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盐碱地植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南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约占9万亩,全盐含量在0.5%-2.0%之间,土壤盐碱、地温回升慢、早春干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  相似文献   

2.
豫北灌区耕地中的盐碱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多分布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浅平洼地及河间洼地,呈斑状分布。灌区地面坡降一般为1/3,000—1/6,000,地下水埋深1—2米,矿化度为1—3克/升,局部地区为5—10克/升。盐碱土类型约可归纳为4种:①以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的效果,利用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机械和粉垄技术,于2015-2016年分别在新疆和陕西等地进行了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试验,结果显示:在新疆的重度盐碱地经粉垄种植一季棉花后,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31.31%,棉花产量增加48.80%,盐碱程度由重度降为中度;在陕西轻度盐碱地种植麦后夏玉米,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42.73%,玉米产量增加34.83%,盐碱程度由轻度脱盐为正常耕地。最后分析了粉垄盐碱地淡盐增产的机理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的效果,利用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机械和粉垄技术,于2015~2016年分别在新疆和陕西等地进行了粉垄改造利用盐碱地试验,结果显示:在新疆的重度盐碱地经粉垄种植一季棉花后,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31.31%,棉花产量增加48.80%,盐碱程度由重度降为中度;在陕西轻度盐碱地种植麦后夏玉米,土壤全盐量下降幅度42.73%,玉米产量增加34.83%,盐碱程度由轻度脱盐为正常耕地。最后分析了粉垄盐碱地淡盐增产的机理原因。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力增强,而此时雨季来临,盐分淋失,盐碱为害变轻.因此,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是保全苗、促早发.  相似文献   

6.
<正>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实现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力增强,此时雨季来临,盐分淋失,盐碱危害随之变轻。因此,盐碱地植棉一播全苗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盐碱地面积为3000多万亩,我省盐碱地中有盐碱洼地11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可种稻面积有五、六百万亩,除部分地区水源较少外,大部分水源丰富,现已开发种稻15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300~400公斤,高的超过500公斤,并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8.
抗盐植物— 碱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耕地中大约有1亿亩为盐碱地,大部分集中于黄淮海平原;另外还有数千万亩的沿海滩涂等待开发利用.对于盐碱荒滩的综合治理主要以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为手段,其中生物措施是治理盐碱荒滩的重要环节之一.经研究发现,种植碱蓬可使盐性土壤脱盐,从而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碱蓬(Suaeda neteroptera Kitagaw.)是藜科1年生草本积盐植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利用并改良盐碱地及改善生态环境,以8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设置轻度盐碱胁迫、中度盐碱胁迫、重度盐碱胁迫进行田间耐盐碱性分析,对植株存活率、株高、分蘖、叶绿素相对含量、每穗粒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耐盐碱特性存在差异,水稻存活率表现为轻度盐碱胁迫>中度盐碱胁迫>重度盐碱胁迫,水稻品种从返青期至成熟期植株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盐碱胁迫导致水稻株高变矮、穗长变短,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增加株高和穗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变强,同一品种株高和穗长数值表现为轻度盐碱胁迫>中度盐碱胁迫>重度盐碱胁迫,且3种盐碱胁迫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齐穗期SPAD值范围为42.5~55.6,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重度盐碱胁迫下水稻产量抑制率高达81.0%~93.7%,中度盐碱胁迫下产量抑制率为10.4%~81.3%,轻度盐碱胁迫下为5.6%~77.9%,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对抑制率主要表现为重度盐碱胁迫>中度盐碱胁迫>轻度盐碱胁迫,盐碱化程度越高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造成的损失也...  相似文献   

10.
棉花破土出苗时耐盐渍能力最差,而盐碱地春季植棉时地温低、积盐重、表土板结,对棉苗极为不利;棉花开花以后植株吸盐作用明显,而此时雨季来临,盐分经淋洗至土壤下层,盐碱为害较轻,但易徒长.因此,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是"促全苗,促早发,促群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产品特性1.本制剂属新型多元有机元素络合液态化学剂,主要有效成分:有机络合酸50%,展着剂3%,渗透剂3%。发明专利号:200910176749.0,备案号:FTG0535-2009,标准号:Q/FTDJY001-2009。2.用量与时效:轻度盐碱地总盐含量在0.5%~1.0%时,亩用量在0.5~1.0千克,约需3~5天见效,中度盐碱  相似文献   

12.
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实现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力增强,此时雨季来临,盐分淋失,盐碱危害随之变轻。因此,盐碱地植棉一播全苗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总结梳理我国盐碱地绿化改造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深圳前海石公园排盐碱工程为实施案例,对华南滨海地区渗管排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管排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30%左右,且能明显缩短排盐周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兵团科技局重点推广项目产品:专利配方独特,降盐除碱特效一、产品特性1.本制剂属新型多元有机元素络合液态化学剂,主要有效成分:有机络合酸50%,展着剂3%,渗透剂3%。发明专利号:200910176749.0,备案号:FTG0535-2009,标准号:Q/FTDJY001-2009。2.用量与时效:轻度盐碱地总盐含量在0.5%~1.0%时,亩用量在0.5~1.0千克,约需3~5天见效,中度盐碱  相似文献   

15.
<正>一、产品特性1.本制剂属新型多元有机元素络合液态化学剂,主要有效成分:有机络合酸50%,展着剂3%,渗透剂3%。发明专利号:200910176749.0,备案号:FTG0535-2009,标准号:Q/FTDJY001-2009。2.用量与时效:轻度盐碱地总盐含量在0.5%~1.0%时,亩用量在0.5~1.0千克,约需3~5天见效,中度盐碱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对盐碱程度的耐盐性,以金叶槐、金叶榆、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叶碧桃、红叶臭椿6个品种为试材,分析了植株4项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在非盐碱地上,生长最好的为金叶榆,紫叶矮樱生长最差;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最好的为金叶榆和金叶槐,紫叶矮樱生长最差;在中度盐碱地上:生长最好的为金叶榆和金叶槐,紫叶矮樱生长最差,与轻度盐碱地的一致。综合隶属函数分析显示,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在非盐碱地上与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上适应性为金叶槐金叶榆红叶碧桃紫叶李红叶臭椿紫叶矮樱。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引黄稻改的发展,临近黄河大堤的荒地越来越多被开垦种稻。为实现盐碱地种稻高产、稳产,在插秧前必须洗透盐碱,否则稻田会出现返碱、死苗,导致开荒种稻失败。水稻属于中等耐盐作物,其幼苗的耐盐能力最弱,盐临界浓度为0.09%,分叶、孕穗、开花结实期分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是较耐盐的作物,但其耐盐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棉花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合适宜的栽培技术,也可以获得高产.土壤含盐量在0.2-0.3%吋,出苗困难,棉株生长受到抑制,盐分超过0.3%,很难出苗.因棉花发芽出苗和幼苗期的耐盐力相对较低,易遭受盐碱危害,造成烂种和死苗.所以,盐碱地保证棉花顺利出苗和全苗,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商丘县谢集公社旱涝碱综合治理中心实验区盐碱地植棉过程中,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育苗移栽、老沟种植、钵体围肥、地膜覆盖、灌水压盐、小水偷浇、起碱换土等七项保苗技术措施,供盐碱地区植棉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有盐碱耕地86.6 × 104hm2左右,要改造利用,以植棉的经济效益较好.为了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搞好盐碱地植棉,我们于1998~1999年在广饶、寿光、博兴、临邑进行了盐碱地规模植棉示范基地建设.两年植棉2.35×104hm2,平均666.7m2产皮棉66.3kg.经过两年的试验和实践,制定出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该技术的核心是选择最佳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以取得最佳的节水压盐效果,选用抗盐品种并利用抗盐剂和地膜覆盖促进全苗和壮苗.该技术适合有一定水浇条件特别是能保证播前压盐造墒的盐碱棉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河北黑龙港生态区,棉花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0~47万km2,其中盐碱地棉面积较大。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