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研究课题,笔者从1984年底开始,对福建省主要茶区的茶叶生产情况和茶园土壤现状开展了一些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福建省茶叶单产普遍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茶园土壤生态的失调现象。归纳表现为三个方面:系统结构的不平衡、系统养分收支的不平衡、水土的严重流失。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几条维护福建茶园土壤生态平衡的初步意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良性土壤生态系统,在良性循环的茶园生态系统和大农业生态系统的保证下,维护茶园土壤生态的平衡。福建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丰富,茶叶品类繁多,是我国的重点产茶省份之一。建国以来,福建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3.39万亩(1985年),年产茶4万多吨,茶叶经济在福建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的茶叶单产水平一直徘徊在25—30公斤的水平,茶叶广种薄收,人力地力大量浪费。如何尽快提高茶叶单产水平,已经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战略方针。结合良性生态茶园研究课题,从1984年底开始,笔者先后对福建主要茶区的茶叶生产及茶园土壤现状开展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福建茶叶单产普遍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茶园土壤生态的严重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渐趋贫瘠。因此,以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为中心,改善茶园生态现状,对发展福建茶叶生产,实现茶叶的高产、优质、低消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就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问题,试述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有机生物培肥体系在华南茶园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有机生物培肥体系应用于华南英德茶园,经过一年试验分析了茶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较低的化肥使用量获得同样的茶叶品质和较高的产量,同时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有一定的改良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施肥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茶园土壤结构的改善,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土壤物质进行良性循环,提高土壤质量,在茶园中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密植速成”茶园的推广闽东茶区,建国四十多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全区茶园面积5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0万亩,1991年茶叶产量达17721吨,茶叶产值达14193万元。茶叶成为闽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质安全的茶叶离不开养分条件、环境安全和茶园的土、水、肥的管理。本文在茶园土壤、茶树养分功能和分子营养机制、茶树施肥技术、茶园土壤重金属及茶树累积特点和机制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茶园土壤研究方面,除了关注植茶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点外,茶园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茶树养分功能和调控技术方面,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控释肥施用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茶叶产地土壤重金属和稀土等的安全状况、茶树累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8个地市茶园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茶园土壤评价依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NY/T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总体环境良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绝大多数茶叶产地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建国后茶叶成就与问题(一)茶叶面积,产量大发展建国后福建茶叶经历了恢复、受挫、发展的阶段,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到199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98万亩,次于云南、浙江居全国第三位,产量达94532吨次于浙江居第二位,单产58.8公斤/亩,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国内销售占20%份额,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10%,其中特种茶(除红、绿茶外)出口占全国50%以上。茶园的整体素质有新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有长足的进步。附:福建省1949─1996茶…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夷陵区茶园施肥现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配方肥和有机肥对夷陵区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N配方肥和有机肥同时施用效果最好,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对照茶园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土壤酸化,并可以提高茶园产量和茶农收入,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对夷陵区茶园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园的清洁状况是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茶叶的关键,也是茶叶生产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对福建省茶叶生产区茶园污染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茶园污染的预防与综合治理措施。1茶园农药残留现状1.1茶园土壤农药残留量BHC、DDT禁用近二十年后,茶园土壤中BHC、DDT残留甚低,基本上都在100μg·kg-1(绿色食品产地土壤农残标准)以下。不同层次上壤其农药残留量不同,表层土壤BHC为3.7μg·kg-1,略高于深层土壤的3.5μg·kg-1,两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528*);茶园土壤BHC残留量高于背景土壤(…  相似文献   

10.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采摘合理与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育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采茶旺季,一些大中型茶场,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限制因素.江苏省农林厅茶叶站近年来在部分茶场开展了机械化采茶的试验研究,并在有条件的茶场积极进行推广,以提高工效.为探讨实行机械化采茶后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而进行本项跟踪调查与田间取样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提供田间施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通过对茶园土壤进行有效施肥,使茶园土壤保持较高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有效控制污染,维护茶园生态环境,一直是茶园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科研工作者有关施肥与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施肥措施与土壤肥力因子、微生物指标、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今后茶园施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茶叶委员会在乌龙茶故乡——安溪县联合召开了茶园平衡施肥座谈会.根据科学家研究,茶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取13种以上的营养元素,除氮、磷、  相似文献   

13.
采集了大田县25份茶园土壤样品及相应的茶叶样品(一芽二叶),分析了茶园土壤和茶叶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田县茶园土壤全锌含量为60.1~210.0 mg·kg-1(均值106.1 mg·kg-1),高于福建省土壤全锌含量背景值(87.7 mg·kg-1);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8~10.9 mg·kg-1(均值为3.8 mg·kg-1),约有20%土壤样品低于高产茶园土壤有效锌临界值(2.0 mg· kg-1);锌活化率1.1%~5.7%,均值为3.3%.供试茶叶锌含量为60.0~96.1 mg·kg-1(均值为73.0 mg· kg-1),明显高于我国茶叶锌含量的平均值(40.6mg·kg-1),均达到了天然富锌茶标准.茶园土壤全锌与土壤有效锌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锌富集系数与土壤全锌、有效锌和锌活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总体而言,大田县茶园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丰富,茶叶中锌含量达到了天然富锌茶标准,具备开发天然富锌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茶园水土保持工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茶园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高单产的根本保证。我县茶叶单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茶园土壤生态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渐趋贫瘠。因此以保持茶园土壤生态平衡为中心,改善茶园生态现状,对发展我县茶叶生产,实现茶叶高产、优质、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理飞 《中国茶叶》2008,30(8):33-33
福建省建瓯市是全国乌龙茶重点产区,山地茶园种植面积大,传统的茶叶人工手采模式已制约了当地的茶叶生产,造成鲜叶粗老、制茶难和茶叶品质下降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难题,建瓯市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展了山地茶园机械化采茶的试点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至今,这项技术已在建瓯茶区得到普及推广,全市95%的茶园都实行了机械化采茶,形成了区域示范效应,成为福建省推广茶园机采规模最大的示范县,也为建瓯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势增力。为更好地推广应用机械采茶,发挥其最大效益,笔者就建瓯茶区推广机采实践作一讨论,并与业内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生态茶园是目前茶树种植的新模式。它的优势是实现茶树种植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不仅能够改善土壤性能,还能够提升茶叶产量与茶叶的营养价值。近些年来,生态茶园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生态茶园植物对土壤的修复能力也逐渐成为了业内研究的重点。借助生态茶园的优势和作用,恢复铅污染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推动土壤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针对生态茶园植物对铅污染土的修复潜力进行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茶业重点产区之一。全区辖于德、福鼎、福安3个市、寿宁等6个县,123个乡镇。县(市)、乡(镇)均产茶。1995年全区茶园面积达70万亩,其中可采56万亩,产茶3.35万吨,总产值8.7亿元,全社会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0.5亿元,年提供国家税金5000多万元。茶叶对闽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如何使闽东茶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寻找闽东茶叶发展出路,望能为21世纪福建茶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闽东茶叶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建国后的茶叶历史回顾建国后,闽东茶叶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18.
加快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现有茶园面积12.66万公顷,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3.57%,1997年茶叶产量10.9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3%。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又是广大菜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许多菜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害虫的天敌种群丰富,大部分茶园远离城镇、工厂,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十分有利于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但是,在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方面却相对滞后,有些茶区的产品农残检测还存在超标现象。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农业厅已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园…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园施肥量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的现象突出,导致养分损失大,肥料利用率低.本文分析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就茶园施肥对土壤质量、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等方面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合理施肥、提升茶园土壤质量,生产高产优质茶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座谈会”,会上,各地代表介绍了当前的茶叶产销形势,交流了近几年来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分析了茶叶生产和茶叶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了今后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和措施,初步制订了今后三年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规划。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对今后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必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成绩与问题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面积推广了改造低产茶园的综合技术。1983~1987年全国共改造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