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已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全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73.5%、94%和61.8%,并且林业产值超过5亿元的达51个县(市),超10亿的达27个县(市)。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蓬勃发展,在林权制度改革、产业化经营格局、培育龙头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给予我们一系列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巴盟针对境内宜林荒山、荒沙、荒地等宜林地分布总面积达2500万亩的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并从多方面给予扶持,实现了国家得绿、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得利的双赢。 他们在乌兰布和沙漠引入社会开发治理企业30多家,开发治理沙地160多万亩。在磴口县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林业是指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通过政府划定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林地、林木等资源的使用权,自主投资经营的林业。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截至2003年底,非公有制森林面积达到3510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20.32%,森林蓄积比例为6.7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公有制林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范畴进行了理论阐述,澄清了易混淆的概念,进而将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分为4个大类12个组成部分。介绍了“林业市场交易循环流向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林业市场交易循环中家庭、企业、政府三者的有机联系,我国林产品市场的“二元结构”及林业要素市场的特殊性。最后分析了非公有制林业与林业分类经营的关系,认为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为非公有资本进入林业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河南林业》2002,(4):39-39
两年来,鲁山县主足本县实际,不断创新营林机制,完善各项政策,坚持“大户承包、庄园式开发、企业化经营、多元化投资”的发展思路,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开发荒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林业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营主体造林面积达34.6万亩,占全县同期造林面积的70%以上,累计投入资金2768万元。百亩以上的个体承包大户345家,千亩以上  相似文献   

6.
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要求,从理论上研究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动力、非公有制林业的特点,着重探讨非公有制林业的宏观调控原则和任务,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深化林业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当前林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林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林业具有产权明晰、利益关系直接、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是搞好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形式。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三个有利于”和林业分类经营、分区管理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大胆创新,实行以法治林,规范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环境,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发展林业的大林业格局,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省连平县为例,概述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过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公有制林业在全区各地蓬勃发展,显示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我区林业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成为越来越具生机和活力的板块;可以肯定,非公有制林业正在敦促内蒙古林业的深刻变革。一、内蒙古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从内蒙古的年度造林面积,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欣喜也令人深思的跨越式发展轨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区造林绿化速度年均500万亩,90年代后期达到800万亩,到2000年剧增到1500万亩以上。据统计,我区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已达2330万亩,全区1000亩以上造林大户近1万户,其中农民占83.7%,其它民营造林占16.3%。200…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林在广西林业中已由有益补充变成了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全区每年的造林面积中,60%以上是非公有林营造,大大高于以前的10%~20%左右。非公有制林业在林业事业乃至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西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由于林地分户承包经营体制,广西的非公有林以个体造林为主,占90%以上,联营造林、外资造林也占有一定比例。广西现有的1.47亿亩森林面积中,按所有制划分,集体林占93.51%,这其中约80%已分户经营。目前,全区个体造林户数为270万户左右,造林总面积为4050多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60%左右。个体造林形成的蓄积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针对境内宜林荒山、荒沙、荒地等宜林地分布总面积达2500万亩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方针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不同经济成份参与造林,将非公有制林业培育壮大成为生态建设阵营的一支生力军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2年全盟非公有制企业、个体户造林24万亩,撑起了巴盟绿化半边天,极大地缓减了当前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实现了国家得绿、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得利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非公有制林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文安蓬勃发展,展现了极其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一股引领文安县林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文安县采取了承包制、股份制、村投户管、企业+基地,基地连农户、拍卖制、以劳代租等新形式,激发了全县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使全县非公有制林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怕政策多变、缺乏资金支持、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重造轻管等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做好分类经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等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江苏省积极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非公有制造林面积723万亩,占同期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非公有制育苗面积102万亩,占全省苗木面积的85.3%;6640多家林业加工企业中99%都是非公有制企业。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200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716亿元,居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私有林以及广东和福建的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概况及其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黑龙江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林业》2013,(4):58-59
近年来,防城港市大力实施林业产业化战略,着力培育林业产业基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林业产值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猛增到80多亿元。为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木材加工产业木材加工企业达183家,2012年实现产值40.31亿元,占年度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0%。  相似文献   

16.
广东、福建两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和福建省是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较早、发展态势迅猛的地区之一。文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两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比较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综合影响两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障碍和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列出针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专题。  相似文献   

17.
南郑县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使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有500多名林场职工、130多名木材加工企业职工及300多家木材加工单位,年产值过亿元的南郑林业,面临着全面停止木材采伐及经营加工,关闭县境内所有木材市场的局面。一时间,南郑的林业产业及林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拓展思路 逆水行舟 林业加工企业全面停产、广大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进行非公有制林业税费调查,在客观、准确地描述现行林业税费体系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林业税费进行了分析,从根本上找出造成林业税费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了林业税费负担过重给河北省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及林农带来的影响,提出对河北省非公有制林业税费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公经济冲刺林业产业制高点——聚焦我国非公有制林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也经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近年来,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135.43万公顷,占全国造林面积近一半。“十五”期间,全国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占全国林业企业总数的70%以上.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总量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其本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具体体现。无论是从历史沿革角度观察,抑或是着眼于发展前景。都可以毫无疑问地肯定非公有制林业是适应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它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影响既是现实的,也是深远和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20.
湖州市非公有制林业采伐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州市“十五”、“十一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和采伐政策对湖州市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影响分析,提出根据森林分类经营的相关理论,在合理划分森林区划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措施,优化现行采伐政策,从而促进湖州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