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东平原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潜水蒸发规律,为水资源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河南省惠北试验站地下水量均衡观测试验场内同一时期不同潜水埋深、不同土质地及有无种植作物的测筒试验,通过对潜水蒸发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的探讨,得到潜水蒸发与气象因素、地下水埋深、土壤质地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柯夫达公式分别同不同土质下无种植作物的潜水蒸发量。由于考虑因素更多,故比以往用单一值计算潜水蒸发量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准确测算稻田净灌水量,采取小区试验与大田同步验证的方法,分析直接量测与观测分析2种方法所得小区净灌水量间的差异及原因,并引入偏差系数K(即用2种方法测量值的比值表示直接量测法的偏差程度)。结果表明:水稻茎秆对田面水层的填充作用,会对直接量测法所测净灌水量产生影响;与观测分析法相比,直接量测法所测稻田单次净灌水量偏大1.4%~11.7%,且此偏差在水稻生育初期较小,至生育末期逐渐增加至最大;茎面积指数SAI与K成明显线性关系,采用SAI对直接量测法所测结果进行校准,可减少稻田总净灌水量测算偏差2.3%~6.3%。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引黄灌区测水量水基本经验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测水量水技术,实现计量供水、按方收费,从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供水规划、业务培训、选择量测仪器和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引黄灌区测水量水工作的基本经验,并介绍了引黄灌区测水量水工作的发展过程,并对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冻结期与融解期潜水蒸发系数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河套灌区的长期观测资料,确定非冻融期参数后,由稍作修改的水量均衡方程及优化求解方法计算地下水埋深,对冻融期潜水蒸发系数公式逐步进行分析改善,最后在冻结期和融解期采用增加常数项的指数形式的潜水蒸发计算公式,模拟计算的地下水埋深与实际观测结果拟合最好。根据模拟结果,冻融期的潜水蒸发系数仅用地下水埋深来表示,其它影响因素反映在参数中,模型简单,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灌溉试验站大都以“测坑”做为观测旱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工具。测坑是把田间的一部分土体隔绝起来,通过测量和计算测坑内土体的水量平衡各要素,从而推算出作物需水量。“测坑”实际上是国际上通用的“非称重式蒸渗器”(Non—Weighing Lysimeter)。为了使测坑内测算出来的需  相似文献   

6.
反演分析土壤-秸秆水分运动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潜水均衡试验站土壤测渗仪资料,以新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轻粘土为例,利用无秸秆覆盖和地表以下35 cm秸秆覆盖的实测资料,研究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模型参数,通过HYDRUS模型反演确定了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秸秆水分参数。并与测筒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无论是模拟计算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还是秸秆水分参数都与相应的测筒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这表明了轻粘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秸秆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这些参数的确定将为更好地模拟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秸秆覆盖层阻止土壤潜水蒸发抵制土壤盐分向上运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地中蒸渗仪是观测潜水蒸发的基本设备。我国传统的地中蒸渗仪是用马利奥特瓶补水进行工作的,这种形式要求有较深的地下观测室,造价高。本文介绍一种采用电测水位法的虹吸式地中蒸渗仪,这是在我国首先使用的新式蒸渗仪,已在新疆建造并使用多年,它能利用较浅的地下观测室观测地下水埋深较深条件下的潜水蒸发,大幅度地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8.
石榴需水量试验和灌溉制度初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潼区政府将石榴列为全区重点产品以来 ,大力发展培育 ,为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在石榴的管理方面 ,做了一定工作。为了研究石榴需水量和灌溉制度 ,探讨滴灌应用效果 ,我们在斜口张铁和骊山胡王滴灌工程区进行了 3年的观测试验工作。1 试验方法为了制定临潼区石榴节水灌溉制度 ,首先要通过试验寻求探讨石榴的需水量和需水规律。根据石榴的生长特性及当地实际情况 ,我们用水表量测灌水量 ,用量雨设备测降雨量 ,用蒸发器量测蒸发量 ,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 ,在天然降雨及干旱灌条件下 ,测定石榴的需水量。由于试验点是骊山丘陵坡地、无地下水补…  相似文献   

9.
[目的]农业用水总量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总量红线和效率红线控制的重要指标.目前遥感蒸散发模型在珠江片区域蒸散发量估算和净灌溉水量评估的应用度不高,对其空间适用尺度缺乏研究.[方法]以广西区为例,通过试验观测-遥感解译等技术计算不同空间尺度遥感蒸散发量,并与相应尺度直接量测的净灌溉水量建立线性相关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际配电网终端量测系统中,量测冗余度不足导致状估计算不可观测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利用功率量测对配电网进行一次前推回代潮流计算得到各节点电压初值后,再利用全部量测值通过等效功率变换进行状态估计的方法。本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状态估计算法难以利用电流量测,在低冗余度的实际配电系统量测数据条件下不可观测等缺点,提高了状态估计的可观测性以及计算准确度。对测试算例和实际配电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快速可靠收敛,计算准确度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1.
河套灌区种植结构变化对农田系统水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结构调整是灌区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1990年以来,河套灌区种植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减小,葵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对灌区水循环系统带来显著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系统解析了灌区种植结构变化对农田系统的影响机制,采用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修正的Penman公式(1948)、Penman-Monteith公式(1973)等分别计算了河套灌区1990—2013年潜水蒸发量、蒸散耗水量等各水量平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从多个时间尺度分析了种植结构的变化对灌区农田系统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结构变化对垂向水量平衡要素蒸发耗水量和潜水蒸发量影响最为显著,其通量值明显减小;其次是对灌溉水量和田间入渗量的影响;对水平向水量平衡要素地表排水量影响最小。2潜水蒸发量、蒸发耗水量、灌溉用水量和田间入渗量在丰、平、枯3种典型年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而地表排水量在不同水平年变化差异较大。3月尺度上,5月灌溉水量和6月潜水蒸发量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显著相关。4农田系统总输入水量与总输出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循环通量减小,水循环强度减弱。1990—2005年水分蓄变量整体呈现负平衡的状态,2006—2013年土壤层水分蓄变量为正,但由于实际土壤层增厚、土壤含水率仍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疆系干旱内陆纯灌溉农业灌区,地下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作物生长需水要求和补给、减少地表水资源灌溉用量以及缓解农业用供水压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地下水利用系数、补给强度方法结合当地观测试验综合比较分析,给出灌区不同地下水埋深,作物可吸收利用地下水量参数,对干旱灌区地下水利用规划设计和应用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内嵌有面阵相机及IMU的智能手机作为硬件系统,单目SLAM技术获取多视图几何深度图、位姿等为数据源,构建了单目SLAM增强现实森林测树系统。设计了基于平滑度高鲁棒性过滤胸高圆柱体表面点云及切线的方法;然后,基于点到圆柱体表面距离及圆柱体切线到圆柱体表面距离构建了胸径与立木位置精确估计算法;最后,以该算法为基础在智能手机端开发了增强现实测树系统,即利用智能手机实时测树、并通过增强现实场景实时人工监督测量结果。新型测树系统在5块32m×32m方形样地中进行了测试,以评估新型测树系统的测量精度;此外,每块样地使用了单次观测、正交观测、对称观测及环绕观测4种不同的观测方法对立木胸高圆柱体观测,以评估不用观测方式对测树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立木位置估计值在X、Y轴方向的平均误差范围为-0.014~0.020m,X、Y轴方向均方根误差范围为0.04~0.08m;立木胸径估计值偏差为-0.85~-0.03cm(相对偏差为-3.60%~-0.04%),均方根误差为1.32~2.51cm(相对均方根误差为6.41%~12.33%);相比于单次观测方法,其他观测方法获取位置及胸径估计精度均有提高(特别是不可近似为圆柱体的立木树干),从精度与效率角度而言,正交观测及对称观测为最佳观测方法。结果表明,单目SLAM增强现实测树系统是一种可精确进行森林样地调查的潜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藉助于遥感图片与GIS技术以及灌区内的潜水蒸发试验场试验结果,直接估算叶尔羌河灌区区域性潜水蒸发量。用遥感图所示确定土地利用类型,用GIS技术对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地下水等埋深区面积进行统计,用试验场内不同土质不同潜水埋深的潜水蒸发观测资料(概括成经验公式)按不同土地类型计算潜水蒸发量,其中有植被的土地的潜水蒸发用降低蒸发面法处理。用本方法计算得潜水蒸发量结果与用水均衡法估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基于CCD超站仪的森林样地建立与精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快捷、精准地进行固定样地定位和样木胸径测量,提出一种利用CCD超站仪按测带进行像对观测的方法,在GPS/RTK确定或假定的观测点上架设仪器,借助全站仪坐标测量和角度测量功能精确记录CCD摄影瞬间的外方位元素,并确定出其他观测点坐标,选择合适基线长建立像对进行观测,提取目标位置的相对三维坐标,以"S"形路线按测带进行测量,配合少量的人工补测和相关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实现森林固定样地精准建立和胸径精测的目的。通过实地测试,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站点实现固定样地的建立,并将图像解算的胸径值与实地调查值进行对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9%,解算均方根误差为1.2 cm。该方法在森林样地建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黄汉生 《节水灌溉》2022,(2):95-100
蒸渗测坑现有的地下自动供排水装置水量的计算是采用单次水量固定,用计数器采集电磁阀动作次数,然后计算总水量,该方法忽略了供排水柱(有机玻璃材料)内径沿高度方向的差异,以及水柱内水位波动对水位保持器的影响所带来的误差,同时自动控制的电器元件安装在地下,影响使用寿命,造成前期投入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现有装...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于量测溶液中微量元素浓度的仪器,它应用方便、快捷、高效、准确。这一仪器检测下限较低,可满足工、农、医等行业的量测要求;但缺点在于当超过它的线性范围时,用灵敏波长量测会使误差增大。用次灵敏波长来量测,可取得较好结果,同时增大了量测范围。这样对于浓度变化范围较大的试验溶液。减少了稀释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渠道渗漏测试方法的选择,不仅决定于测试方法本身的特点、测试精度、适用条件,而且也决定于测试的目的和被测渠道的特点。一、测试方法种类及其特点目前我国现场测试渠道渗漏损失的方法主要有:静水法、动水法和测渗仪法(点测法)。采用静水法测试渠道渗漏损失具有以下特点: (1) 静水法测量渠道渗漏水量用称量法或体积法,是测量渠道渗漏量精度最高的方法之一。采用静水法不但可以测量渗漏量大的渠道,而且在渠道渗漏量相当小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博克地下水测渗装置是根据西德的德斯策·拉科西意见研制而成的.该测渗装置可在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下测定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或排泄量)和垂向渗漏量(或蒸发量). 一、构造装置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图中M_1和M_2是两只测筒,筒内装有原状土样,筒壁周围密封,测筒M_1上端与地面齐平,并开口,上面有草皮等植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阐述了测量圆锥指数CI用的圆锥仪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在工兵圆锥仪和电测圆锥、剪切仪第一代样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用微型电动机作动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精度电测圆锥仪。该仪器能现场打印出与深度Z相对应的土壤的CI值、整个测试深度内土壤的平均CI值及Z—CI曲线。着重介绍了该仪器的组成、性能及技术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该仪器测试可靠,精度高,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