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鹅湖与苏古淖尔的干涸——重访额济纳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我到额济纳考察的重要任务,是寻找古居延泽。居延泽又被称作居延海,是古代额济纳地区著名的内陆湖泊。居延泽之所以著名,广为人知,是同汉武帝征讨匈奴有关系的。古居延泽一带原先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湖面上波光粼粼,湖岸上树草青青,水鸟在湖面上觅食翱翔,不时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匈奴人的到来,匈奴人中的居延部,即在此放牧,居延泽、居延海,都是因居延部得名。至于“居延”在匈奴语中为何意,现在已无法考证。后来,在元末明初的战争中,由于人为地改变了河水的流向,使居延海失去了水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景爱 《森林与人类》2002,22(9):15-16
我最初接触胡杨、亲近胡杨,是在额济纳。1990年6月,我没有去额济纳以前,曾购买了这个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这种地形图相当详细,除了河流、湖泊、山峰以外,树林、灌丛、沙丘都有明显的标注。在地形图上,有许多梧桐的标记。俗语有“没有梧桐树,招不了凤凰来”之说。我马上就联想到,这可能就是栖息凤凰的梧桐树吧。我是北方人,没有见过梧桐树,因此对梧桐树很感兴趣。到了额济纳我按图索骥,才知道地图上标记的梧桐树,其实是胡杨,属于杨柳科,与南方的梧桐(属于梧桐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树。胡杨在古代称作胡桐,《汉书·…  相似文献   

3.
黑水河畔,弱水三千的古居延城的秋天.以其超凡脱俗的独特秀美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我禁不住不远千里追寻而来,当第一次踏上额济纳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片炫目的金黄铺天盖地而来.耀眼夺目.如潮如汐,在毫无防备之中穿透了我的灵魂.霎那间仿佛置身于燃烧的火焰之中,那是一种毫不做作,热情奔放的美.能点燃每个人埋藏在心底的热情。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颜色,但从这一刻起这里已成为了我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史建忠 《中国林业》2011,(23):F0002-F0002,I0002-I0008
曾几何时,电影《英雄》中那漫天飞舞的黄叶和至纯至净的绚烂金色中,国际影星张曼玉和章子怡饰演的两个红衣女子飘逸的打斗场景是那样的令人过目难忘、心醉神迷,也同样让深藏闺中的额济纳胡杨林与之比翼扬名。黑水河畔,弱水三千的古居延城的秋天,以其超凡脱俗的独特秀美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我禁不住不远千里追寻而来,当第一次踏上额济纳这片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1990年六、七月间,我曾对额济纳河流域进行过科学考察。今年三月间,应北京电视台和地球村之邀,重访额济纳,为电视片《居延沧桑》作现场解说。两次额济纳之行,前后相隔12年。12年在历史发展中可以说是短暂的一瞬,然而额济纳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有似曾相识又不识之感,使我惊诧不止。于是,提笔写出了我的见闻感想。  相似文献   

6.
居延行     
居延,即今额齐纳河下游地区。提起居延,留心文史的人不会感到生疏。在本世纪中,许多国内外的学者频频到此考察。斯坦因、科兹洛夫、斯文赫定、徐旭生、黄文弼等人,都来过这里。特别重要的是,这里出土了著名的汉代简牍(居延汉简)和西夏文文书(黑水城文书),曾使国...  相似文献   

7.
永宁县在银川市南,是宁夏自治区沙漠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永宁县西部,布满了低矮的流动沙丘,据说大大小小的沙丘有 1万多座,长期以来是没有居民的荒漠地区。只是近年才有居民移入此地。冬春季节,每当出现大风天气,黄沙随风飘扬,遮天蔽日,将下风区的耕地、水渠掩埋,不断蚕食农田和村落。   流沙给人们造成了贫穷和落后。为了观察这里荒漠本初的地貌,我们的考察车作了短暂的停留。结果引来一群孩子的围观。他们都是适龄的学童,然而都未能上学。这反映出当地农民远没有脱贫,没有能力让小孩入学读书,让人看了感到心酸。 …  相似文献   

8.
沙丘的消长是指沙丘体积缩小还是增大,沙丘高度减低还是增高。摸清新月形沙丘消长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因为知道了沙丘为什么会增大,又为什么会缩小或消逝,就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比较巧妙地改造沙漠地貌形态,把起伏的沙丘,变为平地。新月形沙丘一般是沙漠中条件比较好或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常见的沙丘地形,改变它对在沙区发展林、牧、农业,对生产建设、国防事业及人民生活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到上世纪末,我国的原始森林大部消失,造成这种情况,战争和过度砍伐可能是主要原因。下面我想介绍我亲自经历的三个例子。1959年夏,我到北京以北的密云县低山地区考察当地植物区系,工作结束后返回县城,住在城边一小旅店中,那天晚饭后,在店门外遇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农,在与他交谈中我问他有关店周围丘陵光秃山坡过去的情况,老农回答说,在他年轻的时候,这周围丘陵上都长满了杂木林,林中有山荆子、嘏树等树种,在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寇为防止八路军游击队的袭击,把这一带的杂木林都砍光了。1958年,我到云南西双版纳考察,看到了…  相似文献   

10.
乌审旗沙区蜥类马世瑞位于毛乌素沙区的乌审旗,沙丘广布,气候干燥,光照充足,使借地温孵化卵的沙生蜥蜴类在这个地区得以迅速繁衍,形成一个优势种群。据考察,伊盟地区共有7种蜥蜴,乌审旗就有5种,数量最大的是蜥科草原沙蜥,当地群众叫“沙和尚”,筑穴于流沙上,...  相似文献   

11.
浅谈乌审旗的深沙治理马世瑞在毛乌素沙地中,有一些远离人烟的高大流动沙丘群,呈沙丘链或格状沙垄,当地群众称之为“深沙”。其特征是:沙丘高度平均在10米以上,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高大沙丘基本无灌草分布,仅有少量的短命植物生长,植被盖度不足10%;基本...  相似文献   

12.
标识牌的学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角校区附近有个小型的自然保护区,离校区步行约10分钟。那天我在学校附近闲逛,看到主路向外延伸出一条小径,路边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施米科利自然保护地”,并伴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威斯康星著名鸟类—沙丘鹤。我被这块招牌所吸引,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初春,当62岁的杭锦旗胜利乡干海子村老赖湾史轮怀老人提出要承包当地那块不毛沙丘牛尾卯时,人们纷纷议论了起来:“老棺材瓤子了还逞得个甚能。在连鬼也拴不住的地方仗甚灰气.”史轮怀老人听了,却风趣地说。“我要在这连鬼也  相似文献   

14.
半夜时分,皎洁的月光洒在沙滩上,海水荡漾着,将一波一波的浪推向岸边。远处的海面上,一只海龟慢慢地露出脑袋,接着是颜色斑驳的龟壳。它慢慢地、耐心地向海岸游来,任凭海浪把它打得摇摇晃晃。终于,它爬上了海滩,拖着一百多公斤的沉重身躯,在缓缓起伏的沙丘间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考察黄龙山林场以后,于当晚 7时许到达宜川县。   宜川县多山,触目皆是岭峦。乡镇村落散布在山沟中,很难发现。宜川县城位于一个比较开阔的山沟中,房前屋后都是山岭,有一条小河从宜川县城中自西向东横穿而过。查了一下地图,此河名叫仕望河,最后注入黄河,是黄河中游一条比较小的支流。街道依山就势,房屋错落有致,显得甚为整洁。由于依山傍河,小城中空气甚为清新,使人倍感山区的好处。   6月 20日上午,县里安排我们去考察黄河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在宜川县城以东约 30公里的地方,有柏油公路可通。公路沿仕望河左岸而行…  相似文献   

16.
肖茂书 《林业科技》1998,23(5):46-48
在金沙江有水运任务的地方都设有推河场,其主要作用是接纳伐区到材并在江边干燥后推江。推河场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水运期的生产效率和成本,重视推河场的设计与施工,对木材水运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沙江属山岳型河川,推河场均居峡谷之中。多数推河场仍采用人力生产...  相似文献   

17.
老司城寻古     
早就听说永顺老司城是原土司王朝的都城,是一块风水宝地。到达永顺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看老司城。 早晨,我们在小雨中出发。车沿酉水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哈尔宫的地方。看到车停了下来,而路旁又有几座深宅大院式的建筑,我还以为已经到了老司城,下车以后才明白,原来前面已经没有了路,我们要从这里弃车上船,还要经过一个小时的船程才能和老司城见面。  相似文献   

18.
我场处于干旱地区,沙丘多,风沙大、树木少,于1961年秋在巨宝山沙丘地营造杨树960亩,1962年春由于风剥全部失败。但我们在失败中得到教训,经过反复模索总结,终于找到了在沙丘用机械造林的途径。从1963年到1975年秋,已在沙丘上造林9万亩(成活率达80%),绿化了6个公社的大小沙丘124个;并在沙丘上营造农田防护林27,630亩,长势良好,带、片成林,可保护农田20万亩,起到了保田、增产作用。现将沙丘机械造林的具体作法介绍如下。一、整地方向与林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4,24(11):12-15
在额济纳的日子里,最深刻的体会莫过于站在大漠的深处,展开遐思的空间。额济纳的天空仿佛折射着历史的风雨雷电,额济纳的土地好像布满了自然的沧桑皱纹。神奇额济纳,一位老态龙钟的哲人。解读额济纳的历史文化,额济纳河就像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于田县,有广阔无垠的沙漠和荒漠地带,面积达21429平方公里。在起伏的沙丘中,在这一艇植物根本无法涉足的世界,却奇迹般地成了骆驼刺的天然乐园。骆驼刺,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叫“燕大克”,豆科天然牧草,落叶半灌木,茎灰绿色,有针刺,单叶互生。夏季开花,花紫色,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序轴利状,荚果串珠状、弯曲、不开裂。骆驼刺,是沙漠中的古老的“居民”。它茎直立、坚硬,侧枝发达,植株具刺,有稠密的枝叶,一棵便是一团绿莹莹的草丛。无论在高大的沙丘、沙梁上,还是在流沙滚滚的大漠深处,人们都能寻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