立地条件,先后对履带式窄幅小微型深松机的动力、行走机构和深松铲等关键部分进行多次试验,探索出一种采用7.35 kW微型柴油机、橡胶履带行走机构带动小型深松铲进行深松作业的新模式。经田间试验,其深松深度合格率、邻接行距合格率和漏耕3项作业指标满足深松作业质量有关行业标准。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履带式窄幅小微型深松机研究,推进丘陵山区、茶园和温室大棚等深松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深松作业机具在南方大粘性、易板结及压实特别严重的土壤特性下,机具耕作阻力大、深松质量不高的问题,对带翼振动深松铲深松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机具深松部件进行运动仿真,对速度、加速度、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表明:铲翼和铲尖的切削和抬升土壤过程同步交替进行;铲尖水平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很大,主要切削土壤,铲翼垂直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很大,主要抬升土壤;铲翼对土壤进行二次的破碎疏松,以较小的耕作阻力有效提高了土壤疏松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深松后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坚实度降低了54.2%和53.7%,不振动深松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坚实度降低了41.6%和48.8%;特别是在0~1 0 cm土层振动深松使土壤坚实度比深松前降低了7 0.1%,远大于不振动深松的4 2.7%;带翼深松铲振动深松相比不振动深松可以减少3.2%~27.2%的牵引力阻力,减阻效果明显。由此可为带翼深松铲结构优化和提高深松机具在南方的作业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地过度开垦致使土地沙漠化、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提出了基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技术。以深松技术代替铧式犁翻耕,是利用深松机具的部件在土壤不被翻转条件下疏松土壤、打破坚硬犁底层、加深耕作土层,以此来调节土壤3相(固、液、气态)比,改善土壤内部结构,降低土壤被侵蚀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达到高产、少耕、环保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主要介绍了基于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旨在为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机械的制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深松机作业质量,明确气爆技术在深松作业中的工作效果,设计了气压深松机,优化了深松铲结构,并进行作业效果田间试验.深松机应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周期性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传送至深松铲出气口处,从而完成气压深松作业.以土壤扰动系数、膨松度与碎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松机作业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压深松机深松作业后,土壤膨松...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合山东省高产井灌区的最佳深松深度和深松周期,在具有代表性的济南市章丘区,选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1S-250型全方位倒梯形(铲)式深松机进行25、30和35 cm深松免耕播种作业对比,分析其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小麦玉米产量、深松作业成本和单位面积新增经济效益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适中、壤性土质的高产井灌区,深松30 cm为最佳深松深度,2~3年深松1次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建议采用周期组合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豫东雨养区土壤水分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主要根层的土壤水分的调控能力作用较为显著,在连续干旱1个月后(播后30d),0~60cm土壤含水率分别比深耕和深松高19.7%、4.5%,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群体叶面积指数指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深耕处理提高31.2%和16%。  相似文献   

18.
A simulation model with time-depend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arameters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no-tillage (NT) and subsoiling tillage (ST) on the components of the soil water balance during the summer maize growing season.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improved, particularly for the subsoiling tillage cas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duced by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can affect percolation, water storage, transpiration and evapor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simulated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balance were found to be small between CT and NT practices, but larger in the ST c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nd no-tillage methods, subsoiling promotes infiltration and deep percolation, thereby favoring a possible recharge of the groundwater. Actual evaporation is always lower in the subsoiled plots, whatever the hydrological year. Transpiration is similar for the three treatments, suggest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ater availability, except in wet years where it is higher in subsoiled soils.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的玉米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一次作业能完成种床秸秆清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深松等多道工序,解决了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单独作业时带来的作业次数多、压实土壤和功率消耗大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免耕播种与深松联合作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多为深松部件在前、旋耕部件在后的组合结构,较少考虑各工作部件作业时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基于深松部件、旋耕部件作业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一种用于深耕的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通过旋耕、深松、镇压多工序实现表层土壤细碎、秸秆埋覆,深层土壤疏松目的。整机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阻力为设计目标,运用离散元仿真与正交试验、有限元仿真结合进行整机参数优化。离散元仿真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v_m为1.8 km/h、刀轴转速n为350 r/min、旋耕刀类型X为IIT195弯刀时,机具作业壅土量为5 283个土壤颗粒,植被覆盖率为98.37%,此时综合作业质量较优;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深松铲设计强度满足作业要求。以较优参数组合为基础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旋耕深度、深松深度、地表平整度、土壤膨松度分别为182.8 mm、388.4 mm、18.3 mm、17.22%;旋耕深度稳定性、深松深度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均在90%以上,完全满足深层土壤整地需求;与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相比,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在不影响作业效果前提下,提高了耕深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同时使牵引阻力降低了16.21%,作业稳定性、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