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35日龄24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的当日和第8,16,24,32天时,动态测定两组鸡血清中钙、钠、钾、无机磷、镁以及尿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5天鸡发生腹泻,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24和第32天时尿酸显著升高;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8,16,24,32天血清中钙含量显著升高;在第16,24,32天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6天和第24天时血清中钠含量显著升高;在第8,16,24,32天血清中钾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整个试验过程中,血清中氯、镁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高钙日粮引起青年蛋鸡腹泻,同时血清的电解质和尿酸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将72只6日龄艾维因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喹乙醇处理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喹乙醇,建立鸡喹乙醇蓄积中毒模型。运用显微技术对鸡喹乙醇中毒时肝肾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组鸡只肝、肾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线粒体膜、细胞核膜不完整,线粒体嵴减少、空泡化,肾线粒体膜增厚,Ⅰ组无异常变化。结果提示,鸡经喹乙醇蓄积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用质量分数为10%的狗舌草饲料喂猪144 d,病理组织学特征变化为,肝脏出现巨肝细胞;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胞浆内陷;大脑神经细胞出现卫星化和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不清;心肌纤维颗粒变性,有的核变圆,淡染。透射电镜检查可见肝细胞核常染色质数量增加,异染色质边集,胞质内充满嵴溶解的线粒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消失;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膜破裂;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端微绒毛增多,嗜锇性板层小体减少。  相似文献   

4.
检测Ⅱ型糖尿病猕猴部分靶器官中Ⅰ型辅助T细胞(Th1)因子IL-2和IFN-γ以及Ⅱ型辅助T细胞(Th2)因子IL-4、IL-10的表达及分布变化情况,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变化。取Ⅱ型糖尿病及健康猕猴胰腺、肝、肾和心脏,通过石蜡切片、常规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靶器官IL-2、IFN-γ、IL-4和IL-10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猕猴肝血窦增宽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心脏和胰腺细胞呈不同程度肿胀、萎缩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并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及集合管。胰腺中IFN-γ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产物分布于胰岛部及外分泌部。胰腺及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L-2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及肾中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远曲小管、胰腺胰岛及外分泌部。在胰腺、肾、肝及心脏中,Th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胰腺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心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质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质量分数为10%的狗舌草饲料喂猪144d,病理组织学特征变化为,肝脏出现巨肝细胞;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胞浆内陷;大脑神经细胞出现卫星化和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不清;心肌纤维颗粒变性,有的核变圆,淡染。透射电镜检查可见肝细胞核常染色质数量增加,异染色质边集,胞质内充满嵴溶解的线粒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消失;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膜破裂;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端微绒毛增多,嗜锇性板层小体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富含n-3或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日粮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把90只14g左右昆明雌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40g/kg豆油日粮,40g/kg鱼油日粮或40g/kg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日粮30d;注射雌激素诱导小鼠超数排卵后,检测卵母细胞活性线粒体分布、线粒体钙浓度、膜电位以及脂肪滴分布;利用体外受精技术,评价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每个活性线粒体的分布,饲喂鱼油日粮的小鼠卵母细胞内层钙的分布比豆油日粮组有所升高(P<0.05),但是各组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比例和膜电位均没有显著性改变。另外,鱼油日粮组小鼠卵母细胞内脂滴密集,而CLA日粮组小鼠卵母细胞脂肪滴分布不均匀,每个卵母细胞所含脂肪较少。各日粮组卵母细胞受精率(2-细胞)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CLA日粮组受精卵发育至桑葚胚和囊胚的比率分别比豆油组降低51.80%(P<0.05)和62.19%(P<0.05),比鱼油组降低52.97%(P<0.05)和60.89%(P<0.05)。因此,小鼠饲喂鱼油日粮可扰乱卵母细胞内钙平衡,但未改变其体外发育能力;CLA日粮可能通过促进卵母细胞内脂肪的降解从而降低受精卵体外发育率。  相似文献   

7.
将90羽4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羽,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采用饮水染毒方式对蛋鸡进行Cd暴露(50 mg/L)和酵母硒保护试验(饲料中添加3%酵母硒),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Cd组血清E2、P4含量呈类似变化,分别自第2、4周显著下降(P0.05);卵巢组织中SOD活性、GSH-Px活性、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d组SOD活性下降了32.45%(P0.01),GSH-Px活性下降了26.26%(P0.01),GSH含量下降了19.83%(P0.01),MDA含量升高了37.03%(P0.01);卵巢Cd含量极显著升高。超微结构观察发现Cd组卵巢颗粒细胞染色质边集、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化、微绒毛断裂等损伤变化。与Cd组相比,Se保护组血清E2、P4含量自第6周显著升高,卵巢SOD活性、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卵巢硒含量极显著升高,Cd含量差异不显著,卵巢微绒毛、线粒体、细胞核等损伤变化轻于Cd组。综上所述,Cd引起的氧化应激是Cd致蛋鸡卵巢损伤的重要原因,氧化应激引起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蛋鸡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酵母硒通过缓解卵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Cd对卵巢细胞微绒毛及线粒体的损伤,对蛋鸡Cd暴露引起的卵巢损伤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感染胭脂鱼的组织病理特征,通过人工感染获得胭脂鱼肾(中肾、头肾)、脾脏、肝脏和肠道病理组织,结合组织学、组织化学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组织样本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组织显微结构层面出现了出血、溶血、肝细胞空泡化、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等现象;超微结构层面显示:中肾肾小球过滤装置变形,头肾中巨噬细胞功能活跃,脾脏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肝脏糖原消失,线粒体肿胀以及狄氏间隙结构遭到破坏;肠道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虽然肠道组织损伤严重,但其黏液细胞类型和数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72只6周龄京白雏鸡,随机分 A、B、C、D、E、F 六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A组喂玉米-豆饼型基础日粮(含锌21.5ppm,含钙0.95%),其余各组分别补加1%钙、2%钙、27.5ppm 锌、27.5ppmp 锌+1% 钙、27.5ppm 锌+2% 钙,试期30天。试验结束,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了全血、羽毛、胫骨、肝、肾等组织中的钙、锌、铁、铜、锰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B、C、E、F 各试组鸡组织中锌含量明显低于 D、人组,全血和肝 Cu/zn 比值明显升高,羽毛中铁、铜、锰和骨中铜明显升高,而肾中铜和锰明显降低.体增重 D 组效果显著,饲料报酬高,其余各试组随日粮中钙含量的增加体增重缓慢。  相似文献   

10.
氟苯尼考对杂色鲍的急性毒性及组织毒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氟苯尼考(florfen icol)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稚鲍96 h的急性毒性,其LC50为(162.67±17.41)mg/L(95%置信限)。稚鲍中毒后的临床症状为:分泌大量黏液,附着力明显减弱,内脏团膨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呈麻痹状。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鲍消化腺和肾脏损伤严重,其它器官未见明显病变;随着浸浴时间和药物浓度的增加,消化腺中消化细胞空泡化,并与嗜碱性细胞逐渐从基膜脱落解体,管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断裂,呈弥散状广泛坏死;肾腔上皮细胞萎缩,与基膜分离,腔体变小,微绒毛脱落,中毒严重时,肾上皮细胞融合,核解体消失。  相似文献   

11.
高钙日粮致鸡代谢性碱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32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测定,并采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日粮对鸡体内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日粮能致鸡腹泻;高钙组尿量增加,尿液pH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鸡血液pH值、碳酸氢根以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高钙组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钙显著升高,血清镁、氯稍有下降,钠稍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钙组鸡尿液中的钾相对含量和24h总量稍低于对照组(P〉0.05);高钙组尿钙及尿氯相对含量和24h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钙组尿磷、尿钠与尿镁相对含量和24h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高钙日粮能引起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高钙与高蛋白日粮诱发鸡痛风的尿液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高钙组、高蛋白组和高钙高蛋白组,进行30d的饲养试验。50日龄时测定分析鸡的尿液和尿沉渣。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组鸡发生了典型的内脏型痛风;与对照组和高蛋白组相比,高钙组和高钙高蛋白组鸡尿量显著增加,尿液pH值升高,尿液中钙、钠、钾和镁相对含量和24h尿钠总量显著降低;高钙组和高钙高蛋白组鸡尿液中尿酸、钙、无机磷、钾和镁的24h总量和高蛋白组尿液无机磷的相对含量以及尿酸和无机磷的24h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高蛋白组鸡尿沉渣以球状晶体居多;高钙组鸡尿沉渣中以针状晶体较多;高钙高蛋白组鸡尿沉渣中针状及球状晶体含量相当。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尿沉渣中钙、磷含量升高,而钾、钠和镁含量均下降;高蛋白组和高钙高蛋白组尿沉渣中磷含量升高,而钙、钾和钠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钙显著升高,镁、钠和氯离子稍有变化,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尿液中尿酸、钙、氯的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升高,镁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下降。说明高钙高蛋白日粮在引起青年蛋鸡高尿酸血症的同时,能致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剂量钼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60只35日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高钼Ⅰ组、高钼Ⅱ组饮水中分别添加0、200、400mg/L钼,连续染毒90d后取样,H.E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结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脏Bax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钼Ⅰ、Ⅱ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颗粒变性;高钼Ⅰ组、高钼Ⅱ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率为2.25%、6.6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钼Ⅰ、Ⅱ组小鼠肾脏Bax蛋白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凋亡参与了高钼致小鼠肾脏损伤过程,其凋亡机制可能与高钼上调小鼠肾小管细胞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uminum trichloride (AlCl3) on re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hickens, the chickens were injected continuously with different gradient AlCl3 for 60 days to establish su...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高钙、低磷饲料人工诱发痛风鸡的肾脏进行了肾小球计数与病理变化观察,结果表明,高钙饲料能显著地引起鸡肾脏有效肾小球数量减少,并且还出现肾小球大小的改变与组织学病变.这些变化,可能是继发肾小管损伤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氟致小鼠肾脏组织形态结构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氟致非骨相组织的损伤作用,选用20只20日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饲喂含0 mg/L、50 mg/L1、00 mg/L和150 mg/L氟化钠的饮水120 d,并通过石蜡组织切片观察氟对肾脏的损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50 mg/L氟中毒组小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无异常变化,肾小球细胞出现空泡样病变。100 mg/L氟中毒组小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没有明显的异常,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并出现微核现象和凋亡样细胞,且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脱落现象。150 mg/L氟中毒组小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结构轻微紊乱,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肾小管内脱落的上皮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切片法观察了雀鹰(Accipiter nisus)肾脏的组织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水通道蛋白-2(AQP-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雀鹰肾脏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雀鹰的肾脏主要由许多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与之相连的上皮样肾小管构成;肾小球结构简单,由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构成;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腔较大,腔面无刷状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EGF和TGF-β2免疫反应阳性;集合管上皮细胞呈AQP-2免疫反应阳性;EGF、TGF-β2和AQP-2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肾脏中水分的平衡及肾单位的功能等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两种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法及0.2%胰蛋白酶消化20min两种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以0.25%胰蛋白酶(A组)、0.125%胰蛋白酶-0.02%EDTA(B组)消化传代,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但前者较好,小管节段贴壁早。B组成功传代(4代)并鉴定为肾小管上皮细胞,A组传代失败。结论:肾小管节段贴块、0.1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是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