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规模化养猪效益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分析 (一)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规模化养猪的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产出比例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投入比例与经济效益成负相关.经济效益=产出-投入,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猪场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要做到产出最大,另一方面要做到投入最小.  相似文献   

2.
养鸡的经济效益,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若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益则越高;反之则相反。 近年来,随着养鸡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农户养鸡收效甚微,甚至亏本,直接影响着农民养鸡的积极性。1998年,洛宁县赵村乡家禽存栏达32万只。据168个养鸡专业户调查,盈利为66户,亏损为71户,其余31户不赔不赚,基本持平。分别占39%、42%和 19%。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部分农户养鸡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呢? 一市场因素的影响 部分养鸡户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信息不灵,不能正确分析市场形势与行情,跳不出市场周期性波动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效益是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所以,讲经济效益,就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即投入较少的土地、资金、劳力等,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产品财富。养蜂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事业,其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蜂业经营者在经营  相似文献   

4.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规模化养猪场是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猪场的经济效益与多种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分析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5.
养羊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投入和产出,舍饲后养殖成本加大,因此,提高舍饲养羊经济效益主要还是从投入和产出上加以考虑,从管理上要效益。进入冬季后,舍饲养羊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受到青绿饲料减少、饲草枯竭、  相似文献   

6.
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效益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即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像蚕桑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0左右,好的达到1∶3.8,差的也有1∶2.0.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许多养殖户以及正准备投资养殖业的有识之士都向我们提出同样一个问题:究竟养什么赚钱?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养殖业的风险问题谈起.众所周知,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产品价值-成本,在产出的产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投入的成本越低,赚钱越多,反之越少甚至亏本;而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价值越高,赚钱越多,反之越少甚至亏本,其中产出的产品价值高低主要由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共同决定,而成本则是在生产产品时所投入生产销售费用总和,由此可见,如何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成为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根本出…  相似文献   

9.
茶叶生产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生产,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靠政策、科学和投入。本文主要分析一些乡镇茶场投入与产出和投入中各因子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掌握  相似文献   

10.
唐华娟 《兽医导刊》2013,(Z1):59-62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与饲料营养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即产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间的差额。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价格系数法评定养猪饲料营养成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养猪生产中饲料能量的投入与产出、称之谓饲料的能量转化率,反映的是养猪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商品生产中饲料要购入,猪要售出,这种以货币为单位的投入与产出,就称之谓经济效益,体现的是经营水平.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养猪业,衡量经营的成败,最终归结为经济效益.影响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但常占养猪支出50%以上的饲料支出却是经常起主要作用的一个因素.饲料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左右了养猪业的成本,从而对经济效益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就多数饲料说,饲料价格大体能反映饲料营养价值,即物有所值,但并不总是严格一  相似文献   

12.
正确掌握猪的育肥期,是提高生猪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生猪育肥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投入和产出这两大因素。而这两种因素又都随肥育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就是猪的最佳育肥期,本文试就猪最佳育肥的确定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伟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39-239
技术效率是实际产量与最大可能产量的比值,说明实际产出与理论最大产出的差距。技术效率的大小说明生产者利用现有技术与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其数值越趋近于1,则证明利用的有效程度越高。技术效率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都要考虑的影响生物因素(遗传与生理情况)、环境因素(外界温度、饲养规模和饲料种植条件等)、人力资本因素等。本文仅就前2个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我们讲经济效益,就是力争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同等的经济效益,或是用同等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降低成本的目地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但降低成本不只是在投入上减少,产出上增加,有时投入增加而产出的增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县农村养猪多以散养主,部分养猪户科技意识谈薄,致使养猪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饲养周期过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科学管理人手,设法降低饲养成本。促使养猪生产获得一定效益,应推广的科学技术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提高蛋鸡场经济效益要素浅析蔡胜利(河南省安阳市畜牧局)睢富根(河南省畜牧局)蛋鸡养殖是把植物产品转化成蛋类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各种资源材料投入和产品的产出不断进行着转化。其转化效率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不仅与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方案有关,而且也...  相似文献   

18.
管三平 《中国蚕业》2006,27(4):37-38
经济效益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而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投入少产出多,就有效益;投入多产出少就没有效益。淳安县目前蚕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左右,好的达到1∶4。从表面上看蚕桑生产效益已经较好,但从现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情况和蚕桑生产实际来看,为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还可采取以下措施。1推行大田种桑提高蚕业效益桑树立地条件好,桑树生长就好,则桑叶产量高、质量好,养蚕就能提高效益。近几年淳安县大力推行大田种桑,许多蚕农尝到了甜头,大田种桑可谓一举多得,既利于桑园灌溉抗旱提高桑叶产质量,又节省…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工厂化养猪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主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大规模经营。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来说,影响其效益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其有效产出,因此,如何提高猪场的有效产出是规模化猪场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代表研究三峡库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并分析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趋势,为制定合理措施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1)丰都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受经济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闲置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投入——产出水平是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2)随着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以丰都县为代表的三峡库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受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用地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自1996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该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