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2.
乌桕茶树复合种植茶园内种群关系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互补、协调,与纯茶园相比,复合种植茶园对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利用充分;由于乌桕的遮荫作用,复合种植茶园内光照弱、湿度高,这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提高有利。此外,由于复合种植茶园凋落物多、根系发达,土壤的理化性质均较纯茶园好。因此,复合种植茶园内两个主要种群( 乌桕、茶树) 在功能关系上表现为相得益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覆盖茶园的经济效益刘新玲(江苏省溧阳市林副业局)随着茶叶市场的放开,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方式已逐步为茶农所接受。为了茶叶能提前上市,做到人无我有,戴埠镇高桥茶场1992、1993连续两年搞了茶园塑料大棚覆盖。其效益分...  相似文献   

4.
伊坑村地处歙县西溪南乡,是以茶林为主的茶乡。八三年有七个村民小组,一百八十二户,八百四十八人,经营八千七百多亩山林,水田一百八十零五亩,茶园有一千五百二十二亩,可采面积一千四百五十亩。八一年平均的亩产茶叶六十斤,人均茶叶收入一百四十九元,人均农业总收入二百五十三元六角。八二年包干到户以后,平均亩产茶叶七十三斤,  相似文献   

5.
为了壮大茶叶支柱产业,英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本县屏幕峰村茶场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100个"屏峰模式"茶叶专业村。县直机关100名干部进村办点包茶场,以求用典型引路,点上突破,整体推进茶叶产业化的发展。县府要求100个茶叶专业村要通过百名干部包茶场,生产要上规模、管理要上水平、制作要出精品、效益要上台阶。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达到13.3Km2以上,投产茶园单产干茶达到1500Kg/Km2以上,名优茶占产量50%以上,每Km2收入达到60000元以上。到1997年6月25日止被抽调百名干部已全部进村开始工作,了解茶叶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6.
1956年6月间,建德县下包乡狮峰高级社建立了茶叶五年“五包”生产责任制。就是把茶园划归各生产队负责管理,五年内固定不动,实行社对队的包工、包产、包肥、包价、包本;并确定分年度的“五包”定额和数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一九八五年安徽各类茶叶由统购包销变为多渠道经销,茶叶市场的流道体制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这种茶叶流通领域的变化给生产领域带来许多新问题。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开创茶叶生产新局面,必须调整茶叶生产结构。现就本人管见所及分述于后:一、调整茶园结构茶园结构包括树龄、生态和品种等项,须作如下调查:1.树龄结构:我省现有茶园总面积181万亩,其中生产茶园137万亩,幼龄茶园44万  相似文献   

8.
宣郎广茶业总公司茶园面积达到1400hm2,占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39%,年产茶叶4800t,茶叶年产值3450万元。为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无公害茶叶,自2000年起,对266.7hm2茶园实行统防统治,到2003年茶园统防统治面积扩大到1000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茶园植保统防统治的具体做法为从根本上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品质,我公司率先对茶园植保实行统防统治。1.1成立专业植保队伍,建立植保网络2000年初,我公司组建了专业队伍,成立植保中心,植保中心人员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专门从事茶园植保统防统治。植保中心每年年初与家庭…  相似文献   

9.
方和汝  方勇 《茶业通报》1998,20(2):12-13
复合茶园一般是在茶园内问植经济树木。如海南茶区胶茶间作,本省茶区林茶间作等。但以乌桕与茶,山苍树与茶的立体复合种植效益较为显著。祁门是优质茶产地,有着多种种植方式,密植和常规茶园以套种乌桕或山苍树为代表的立体复合茶园占有一定的面积,这些复合茶园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群体结构,调节小气候、促进茶树有机物的转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的效应。复合茶园能改善茶树生态环境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温度、水份和光照。复合茶园能够创造利于荣树生长的多项有利条件。如夏秋季能减少光照强…  相似文献   

10.
茶季话茶     
茶季话茶宣州是皖南乃至全省的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七十年代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1994年全市实有茶园54698亩,茶叶总产2929吨。历代众多名茶中,有被誉为“茶称瑞草魁”的水东“碧山横纹”,始于明代的“敬亭绿雪”、“狮峰云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天竺...  相似文献   

11.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2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5万kg、大宗红茶珠茶220余万kg,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5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2019年秋-2020年春可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品种有: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凫早2号、浙农113、多抗香、仙寓早、白茶1号等,优惠供应,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军天湖茶叶总厂实行茶园、茶厂合一的生产经营体制,拥有四个茶叶初制分厂和一个茶叶精制厂。现有茶园6000余亩,其中幼龄茶园1000多亩,实际开采茶园4977亩,年产干茶1.5万担左右。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推动下,我厂逐步走上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康庄大道,特别是1988年四厂联合成立茶叶总厂以来,实现了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承包方法效果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2013年秋-2014年春可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品种有: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凫早2号、浙农113、多抗香、仙寓早、白茶1号等,优惠供应,欢迎选购。业务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截止2012年,全省现有茶园总面积2.07万hm2,其中投产茶园1.8万hm2,茶叶总产量1.3万t,干毛茶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已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集中分布区。1茶园生态环境条件的现状1.1防护林网缺失,小气候环境较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2.07万hm2中,通过土地流转茶叶加工企业自有茶园不足0.26万hm2,其余大部分茶园为一家一户自主经营,多为  相似文献   

16.
茶园中由于长期片面施用化学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关系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茶叶生产集约化的友辰,茶园施肥已由这去以增产为中心逐步向提高品质和效益为中心转化,因此茶园专用复合肥料受到茶区的重视.为了确保茶叶高产优质,1992-1995年我们在罗阳镇茶场,仙稔乡茶场以及茶叶专业户,重点户的茶园中,用茶叶专用复合肥进行了肥效试验,探讨其使用效果,为大面积茶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一、提高茶叶产量。施用茶树专用肥与等氮量…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茶叶品质的内涵、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茶园对茶叶品质(包括茶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的影响,为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构建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池州地区的低产茶园改造季昆森(池州地委办公室)五年来池州地区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进行后已取得成效,对今后低产茶园方面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五年的回顾池州地区在1988年11月上旬,召开全区第一次农业会议,突出抓茶叶、蚕桑。抓全区的茶叶生产,从战略上...  相似文献   

19.
刘红春  刘懿 《茶业通报》2013,(3):104-105
茶园生产机械主要包括茶园开垦、茶树修剪、茶园耕作、茶叶采摘、茶园综合防控等机具。推行茶园管理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茶叶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横岩云雾     
横岩云雾是绩溪县历史名茶,产于逍遥乡绿井行政村横岩下,地处清凉峰西侧,大障河的源头。采制横岩云雾的茶园分布在海拔750m~950m 的坡地上。这里终年气候温和,月最低平均温度为1.1℃,月最高平均温度为24.3℃,年平均温度为12℃,年活动积温为4182℃,无霜期218天,年降雨量1986mm、到了茶叶采制季节,雨量充沛、雾海云天,气候宜人。又由于这里的茶园大都分布在深山密林之中,森林复盖率达70%,茶园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