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查明温室大棚中葡萄扦插苗大量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的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常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细胞核染色等方法鉴定其病原,通过室内药剂筛选有效药剂.[结果]造成葡萄扦插苗死亡的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高墨品种最为感病.药剂筛选证明:甲基立枯磷和五氯硝基苯对病菌的抑制效果良好.[结论]温室大棚中葡萄扦插苗死亡的主要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应参照立枯病的方法进行防治,所用药剂可选用甲基立枯磷和五氯硝基苯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立枯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药剂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EC)、2.5%适乐时(FS)、11%精甲·咯·嘧菌(FS)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28、0.107、0.344mg/L。就敏感性而言,棉苗立枯病菌对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种药剂对水稻立枯病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2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将这2种药剂按不同比例配方及不同使用浓度进行抑菌试验和田间试验,筛选出防治水稻立枯病混配药剂-56%克枯灵可湿性粉剂。其最佳使用剂量为1.67g/m^2。该药对水稻安全、防效显著,同比同类产品成本低8%-10%。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地区枣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初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枣黑斑病是阿克苏地区红枣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准确鉴定病原,针对特定病原靶标进行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筛选高效、低毒防病药剂,为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提供备选药剂.[方法]采用形态学、致病性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接合的技术准确鉴定病原,针对特定病原靶标,采用药剂抑菌圈实验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相结合方法,对15种杀菌剂进行筛选.[结果]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枣黑斑病病原被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比较实验,筛选出7种抑菌力较强的杀菌剂,抑菌半径在1.9 ~3.1 cm,这7种药剂分别是25;吡唑嘧菌酯、50;氯溴异氰尿酸、80;乙蒜素、80;代森锰锌、40;氟硅唑、72;霜脲锰锌和50;乙嘧酚等7种药剂.7种药剂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毒力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25;吡唑嘧菌酯毒力最大,EC50值为18.48 mg/L,其次为40;氟硅唑,EC20值分别为36.05 mg/L.其它4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序为:50;氯溴异氰尿酸、80;代森锰锌、50;乙嘧酚、80;乙蒜素和72;霜脲锰锌.[结论]阿克苏地区3个县(市)发生的枣黑斑病致病病原主要为Alterna-ria alternata;毒力测定筛选出的7种药剂对枣黑斑病菌的毒力大小存在明显地差异,但对枣黑斑病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作为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的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6.
立枯清(38%福·甲)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药剂,水稻旱育苗防治立枯病试验结果表明,在药种比1∶200~1∶500之间防治立枯病效果为100%~89.9%,对水稻的出苗日期无影响,出苗率略有降低,是一种比较好的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药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五硝·多菌灵、霜霉·辛菌胺、噁霉灵、哈茨木霉菌4种杀菌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99%噁霉灵3000倍稀释液次之,40%五硝·多菌灵600倍稀释液最差.[结论]试验结果为大田栽培花旗参的立枯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辣椒立枯病是辣椒育苗前期引起死苗倒苗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及安克锰锌等杀菌剂对辣椒力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辣椒立枯丝核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有效浓度有所不同,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安克锰锌的EC50分别为74.3833、54.1614、2130.9465、2.8660、7.1052、4.2576μg/ml。由此可以看出,多菌灵对辣椒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安克锰锌次之,普力克则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生防芽孢杆菌防治栾树枝枯病效果,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缓解化学药剂抗药性问题,探讨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对栾树枝枯病的复配防效.[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菌,生长速率法筛选杀菌剂,分光光度计测定杀菌剂与生防菌生物相容性,Wadley法确定复配比例.[结果]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新壳梭孢拮抗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防治芝麻立枯病菌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芝麻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硅唑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田间防治立枯病的首选杀菌剂,其EC50值分别为氟硅唑0.000712849 mg·m L-1、多菌灵0.001064272 mg·m L-1。为田间防治芝麻立枯病选用化学药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5,(3):102-103,122
[目的]筛选控制赤松落针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筛选抑制赤松落针病病原菌(Lophodermium conigenium)的无公害化学药剂,在此基础上室外采用喷雾法开展林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室内10种化学药剂中抑制效果达到100%的药剂有4种,分别是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代森铵水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效果最好的是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稀释液和45%代森铵水剂100倍稀释液,平均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辽宁地区赤松落针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等离子体处理对4种草莓病原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4种草莓病原真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室内毒力.[结果]等离子体处理对4种常见草莓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处理7 min后抑制率都可达到100.00%;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1.670 min,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胶孢炭疽菌的LT50分别为2.673、4.204和4.668 min.[结论]等离子体技术能够杀灭草莓病原真菌,在草莓真菌病害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立枯病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棉花立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细菌菌株,从采集的48份新疆棉苗根际土样中经分离、纯化获得优势细菌菌株189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并对部分抑菌活性强菌株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根际拮抗细菌菌株67株;其中菌株MX-1抑菌谱广,抑菌活性强,具有几丁质酶活,其盆栽试验防治效果达59.8%;饱和度70%硫酸铵获得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较好,抑菌活性最高,能够引起立枯丝核菌菌丝发生畸变,出现囊泡、甚而裂解。由此可知,菌株MX-1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防治棉花立枯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4.
艾训儒  王柏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09-1209,1330
采用菌饼法测定了40%五氯硝基苯等9种农药对日本落叶松根腐病主要病原丝核菌的室内毒力;选取抑菌效果达80%以上的6种农药进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五氯硝基苯、立枯净、移栽灵和土菌硝等对日本落叶松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选用8种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刺五加苗期立枯病主要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0%甲霜·福美双WP、17%多·福ZX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0%噁霉灵WP、50%福美双WP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0%多菌灵WP、80%代森锰锌WP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鉴定多穗柯炭疽病病原,并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为多穗柯炭疽病的识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多穗柯炭疽病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确定致病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多穗柯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不同杀菌剂对多穗柯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供试杀菌剂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筛选出最佳的防治药剂.[结果]引起多穗柯炭疽病的病原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不同杀菌剂对多穗柯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98.4%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强,所有供试浓度对多穗柯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00%;其次是97%吡唑醚菌酯和98%福美双,EC50分别为0.04和0.05 mg/mL.[结论]多穗柯为暹罗炭疽菌的新寄主.98.4%多菌灵、97%吡唑醚菌酯和98%福美双可作为防治多穗柯炭疽病的化学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防治烟草靶斑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10%井冈霉素水剂、20%噻氟酰胺(满穗)SC、70%甲基硫菌灵WP等12种不同药剂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井冈霉素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等9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10%井冈霉素水剂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相对防效达到70%以上.[结论]10%井冈霉素水剂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可以作为防治烟草靶斑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立枯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吉林省和龙市红景天基地苗圃发生的立枯病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红景天立枯病病原为立枯线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红景天苗栽培密度和田间除草状况是影响红景天立枯病发生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多菌灵、菌核净、多菌灵+退菌特混剂以及402抗菌剂等药剂对红景天立枯病的防效较高,是防治红景天立枯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鉴定出核桃(Juglans regiaL.)青皮中对植物病原真菌起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依次测定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石油醚相分离流分和活性化合物对葡萄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 viticola)等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合抑菌活性追踪,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分离纯化活性组分,核磁共振波谱(NMR)对活性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和3种萃取物以及石油醚萃取相的分离流分,分别对供试的10种、4种和3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活性;流分Fr1-4和Fr1-5对葡萄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 viticola)、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流分,流分Fr1-4对葡萄蔓枯病菌的抑制率达70.08%;分别从Fr1-4和Fr1-5鉴定出1个环状二芳基庚烷化合物胡桃素和4,8-二羟基-1-四氢萘酮(胡桃酮);胡桃素对供试的葡萄蔓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均显示出抑制活性,对其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60、0.124 mg/mL.[结论]核桃青皮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三氯甲烷萃取物均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从中分离获得的胡桃素对葡萄蔓枯病菌有显著抑菌活性,对辣椒疫霉病菌有中等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稻立枯病 1、水稻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是水稻旱育秧田常见的病害之一.包括镰刀菌、腐霉菌、丝核.以腐霉菌致病性最强,以核菌致病力最弱,镰刀菌居中. 2、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苗床用50%立枯净1.2克兑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42%立枯一次净1-1.5克兑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75%恶霉灵1克兑水3公斤喷洒,或50%立枯净100克兑水250公斤喷洒100平方米.水稻苗1叶1心时可再浇灌1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