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国外土壤环境基准的发展历程、研究体系及技术方法,结合中国土壤环境基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发展"三步走"战略:1)建立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土壤环境基准制定理论与方法体系,引导相关人员有序开展基于我国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方式、人群特征及本土化物种特征的基准研究工作;2)基于代表性土壤类型,开展一批典型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基准建议值研究工作,发展一批能够支撑国家发展需要的环境基准重点实验室,并逐步建成和完善国家土壤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共享与应用平台;3)形成一套完整的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体系,为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土壤环境损害评估等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保护与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退化和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以"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核心政策,相关配套管理办法、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成因,回顾了我国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环境管理的国际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农田土壤环境管理的对策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及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体系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4,(5):1042-10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加强土壤环境管理,防控土壤污染是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方向。土壤环境管理要求构建土壤环境分区分类的管理体系,这需要以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为基础。研究通过探讨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概念,分析了土壤功能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三级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功能及相关规划,划分出土壤生产功能区、土壤生态功能区和土壤承载功能区三个土壤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壤环境功能亚类并结合相关规划,将土壤功能区划分为八类土壤环境功能亚区;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壤污染区分析结果,将土壤环境功能亚区进一步划分为二十个土壤环境管理区,以进行保护、一般监控、重点监控或整治。提出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和方法可为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提供借鉴,从而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推动我国今后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本文还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并首次提出了分类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设想并进行尝试性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路线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内涵及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作新  谷健 《土壤》2014,46(3):389-393
土壤环境功能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正确理解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内涵,恰当划分土壤环境功能区,对于高效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壤资源,促进环境保护,保障农产品生产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土壤环境功能包括生产保障功能、生态保护功能、承载维持功能,本文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区划指标体系。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是指根据土壤的环境现状,并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土壤环境功能区。本文以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内涵、基本思路和指标体系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土壤三级环境功能体系的初步框架,以为深入进行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8,45(5):846-851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提出开展土壤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质量演变和风险管理研究。认为将土壤环境划分为内部、界面和外部三部分,有助于认识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交换与循环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强调了开展土壤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交叉、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并从土壤颗粒表面-溶液、土壤-生物、土壤-植物、土壤-大气、土壤-水体等土壤环境子系统探讨了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促进不同尺度土壤环境的质量变化规律与修复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之一,正确划分其环境功能可以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在探讨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和GIS等先进空间模拟技术,并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土地利用需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将南京市划分为4类土壤环境功能区,并阐明了各区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方向,可为区域土壤环境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农业发展和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土壤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了解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保护土壤环境。基于此,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根据土壤环境监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问题,提出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方法,采用数据仓库和工作流挖掘技术,构建了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首先,采用雪花结构建立了数据模型构架,为流程挖掘提供数据底层;然后建立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给出了监测单元挖掘、监测点位挖掘和监测数据挖掘,以及综合挖掘的模型函数和参数,以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的思路实现了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效率,拓展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仓库和专家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土壤在植物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科学工作者熟知生物作为五大成土因素之一在土壤发生与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很少问津土壤在植物起源和演化过程的作用.笔者认为,陆地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实质上是对其起源土壤环境的适应过程,土壤对起源植物特性的形成具有"模具效应".土壤环境的剖面厚度和层次构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多样性形成了起源植物的多样性.由于植物根...  相似文献   

11.
里伍铜矿开采已有30多年的历史,铜矿开采对周边的土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里伍铜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质量标准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土壤污染分级标准,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铜矿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里伍铜矿的开采对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里伍铜矿的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是部分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差。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由较差到好依次为:堆浸矿泥土<堆浸土<铜矿排污口泥土<原生土壤<铜矿区下游江边土壤。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到接近较差区域土壤的修复和保护成为今后矿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环境动态数据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发成本低、性能稳定且精度高的土壤监测装备是实现土壤数据快速获取的关键。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了2000年至2019年期间国内外土壤环境监测装备的专利产出,对专利申请数量、技术构成、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中国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的研发状况、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学研合作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专利数量急剧增加;土壤监测指标从土壤肥力指标向污染物和生物监测指标拓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发展智能化的原位监测装备正在发展,新的研发充分考虑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我国在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人多隶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参与度较低。综上,土壤污染物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已成为焦点,生物和信息新技术成果正逐步引入土壤环境监测设备的开发;中国在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后发型地震泥石流是在发生地震后由暴雨、堰塞湖溃决等诱发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8.13"孙家沟泥石流是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后发型地震泥石流。通过灾害调查,分析了"8.13"孙家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计算了泥石流静动力学参数,得到泥石流的危害范围,对再次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孙家沟为例,探讨了后发型地震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李永华  王五一 《土壤通报》2002,33(3):230-233
本文概述了土壤环境中硒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阐述了影响环境中硒的形态、有效性和转化的因素 .并对今后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来源、过程及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相对于水环境,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明显滞后与缺乏。本文系统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进展与未来需求。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微塑料的来源和进入途径;重点分析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风化和降解过程,以及与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阐述了微塑料对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与生态风险,探讨了土壤中微塑料的暴露途径与潜在的人体健康风险;并展望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研究的未来方向与重点。以期为全面了解土壤环境微塑料研究的现在与未来提供资讯信息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浅析科学施肥对土壤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主要包括土壤母质、透气性、水分含量、土壤容重以及矿物质颗粒等,通过改善土壤环境能够改善茶叶中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基于此,分析了科学施肥、土壤环境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影响分析——以吉林省前郭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质量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影响,决定了耕地质量的外在表现。从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入手,研究具体区域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便针对耕地质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利用方式。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地球化学评估成果,分析该研究区内耕地质量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内耕地利用等与土壤肥力等呈正相关趋势,说明耕地生产能力随土壤肥力的增高而增大;耕地利用等与土壤环境健康等呈负相关趋势,说明研究区内的耕地利用方式对耕地的土壤环境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土壤肥力等与土壤环境健康等呈负相关趋势,说明人们改善土壤肥力的方式,对土壤环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目前研究区内耕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尚未超标,但土壤环境健康等的变化趋势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应注意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避免耕地土壤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庆市梁平区老冲积黄泥水稻土黄泥田土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搞好排灌系统配套,改善耕地土壤环境;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水平;实行集约化管理,合理水旱轮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等改良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尹君 《农业环境保护》2001,20(6):446-448,456
对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GIS技术为依托,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单项污染指标描述该项元素污染程度,以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扶宁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该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输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图和相应数据。评价方法可行,评价效率高,评价效果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但目前国家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土壤环境管理的需求,在指标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重金属污染物项目过少,对一些新出现的污染问题无法有效监管。本研究通过深入调研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标准,并将他们的重金属指标与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重金属指标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指标的修订建议。主要是要补充六价铬、有机汞等高毒害重金属价态和形态的标准;新增铍、锑、铊、钒等新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同时,结合石灰(岩)土高背景区土壤,探索建立基于有效性的土壤重金属浸提态标准体系;为实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