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笼养的贵州乌骨鸡进行杂交改良,与肉黄鸡自然交配的繁殖性能作比较,阐述了人工授精的优越性,讨论了鸡人工授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正在逐步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可。然而在鸡的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不按科学操作规程操作,也可以导致受精母鸡产生多种疾病,从而影响种母鸡的经济效益,其中卵黄性腹膜炎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鸡人工授精不当引起的母鸡卵黄性腹膜炎做一下介绍,以期对授精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提高鸡的人工授精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华 《畜禽业》2005,(6):52-52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是近代种禽繁殖业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之一。它以其很高的经济回报率受到普遍重视。若要提高鸡的人工授精率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养禽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人工授精方法往往会造成鸡病的交叉感染,威胁母鸡健康,影响母鸡产蛋量,受精率,甚至影响种蛋的孵化率、雏鸡的成活率,进而造成经济损失。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生产的鸡用人工授精盒,采用鸡人工授精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一只鸡换一个针头,既可避免鸡病相互感染,又可避免输精过程造成的创伤,方法简便易学,近几年在种鸡场推广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种公鸡的调教 种公鸡要进行单笼饲养,按营养需要供给全价配合日粮,在参加配种前一周要进行采精调教,经过调教好的公鸡如果停止使用一个时期,再用时也需提前3~4d的调教,并剪去种公鸡尾羽以及泄殖腔周围的羽毛。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2)
山西省连续几年来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鸡的人工授精一直作为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文章总结了技能大赛鸡的人工授精操作和得分要点,为职业院校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一些参考,同时对一线的养殖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7):18-19
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准确把握发情症状和适时的输精时间是技术的关键。就奶水牛发情表现、发情观察、适时输精技术要点及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等作了分析。以期为奶水牛产业化发展、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提供参考及指导。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1):26-27
牛人工授精技术经过20多年的大力推广,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无法精准推算人工授精时机、技术人才紧缺、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建设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导致牛人工授精受孕偏低,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完善,提高牛人工授精的受孕率,提升养殖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快牛人工授精的推广应用速度,从而提高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种鸡饲养方式大多是网上平养或地面散养,依靠本交来生产种蛋,这种饲养方式,公鸡饲养数量多,特别是肉种鸡饲养,公母比例需保持1:8-1:10比例,严重地影响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种鸡散养不便防疫,种蛋卫生难以保障,容易导致鸡白痢、马立克氏等传染病的垂直传播,给养鸡业带来重大损失。鸡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5)
分析了牛品种改良中的人工授精技术,重点分析了人工授精技术中人工采精和人工授精的步骤,希望能为牛品种改良的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周定众 《畜禽业》2015,(3):44-45
为了加快生猪产业的发展,提高良种猪覆盖率,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已作为发展生猪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综述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分析了人工授精操作成功的因素,介绍了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陈淼 《畜禽业》2011,(9):42-44
随着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猪的人工授精配种从开始推广应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养猪生产中,如今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但在当前广大农村应用生猪人工授精配种中还存在一些生产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应用效果及养猪生产,须加以改进、提高。该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张春喜 《畜禽业》2013,(7):63-64
<正>建水县从1973年引进猪人工授精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但建水县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15年,在工作实践和生产应用中总结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1建水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猪人工受精技术的不断推广和生产应用,对其技术应用中的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  相似文献   

13.
猪人工授精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新 《畜禽业》2001,(7):60-6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的技术措施之一,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市应用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全市猪一次情期受胎率达90%以上,窝平产仔数13 1头,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产仔数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牛人工授精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改良牛本地品种、后代产量的提升、牛制品质量的保障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提高相应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牛人工授精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主要分析了这些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不仅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种鸡场引进上海华青曾祖代肉鸡场的父母代安卡红公鸡和伊沙褐商品代母鸡杂交培育肉蛋杂交商品鸡,因肉蛋杂交鸡具有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鸡味鲜美,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饲养户的青睐,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人工授精技术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肉蛋杂交商品鸡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一直着力于本项研究,现将其综合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采用假阴道人工采集公牛的精液。经检查并稀释处理和冷冻后,再用输精器将精液输入母牛的生殖道内,使母牛排出的卵子受精后妊娠的技术。牛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有价值的牛育种技术,通过牛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了牛的繁殖率,加快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10)
<正>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采集种公牛精液,经过检查、稀释、冷冻、保存以及解冻等特定处理后,用器械输入发情母牛的生殖道中,使母牛妊娠的一种繁殖技术。这种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了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率,加快了品种改良进程,在疾病预防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8)
人工授精技术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动物饲养繁殖过程中,是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革新,发展潜力大和前景好。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奶牛人工授精的的操作方式、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19.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7):12-13
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改善黄牛品种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主要就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方法进行介绍,以期可以更好地完成黄牛人工授精工作,提高黄牛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