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菇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更好、产量更高、商品经济性状更优;灵芝菌株在茶枝屑栽培配方上除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杂木屑配方外,其他菌丝生长状况指标、产量以及商品经济性状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筛选指标均显著差于杂木屑配方组,因此以灵芝和平菇分别作为复筛菌株.菌株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枝屑代料栽培配方上夏灰1号和灵芝92菌株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92、0.45 cm/d,产量最高,分别达436、45 g/棒,商品经济性状最优.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得到夏灰1号平菇以及灵芝92是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7号菌株(龙海3号)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单瓶产量达343g,菌盖平均直径为3.98cm,菌柄平均长为13.02cm,菌柄平均直径为4.23cm,生物学转化率为57.2%。  相似文献   

3.
选用已应用于市场的常规菌草配方,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的含水量、产量、外观性状等,进行优势菌株的筛选,以获得适合菌草栽培的香菇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上,1~3号菌株表现优异,菌丝生长旺盛,颜色纯白;在菌袋重量上,1号菌株下降最少,有利于后期出菇;在子实体含水量上,1号菌株的含水量最低;在子实体的产量上,1和9~11号菌株子实体的鲜重较重;在外观性状上,综合考虑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和菌柄直径,1和9号菌株适合市场化栽培。综合各因素,最终筛选出1号菌株(LC236)为最适合菌草栽培的中温型香菇菌株,其子实体大且饱满,产量高,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4.
选取5个鸡腿菇菌株,袋料栽培,通过对菌丝的生长势、色泽、生长速度及子实体产量的测量比较,筛选出适于本地区推广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鸡腿菇1号、鸡腿菇H42菌株各项指标表现均较为突出,菌丝生长势强,速度较快,农艺性状较好,前2潮菇生物学利用效率高,最高的菌株鸡腿菇H42可达96%,比较适合北京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延安地区栽培的猴头菇,对4个不同菌株的猴头菇菌丝长速长势、子实体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菇菌丝日生长速度最快的是H-1菌株;子实体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H99菌株产量最高;物理性状的综合指标H99菌株最好。总体来看,H99菌株适合延安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袋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香菇菌株液体菌种的干生物量和液体发酵过程中产酸的多少没有相关性;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L9608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L241-4次之。6个菌株中以L9608、L241-4在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袋料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本土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8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品种江淮1号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江淮1号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在江淮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香菇优良菌株,以27个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栽培方法,以各菌株的菌种萌动期、菌丝生长速率、菌棒转色期、鲜菇产量及含水率、子实体形态等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菌株之间、同一品种不同菌株之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选出了庆科212、9608-2、258、9608-1、L-01、L-02及09-1(以当地主栽菌株808-1为对照)7株优良菌株,这7个菌株的农艺性状较其他菌株明显较好。因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菌株,有利于体现菌株本身的农艺性状并且可以提高当地菇农的收入;7个优良菌株可推荐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宜十堰地区生产的夏季栽培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方法]选择10个夏季栽培香菇品种,分别从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山1号及夏18这2个菌株在当地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污染率小、菌丝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结论]南山1号及夏18表现较好,推荐作为十堰地区夏季栽培香菇品种。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豆秸秆设置不同培养基替代木屑和麸皮栽培香菇,分析各培养基对香菇子实体产量、经济性状、氨基酸含量、经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大豆秸秆含量15%左右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效果较好,同时替代麸皮时培养基中大豆秸秆含量可达35%;大豆秸秆可以完全替代麸皮栽培香菇,并能提高鲜菇商品性,丰富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生产10 000袋香菇可降低生产成本达4 250元。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利用大豆秸秆高效栽培香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香菇具独特香味且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真菌之一。但近些年我国大陆部分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香菇病毒病,使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明显影响,重者绝收,损失严重。通过试验发现病毒在香菇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选取3株带毒香菇菌株,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挑取长度小于0.2mm的菌丝尖端)进行脱毒。结果显示:通过菌丝尖端挑取法,获得一株无毒菌株(不含dsRNA条带),和一些未完全脱毒菌株(含1条11kb的dsRNA)。对脱毒不彻底菌株、脱毒彻底菌株以及带毒菌株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在pH值8时,脱毒菌株的生长速度比带毒菌株快,脱毒菌株的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大于带毒菌株,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则没有显著区别。通过栽培实验,发现:三个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以香菇为材料,在袋料栽培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精研究香菇的生长代谢.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00和500mg·kg-1时,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浓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菌丝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滤纸纤维素酶(FP酶)、淀粉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力,在菌丝快速生长期均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对照.可选择壳聚糖浓度为100和500mg·kg-1作为香菇栽培生产中固体栽培料中添加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玉米秸秆和纯木屑混合进行了花菇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用适当的发茵、转色、越夏、催蕾、蹲蕾及催花管理等技术措施,在纯木屑培养料中添加40%~70%的玉米秸秆粉进行香菇栽培,同样能培育出优质高产花菇;当培养料中玉米秸秆粉含量在40%左右时,花菇产量、花菇率、风干率及生物学转化率与纯木屑栽培的相近.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利用银耳菌渣进行食用菌栽培,开展了银耳菌渣提取液平板培养对香菇、滑菇、鸡腿菇、杏鲍菇、茶树菇、平菇、秀珍菇、毛木耳、金针菇、灵芝、长根菇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耳菌渣提取液对11种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在试验银耳菌渣提取液浓度范围内,银耳菌渣提取液对滑菇、杏鲍菇、长根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香菇、鸡腿菇菌丝生长无影响,对茶树菇、毛木耳、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与银耳废料添加量有关,对平菇、秀珍菇、金针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曾东方  陈玢  曾麟  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9-5160,5163
[目的]测定食用真菌营养繁殖体对大蒜素生物杀菌剂、防腐剂、保鲜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培养香菇(Lentinula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菌丝体,以水浸提法和乙醇萃取法制备大蒜素,依据生长速率法、改良管碟法分别在平板上测定供试真菌对大蒜素的敏感性。[结果]5、10、20 mg/ml大蒜素对香菇抑菌率分别为67.2%、74.6%、78.4%;对平菇抑菌圈直径为28.0~35.7 mm,对姬菇抑菌圈直径为30.7~39.7 mm。[结论]供试真菌菌丝体生长受大蒜素的抑制,提示食用菌栽培不适合采用大蒜素防治病害或杂菌污染,但可尝试研制蘑菇子实体的大蒜素防腐剂、保鲜剂。  相似文献   

19.
选用L系列、F系列10个有代表性的香菇菌株,进行对适应松杉木屑栽培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的拮抗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宁香8号与L系列和F系列菌株之间有极明显的拮抗作用;L系列菌株间存在的拮抗线比较明显或明显,F系列菌株间存在的拮抗线比较明显,L系列同F系列间存在明显的拮抗线,表明宁香8号与L系列、F系列10个菌株无亲缘关系,属于不同类菌株。  相似文献   

20.
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ZnSO4.7H2O),观察香菇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以及霉菌污染等情况,并检测不同处理收获的子实体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硫酸锌添加量为500~600 mg/kg干培养料,香菇菌丝体长势、子实体产量和富锌量均最佳。当硫酸锌添加量为500 mg/kg时,香菇子实体含锌量最高(17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