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1ZS-20型水田耕整机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分析了其减速齿轮传动的工作情况,在保证模数、齿数、齿宽和中心距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从提高齿轮的耐磨损能力出发,确定以使两啮合齿轮齿根的最大滑动系数相等为原则,建立满足必要约束条件的齿轮变位系数的优化选择数学模型,用C语言编程求解.结果表明,变位系数优化后,两啮合齿轮的最大滑动系数相等,大小齿轮磨损均匀.  相似文献   

2.
在对渐开线少齿差传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优化理论,获得了二齿差传动在满足等磨损条件下的一组变位系数,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回归出了变位系数随齿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的齿形系数和应力集中系数的解析计算及据此编制的电算程序,可方便地求出不同齿制的渐开线标准或变位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应力集中系数,它为齿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精确绘制齿形系数和应力集中系数线图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4.
不完全齿轮机构,在农业机械、机床、食品机械、电子管制造工业等部门都有应用。本文从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运动分析出发,提出选取B_2点(普通齿轮传动的啮合始点)为啮合始点是最合理的。本文着重讨论了以B_2点为啮合始点时单向传动机构的传动几何学和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而指出,双向传动机构一般不能选B_2点为啮合始点,以及传动计算上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变位修正与变位齿轮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位齿轮可以有效突破标准渐开线齿轮存在的使用局限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采用专门设计的刀具加工。  相似文献   

6.
齿轮变位系数的优化对提高承载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变位系数与承载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最优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文中针对船用齿轮不同的中心距配置情况,讨论了利用齿轮封闭图实现优化变位系数的CAD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数学解析方法证明,角度变位齿轮传动(α≠α)中x1+x2恒大于y。以此说明了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中,若既要满足无侧隙啮合,又要保证顶隙为标准值Cm,则齿轮的齿顶高必须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数学解析方法证明,角度变位齿轮传动(a'≠α)中x_1+x_2桓大于y.以此说明了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中,若既要满足无侧隙啮合,又要保证顶隙为标准值Cm,则齿轮的齿顶高必须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副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利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齿轮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中考虑了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并将移动荷载进行了简化。结果发现,有限元计算后,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各接触点的应力时程曲线,显示了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周围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因此得出结论:轮齿的应力集中主要位于齿根圆角处。在齿轮啮合过程中,此处最容易发生断裂,这将是齿轮主要的失效形式。由此可见,齿轮副应增强齿根强度,以提高其啮合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广为使用的齿轮传动设计程序作了两点重要改进:1、按齿面接触疲劳和齿根弯曲疲劳等强度的要求进行设计;2、应用最优化技术,按封闭图自动确定变位系数。改进后的程序功能扩大,设计出的齿轮参数也更为合理。利用最优化技术确定变位系数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需计算变位系数的程序中,如变速箱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程序中,因此有其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渐开线齿圆柱齿轮多媒体CAI课件,在Windows95/98环境下,以Acthorware5.0为主开发平台,采用AutoCAD、3DS MAX3.0及Miscrosoft Visual C 5.0为开发语言, 实现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廓范成二维计算机仿真以及参数化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内、外啮合传动、齿轮与齿啮合传动的三维动画设计。课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形象性、易用性、教学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FLUENT动网格计算模型,通过变化径向间隙和改变齿轮齿形,对外啮合齿轮泵进行内部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齿轮啮合处,流体的压力周期性变化,并在相邻的啮合齿对间有显著的困油现象;在齿轮泵工作达到稳定状态后,径向间隙越大,出口处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此外,双圆弧齿形的齿轮泵比渐开线齿轮泵的出口平均速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一齿轮微观修形策略修形效果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综合微观修形方法,以期改善渐开线斜齿轮的啮合特性。基于建立的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对其中的高速级齿轮副进行啮合特性分析,并据此分析啮合错位对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高速级齿轮副提出修形研究,以期改善齿面载荷分布、降低载荷突变和静态传递误差波动量。分析结果表明,齿向螺旋角修形和齿廓鼓形修形的综合微观修形效果较单一的齿向螺旋角修形效果好,实现了多目标修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齿面闪温最低的行星斜齿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lock闪温理论,通过分别计算某单级行星斜齿轮太阳轮和行星轮及行星轮和内齿圈的闪温曲线,对比了改变压力角、螺旋角及太阳轮变位系数对轮齿最高闪温的影响。通过对比,选择最佳齿面闪温.找到了最佳的齿轮压力角、螺旋角及太阳轮变位系数.实现了提高行星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达到了优化行星齿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滑动系数是一个传动质量指标,渐开线齿轮的滑动系数计算公式有几种形式,本文根据其中之一导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图解计算方法,并能迅速、准确地绘制出滑动系数曲线。  相似文献   

16.
对于KHV内啮合副(即渐开线少齿差内啮合行星齿轮副)可行解的寻求,在未采用电算技术的情况下已属较为复杂的工程计算。借助于电算技术,不仅可很方便地求得其可行解,且可进一步寻求其优化解。本文介绍的KHV内合副优化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对超越方程组的求解而进行的,它具有迭代次数少、占用内存少、程序简单、收敛快的特点,因此可在微处理机上进行该啮合副主要几何参数(包括齿形系数)的优化设计。本文介绍的程序,可做为独立的KHV内啮合副优化程序,从而获得具有标准径向间隙的啮合副优化参数,也可以作为非标准径向间隙的啮合副优化设计中,求对应于某一c*(或ha*)值的最优参数的子程序。本文蓝对按照最小啮合角原则设计少齿差内啮合副的经济效益作了粗略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确定双内啮合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内齿轮副的设计参数,从制造到安装有许多限制条件。传统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试算法,封闭图法和几何表格法。这些方法要化费较多的计算和验算时间。本文提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较为简便。按照这方法编制的源程序进行计算能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缩短设计时间。使用本程序时只要按照计算程序框图的说明向计算机输入原始数据即可。  相似文献   

18.
基于EDEM的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的仿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利用排肥盒内设置的啮合排肥齿轮反向啮合传动将肥料经齿槽从两侧连续交替排出,提高排肥流量均匀性,并通过试验检验其排肥性能。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量和流量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对排肥量和流量的数学模型。为比较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与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高低,在保持排肥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单因素试验,选取硫酸钾为试验肥料,以排肥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为试验指标,设计对比仿真试验,转速分别为30,45,60,75,90r·min-1。利用EDEM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采集试验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系数均值较外槽轮式排肥器提高32.0%,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排肥轮转速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有极显著影响(p0.0001)。拟合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随转速变化规律方程,拟合方程相关系数R2=0.9754。随机选取转速为40,65,73,86r·min-1,对拟合方程进行验证试验,计算验证试验均匀性系数均值并与拟合方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较拟合结果误差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9.
以某拖拉机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Romax软件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传递误差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过程中传递误差较大,存在较大的啮合冲击,需对齿轮进行修形以改善受力情况,降低噪声,延长齿轮使用寿命;齿向修形后,三个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啮合冲击趋于缓和,振动噪声传递得到削弱,齿轮受力减小,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但齿廓修形后,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却增加了,啮合冲击变大,齿轮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0.
根据啮合理论,推导了非渐开线插齿刀的齿形方程,并建立了非渐开线插齿刀齿侧面的理论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