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红麻是短日照作物,北方麻区不能就地留种,需年年向华南调种.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宜红麻春播或夏播留种,且红麻良种多,不早花,深受北方麻区欢迎.我省又是全国红麻种子三大主产省之一,每年北调种子约150万 kg.但我省红麻种子在生产与销售上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我省和北方麻农均经常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我省红麻种子历年来的产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保持我省红麻种子在全国的信誉和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2.
1、背景技术红麻是一种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木浆造纸原料的理想替代产品。福建、广西、广东是我国三大红麻留种基地,繁育麻籽供北方麻区种植,可发挥"南种北植"的增产效果,红麻留种后的麻杆没有充分利用而被白白浪费,利用本栽培技术即可收获较高红麻种子产量,又可收获高的麻皮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栽培技术方面有收麻皮  相似文献   

3.
红麻种子特殊颜色材料的发现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麻主要用于纺织和造纸,我国红麻种植面积及总产均居世界首位。其种植面积大部分集中在黄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红麻是收取营养体的短日照作物,故北方红麻种植区年年均从“两广”及福建等繁种地调种子做南种北植用。目前我国所有红麻品种的种子颜色均为灰黑色,种子形态、大小也基本相似,一般人员不能从种子外观上区别品种间的类型和真假。由于历史的原因,红麻生产几经大起大落,现在我国红麻生产用种供种渠道多、流通大、混杂严重。目前在广西玉林地区等地还有部分纤维产量很低、种子产量高的特早花早熟品种。同时北方部分麻农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发芽试验了解不同PEG 6000干旱胁迫处理浓度对红麻、亚麻和黄麻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了解红麻、亚麻和黄麻的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强弱。结果表明:红麻、亚麻和黄麻的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PEG 6000胁迫处理明显抑制了红麻、亚麻和黄麻种子萌发。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试验材料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实验处理条件下红麻、亚麻和黄麻的耐旱性为红麻>亚麻>黄麻。  相似文献   

5.
嘉祥县为山东省红麻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hm2左右.1997~1999年连续三年进行了夏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每666.7m2夏麻产量达250kg(熟麻).  相似文献   

6.
红麻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重要原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麻区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红麻生产迅速发展。山东省贫下中农大胆创新,大胆实践,1966年利用滨海盐碱地试种红麻获得成功。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短短的几年中,利用盐碱地种植红麻迅速增长。据调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省利用滨海盐碱地和内陆次生盐渍土种植红麻达50多万亩。北方几省大面  相似文献   

7.
红麻新品种ZH-01系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以中熟红麻品种浙萧麻1号经卡那霉素致死剂量处理后恢复生长的植株中,按生产红麻纤维墙纸特用工艺麻要求,选择部分植株大小中等,上下粗细均匀,熟期中熟偏早的优良单株,经过3年5代(其中2002、2003两年冬在海南南繁加代),优中选优,  相似文献   

8.
<正> 河南省是全国红麻主产区之一。信阳地区是我省的集中麻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长期采用青皮3号麻种,每年需从广东、广西、福建调进大量麻种,受南方种子丰、歉及质量影响很大,造成我省红麻生产的被动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解决红麻自留种问题,1988—1989年省农牧厅经作处与信阳地区农科所共同在豫南地区自然光照条件下,利用高产、优质的中熟品种7804,进行留种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5种不同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红麻苗期立枯病、炭疽病,试验表明,用甲基托布津1250倍液浸种能有效防治红麻苗期这两大病害的发生,平均防效达72.4%;敌克松次之,平均防效达62.86%。因此,红麻浸种首选药剂为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长期库贮藏条件下不同包装对种子发芽率、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种子包装材料和方法并全面评价不同包装的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变化情况。用铝盒、种子盒、玻璃瓶、聚乙烯薄膜袋、布袋和牛皮纸袋6种材料,对南选红麻种子进行包装后,贮藏于长期库内,31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发芽力、电导率和田间成苗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发芽率为88%的6种包装类型的红麻种子贮藏31年后种子发芽率仍然在79.7%以上,用纸袋和布袋包装、薄膜袋和铝盒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明显,用种子盒、玻璃瓶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种子活力高。种子盒和玻璃瓶是红麻种子长期安全贮藏最适宜的包装材料,安全保存期限达3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长期库贮藏条件下不同包装对种子发芽率、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种子包装材料和方法并全面评价不同包装的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变化情况.用铝盒、种子盒、玻璃瓶、聚乙烯薄膜袋、布袋和牛皮纸袋6种材料,对南选红麻种子进行包装后,贮藏于长期库内,31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发芽力、电导率和田间成苗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发芽率为88%的6种包装类型的红麻种子贮藏31年后种子发芽率仍然在79.7%以上,用纸袋和布袋包装、薄膜袋和铝盒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明显,用种子盒、玻璃瓶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种子活力高.种子盒和玻璃瓶是红麻种子长期安全贮藏最适宜的包装材料,安全保存期限达3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的常规栽培品种福红992为例,探讨不同施氮和耕作方式对红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施肥和耕作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和耕作方式对福红992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即免耕、垄耕和深松耕(粉垄);3种施氮方式,即T1(20%作基肥,80%作追肥),T2(40%作基肥,60%作追肥)和T3(60%作基肥,40%作追肥)。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5.1%、14.9%和14.5%,差异显著;与T1相比,T2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9.9%、30.3%和15.1%,差异显著;免耕和垄耕时,T2株高、皮厚、茎粗和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深松耕时,T1株高、皮厚、茎粗和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深松耕T1时,生麻产量和种子产量同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台安县新台公社的广大贫下中农通过生产实践,已初步解决红麻生产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剥皮沤麻。1974年9月5日,台安县组织了有关公社30多人进行现场鉴定,一致认为剥皮沤麻这个方法好,是红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相似文献   

14.
红麻别名洋麻、槿麻、钟麻等,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纤维作物。我国栽培红麻的区域非常广阔,各地在栽培技术上已形成了模式化栽培。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红麻普遍受害,减产幅度一般在40%~50%之间,严重田块减产70%以上。1、红麻炭疽病症状当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  相似文献   

15.
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五十年代,该病曾在全国红麻区大流行,使我国北方200多万亩红麻被迫停种.九十年代初,各麻区又有该病的发生.为控制该病蔓延,应采取如下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红麻炭疽病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布与为害 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全国各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害后一般减产15%,重病也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红麻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中部平原稻麦麻区,红麻面积与产量成倍增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在栽培技术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群众赞扬红麻是“抗灾稳产的铁庄稼,劳动致富的摇钱树”。一、抗灾稳产1972—1983年的12年中,经历了4个涝年,5个早年,而红麻面积与产量均不断增  相似文献   

18.
<正> 红麻不同播期对其生长发育及纤维产量影响很大,特别是淮河流域夏播麻区更为突出。该区夏麻占整个红麻面积80%以上,生产中夏麻的播期幅度相当大,从5月中下旬延续到6月中下旬,甚至到7月初,其间播种早晚直接影响到红麻的产量。为了给生产提供适宜播期的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红麻不同播期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青皮3号。于1985、1986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麻对不同耕作和施氮方式的响应,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耕作和施肥依据.[方法]通过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研究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优2号生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设3种耕作方式,A:免耕,B:垄耕,C:深松耕(深度30 cm);3种N肥施氮方式,T1:20%作基肥、80%作为追肥,T2:40%作基肥、60%作为追肥,T3:60%作基肥、40%作为追肥,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免耕时,AT1处理组合的红麻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垄耕和深松耕时,BT3和CT3处理组合的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26.5%、19.1%和21.1%,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松耕组合40%作为追肥;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深松耕组合60%作追肥,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浙江麻区红麻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生长期管理、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对红麻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