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来,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如何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成了广大养殖户及畜牧兽医技术工作者的一大技术难题。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奶牛的发情时间,同时也使我们摸索到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使近年来的奶牛配种受胎率在97%以上。现就如何掌握好奶牛发情、适时配种这一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发情配种时,常发现母牛流出混浊粘液,但发情周期和卵泡发育正常,直肠检查子宫大小、弹性和收缩反应无明显异常,而配种两个情期未孕,说明奶牛的卵巢功能正常只是子宫存在轻微炎症。为了使奶牛尽早受胎,缩短空怀期,可以不采取停配治疗,而采用配种前后子宫内注入药物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受胎目的。笔者从1985年至今对455头有上述症状的经产牛采用配种前后不同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受胎效果。1 处理药物及方法1.1 处理药物: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规格为0.5毫克/毫升。华北制药厂生产的青霉素,8…  相似文献   

3.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配种试验。试验1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对照组为46头18月龄的母牛,称其为晚配牛,所用公牛类型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与晚配牛相比,早配的试验1组每头母牛的投产月龄提前4.1个月/头,可使乳牛终生产奶量高,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373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3%,产活犊率提高3%,母牛的利用率提高6%左右。  相似文献   

4.
选取广州市两家大型奶牛场 1998~ 1999年不同配种季节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原始数据 ,统计分析当年、当地主要气候因素气温和湿度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奶牛情期受胎率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 ,统计的月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内气温超过 3 0℃的天数等指标 ,与情期受胎率呈强的负相关 ,相关性极显著 ;气湿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不大 ,相关系数只有 - 0 .16,相关性较弱。情期受胎率以冬春的 12~ 3月份最高 ,夏秋季的 6~ 9月份最低  相似文献   

5.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分成两组,试验1组选小以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本性中。另选46头18月龄的母牛作为对照组,称其为晚配件,也行人工授精,所用公牛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早配的试验1组与晚配件相比投产月龄提前4.1个月/头,可提高乳牛终身产奶量,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373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3%,产活犊率提高3%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冻精配种受胎率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个自然村农户饲养的168头能繁奶牛分为4组,每组42头,观测其冻配后情期受胎率。结果:9~11月高于5~7月,差异不显著,与冬春两季比差异显著;光照对受胎率影响不大;3~6胎受胎率最高;生殖道疾病和营养水平以及输精技术对受胎率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受胎率是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 ,也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为了解在我省高原气候条件和自然状态下 ,胎次和配种月份对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规律 ,笔者根据西宁某奶牛场多年的生产记录作了此项研究 ,以便为生产单位合理组织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西宁某奶牛场 1993年至 2 0 0 0年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1.2 方法根据配种、产犊记录 ,首先按胎次统计出参配牛头数、情期数、妊娠头数 ,计算出牛群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和平均受胎率 ;再按配种月份统计出参配牛头数、妊娠头数、情期数 ,计算出牛群的平均受胎率…  相似文献   

8.
董飞  徐伟  姜兴刚  马志愤 《中国乳业》2023,(9):54-59+64
[目的]分析2020—2022年318个奶牛场3 403 957条成母牛配种事件及配种受胎率,旨在分析不同胎次、配种次数、产后天数下不同发病间隔天数分组对应受胎率情况。[方法]对牛只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进行分组,根据各分组内牛只配种事件与配种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受胎率,配种怀孕事件数占配种实际总数(已知孕检结果)的比例,对比不同维度下发病间隔天数分组对应受胎率的差异。[结果](1)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1胎、2胎、3胎、4胎、5胎及以上受胎率分别为43.6%、41.1%、40.6%、39.4%、37.8%;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0~5天、6~10天分组各胎次对应受胎率24%~30%,29%~33%,较基准低10~14个百分点。(2)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产后120天以内,121~210天,211~300天,300天以上受胎率分别为41%~48%,35%~40%、33%~34%、32.6%;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0~5天、6~10天分组各胎次对应受胎率22%~28%,25%~33%。(3)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大面积推广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推广实践.该项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现在许多配种员都反映奶牛“难配”,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提高奶牛人工配种受胎率需注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Ⅱ组为对照组,Ⅰ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3组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NRC标准减少20%日粮组(能量摄入80%)、NRC标准日粮组(能量摄入100%)、NRC标准增加20%日粮组(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不同干物质摄入水平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份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0.01)或差异显著(<0.05);乳中蛋白质、乳脂率和非固体物质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0.05)。可见,围产期健康奶牛不同能量水平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乳成份等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麦洼牦牛泌乳优势,通过选择高产奶牛组建核心选育群,以产奶量作为主要选育量化指标为依据,采用以奶定母,以母定仔的母系选育措施后,选育牛群的产奶量大大提高,为非产奶期选择高产奶牛找到了一条简捷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剑豪 《猪业科学》2001,18(4):15-17
本文比较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下称方法1)和开放式选育(下称方法2)对两个杜洛克种猪群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 两种选育方法都取得较好的选育效果,其中方法1公母猪平均世代进展膘厚分别为8.09%和7 .71%,日增重分别为6.04%和4.16%;方法2公母猪平均世代进展膘厚分别为4.57%和3.3 1%,日增重分别为3.92%和3.84%,膘厚和日增重的遗传进展方法1比方法2快,方法1比较平稳,而方法2出现跳跃式进展,方法1的繁殖性能有下降的趋势,方法2繁殖性能没有变化 .  相似文献   

13.
继代选育是以群体遗传和群体选择法为依据的一种品系育种方法。此法的特点是:严格按世代组群,对各世代育种群实行继代闭锁选育;要求各世代育种规模、选种目标和选种方法、育种技术措施保持一致,并且要求各世代均保持一定量的遗传进展和适宜的近交系数增量;经计定的育...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晋南牛国家级原种场建场发展情况,测量了牛场牛群的体尺,利用肉用指数(Beef purpose index,BPI)研究了牛群的经济类型.结果表明,牛场牛群的主要经济类型为肉役兼用型,现存的23头成年母牛BPI平均为3.99,初步进入肉用型范围,只是牛数太少,应尽快扩大同类型牛数.  相似文献   

15.
就奶牛生产而言,如能将产母犊率提高10%。15%,则对迅速发展我国乳牛业能起很大作用。流式细胞仪精子分离法是根据X、Y两类精子在DNA含量上的差异来分离精子。分离X、Y精子并用于人工授精或显微授精是控制家畜性别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它可在授精之前就控制其性别,避免了胚胎的浪费。现在,超数排卵利用性控精液生产性控胚胎是性控胚胎移植的主要胚胎来源。对优良种母牛进行超排生产性控胚胎,是充分挖掘良种母牛的遗传潜力和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性控胚胎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检测和验证流式细胞分离仪分离精子的过程或染料对奶牛超数排卵后卵母细胞受精及胚胎质量的影响,以及通过精子分离后奶牛精液对受胎率及性别比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种猪群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净化控制措施,通过对种猪群实施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免疫(基础免疫2次,以后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检测(基础免疫前、二免后20d和二免后3个月、加强免疫后3个月分别采集前腔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PCV-2抗体、猪瘟抗体,PCR方法检测PCV-2核酸),淘汰加强免疫后PCV-2核酸仍为阳性的种猪,结合分析母猪PCV-2疫苗免疫前后繁殖性能的差异。为期1年净化措施实施的结果显示,种猪群的PCV-2核酸阳性率从33.33%显著下降到3.42%,其中后备猪的PCV-2核酸阳性率从39.02%下降到8.57%,种公猪从33.33%下降到0、经产母猪从15.38%下降到1.56%;母猪窝产仔数增加0.52头(P0.05),窝产活仔数增加0.78头(P0.01),窝产木乃伊胎数减少0.3头(P0.01);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从53.73%提高到83.49%,平均阻断率从43.31%升高到63.46%,与种猪群PCV-2核酸检测阳性率呈现负相关。结果表明,实施免疫、检测、淘汰措施对于种猪群PCVD的净化成效明显,该技术可为规模化猪场开展PCVD的净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用 18头成年泌乳母牛 ,通过对其泌乳量、牛奶品质、血液指标、肝功能、血钾浓度和血液、牛奶中棉酚含量的分析 ,研究不同日粮棉酚浓度对成年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 10 4天内每天饲喂高达 5 .10g的棉酚 ,对成年奶牛泌乳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牛奶中未检测出棉酚存在 (灵敏度 0 .1mg 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摸清澳大利亚进境种羊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810头种羊进行调查。[结果]104头羊副结核病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1.53%。[结论]澳大利亚进境种羊副结核病的感染率虽然不高,但此病严重威胁着羊业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奶牛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市8个荷斯坦奶牛群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用BLUP法估计了公牛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20头公牛的2299头与配母牛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雄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19头公牛的2001头女儿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雌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分别比较了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和未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场、不同输精年份、不同输精月份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时的准确性最高.未考虑时的准确性最低;本文中不同场、年、季水平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估计公牛繁殖性能的育种值时,应事先或模型中加以剔除这些固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