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机收后,如何有效解决小麦秸秆覆盖量大的地块机械复播大豆通过性能差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山西省平遥县机械化“两茬平作”耕作技术推广的瓶颈。为确保复播大豆作业质量,平遥县农机局探索出了用圆盘式开沟复播机播种的方式,为两茬平作增加了新的技术内涵。同时引进了由两安户县  相似文献   

2.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国土面积9490km2,辖6县(市、区),81乡(镇、办事处),2294个行政村,170万农业人口。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8.29万hm2,其中粮田面积14.74万hm2左右,复播大豆种植面积4.02万hm2左右。朔州市种植复播大豆面积最大的县是泽州县和高平市,两县市每年复播大豆面积在3.3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麦茬复播大豆的优势、良种选择、播前准备,以及播、种、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小麦、大豆两茬平作是泽州县传统的耕作模式。由于大豆对土壤墒情、复播时间要求较高,在收获小麦后的地里,农民总要采用焚烧麦秸而后复播大豆的作法,却不知这种作法既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又污染了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泽州泽州县农机局针对这一问题,引进旋耕、施肥播种技术,并于2003年夏季在县原种场收获小麦后的地里,进行了机械化大豆伏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旋播技术,农较多的田间作业时,旋播机通过性能良好,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充分。困绕小麦、大豆两茬平作的关键技术———大豆机械化复播技术终于在泽州试验成功。泽州县麦茬…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综述山西省农机研究所张又良李国强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南殿杰图12ZYB—2型钵苗移栽机一、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简介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指采用农机装备提前育苗,用机械把苗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复种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地带人均土地面积少,复播作物种类多,大型免耕复播机具价格高,下种量偏大,播量不精确等原因制约了免耕复播技术的运用。通过对2BQ—8型气吸式播种机进行技术改造,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地区,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技术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实验与研究。2009年,主要是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得出了其最佳的灌水量为3600m3·hm-2,全部的生育期一共灌水七次。2010年,又在此基础上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体系进行了研究,之后对不同的施肥状况的生育生长状况、大豆的植株性状与产量以及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最后总结出了滴灌小麦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主要为尿素+三料磷肥+磷酸二氢钾,使用这种施肥方式的大豆产量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减少“三类苗”,消灭“三类田”是小麦区域性大面积增产的关键措施。要推广这项措施,除了改善麦田水肥等基本条件外,更主要的是加快秋作物收获速度,尽快清理掉秋田秸秆,抢时抢墒,把复播小麦种在“寒露”之前。但是,因“三秋”大忙季节劳力、畜力紧张,秋收进展迟缓,影响了小麦的适时下种,有的地块种成了“霜降麦”(冬天不分蘖)或“暖蛋麦”(冬前不出苗),严重制约了小麦的大面积增产。随着机械化两茬平作技术的推广,各地总结出不少秋田复播小麦的好模式,实现了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把复播小麦种在最佳节令。但是…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与提高农业复播指数具有优势互补的关系,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复播指数地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践模式,并就这种模式在全省推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河套灌区向日葵不同播前灌水量及现蕾—开花期复水对地上生物量累积、分配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以当地常规灌溉量(播前135 mm,复水90 mm)为对照,设置A1(播前108 mm,复水90 mm)、A2(播前81 mm、复水90 mm)、B1(播前108 mm、复水72 mm)和B2(播前81 mm、复水72 mm)4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播前灌水量,向日葵在开花期生物量累积补偿效应表现显著,且充分复水较限制复水的生物累积量提高16.45%~32.24%。相同播前灌水量下,收获期充分复水处理总生物量高于限制复水处理(P0.01),不同复水处理收获期籽粒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且A1处理籽粒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最高,达到43.02%。播前适当的减少灌水量(108 mm),充分复水能显著提高(P0.05)经济产量,而相同播前灌水量下,现蕾—开花期减少灌水量会显著降低经济产量(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灌溉下的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灌溉水分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得出A1处理最优。A1处理经济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8.47%和23.19%,其原因是平均单株实粒数和结实率的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河套灌区向日葵适宜的灌溉制度为播前灌水108 mm,现蕾-开花期复水90 mm。  相似文献   

11.
小麦复播大豆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高产栽培技术近几年在文水县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对文水县实施小麦复播大豆技术的实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襄汾县耕地面积为5.94万hm^2,平川地区占73.2%。在农业生产方面,麦田集中,常年播种面积为4万hm^2。秋粮复播多于直播,复播以玉米为主,油葵、豆类次之。玉米是襄汾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夏玉米是主要的大秋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水资源,提高粮食总产量,麦盖提县大力推行小麦收获后复播玉米。文中介绍了复播玉米种植方式、品种选用、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1.为禁烧茬武局长赴田乐会令狐近年来,小麦机收面积迅猛扩大,联合收割机收过的田里往往铺满了高茬秸秆,农民们无法进行复播。为了尽快复播,往往点火焚烧麦秸,火到之处,浓烟滚滚,把秸秆中宝贵的有机质烧掉了,同时还污染了环境,由此而引发的火灾与纠纷频频发生,危害极大。这一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曾三令五申严禁焚烧麦茬。然而领导和群众都深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适用的高茬复播新机具尽快问世。临倚县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农机化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山西省的农机大县。临猗县农机局的武克敬局…  相似文献   

15.
以新玉9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膜下滴灌试验,设置不同的水分下限,研究不同水分下限对复播玉米生长指标、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播玉米的生长指标与水分胁迫的程度密切相关,轻度水分胁迫处理具有较高的株高和叶面积;随着水分胁迫的进一步加剧,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变慢;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持的50%时,水分胁迫对复播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后期复水后也不会出现补偿效应。通过对产量和耗水量分析,得出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持的60%左右,为复播玉米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在该条件下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试验结果可为新疆地区复播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机化》2006,(6):57-57
2006年10月10日,一台从法国引进的玉米去雄机在农四师66团复播玉米地里作业。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1年滴灌复播青贮玉米小区试验,试验设置了165、210、255、300、345mm 5个水分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下滴灌复播青贮玉米耗水规律及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耗水强度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拔节期和抽雄吐絮期的耗水强度分别达到7.00~16.99mm/d和4.37~7.81mm/d,拔节期和抽雄吐絮期为需水关键期;通过试验数据拟合认为滴灌复播青贮玉米灌水定额在313.6~417.61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晋城市积极推广小麦复播大豆一年两作种植技术,通过对该种植技术进行详细论述,采取有效措施,使当地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巩留县大河灌区种植复播黄豆有25年,农民收获油菜、冬小麦后,在地里复播黄豆、油葵、青饲玉米等。每年复播黄豆面积约1万hm~2,青饲玉米约0.2万hm~2,油葵约0.13万hm~2。常规作业工序一般为犁、耙(1~2遍)、播,作业成本达50~55元/667m~2。2011年7月巩留县农机局引进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SF-4/7型免耕施肥播种机在东买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介休市9333多hm^2小麦全部机械化收获,参加作业小麦联合收割机300台,其中接待异地机车200台,复播大豆5333多hm^2,复播玉米2000hm^2,投入作业拖拉机400台,其中接待外来拖拉机1110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