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陕南汉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汉中市南郑县为例,对该县的移民搬迁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搬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具体从南郑县区域特征入手,通过对移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同时以大量数据进行辅助研究,将南郑县移民搬迁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就移民搬迁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具体分析了该县的发展前景,对于南郑县乃至陕南地区的移民搬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陕南移民搬迁中出现的经济问题是实现陕南移民搬迁目的和促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该文以陕南丹凤县为实地调研对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和农民工培训等方面,对丹凤县移民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为化解丹凤县移民搬迁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进一步做好丹凤县移民搬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性、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洋县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模式,根据全县移民搬迁实施情况,归纳总结经验,并对当前洋县实施移民搬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洋县及整个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冯明放  彭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82-15484
在分析陕南移民搬迁具有搬迁规模宏大、移民类型多样、搬迁周期长和所需投资大等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陕南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解决的思路,即提供搬迁资金援助、完善搬迁用地供求、多种模式的就业带动等。  相似文献   

5.
陕南丹凤县移民搬迁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陕南移民搬迁的目的出发,选择了陕南丹凤县作为实地调查研究的对象,设计了评估陕南移民搬迁的指标体系,并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算了各个指标的得分与评估水平。研究表明:2年来丹凤县移民搬迁取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均为"良好",经济效益的评估结果为"一般"。鉴于此,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方面,结合最基层指标的评估结果,对丹凤县移民搬迁效益、内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陕南移民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对地区扶贫减灾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移民主观视角出发,选取商洛市丹凤县为样本,设计了移民搬迁满意度指标体系,结合实地调研,运用问卷和访谈法,测算各指标得分和满意度水平,以期从侧面反映陕南移民搬迁现状。研究表明:移民在综合效益、社会适宜性和环境效益方面满意度评估结果均为"满意",经济效益评估结果为"一般"。说明移民对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改善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存在收入渠道狭窄、土地耕种困难、生活用水不便等问题。需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创新搬迁安置土地随迁政策,加大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真正实现"搬的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陕南移民搬迁效益评价研究——基于对山阳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评价陕南移民搬迁效益的指标体系,以山阳县为例,通过调查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山阳县两年来移民搬迁的成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效益以及27个最基层指标方面作了测算。进而,结合测算结果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改善灾区民众生活状况,提高其生活水平。通过实地调研,对274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影响农户避灾搬迁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户主身体健康状况、搬迁前道路类型、灾害年损失程度及搬迁后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对农户搬迁意愿的影响较大;户主文化程度、原住地离集镇距离、搬迁前家里通电状况等因素对农户搬迁意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陕南移民搬迁存在的搬迁资金紧缺、土地资源紧缺、产业落后、就业增收渠道狭窄、社会公平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完善政策体系;着力破解移民搬迁中的资金制约因素;有效化解移民搬迁中的土地制约瓶颈;抓好产业培育和进镇农民就业;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扎实有序推进移民搬迁,促进陕南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南移民搬迁后形成的新农村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商洛市移民搬迁的政策,分别从移民搬迁后的集中安置、搬迁成本、政府补贴、相关制度以及居住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实移民搬迁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业、利用商洛市矿产资源带动就业、搞好移民搬迁户的信息服务工作等方法,这对商洛市新农村的健康发展起到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汉中市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分布情况,本研究从汉中11个县区采集到149个蔬菜灰霉菌株,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汉中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平均抗性频率为85.23%,其中,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和勉县等平川6个县区的敏感菌株数为15株,抗性菌株数为110株,平川6个县区抗性菌株的抗性频率都在85%以上;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和佛坪县等5个山区县的敏感菌株数为7株,抗性菌株数为17株,山区5个县抗性菌株的抗性频率都在50%以上。表明汉中市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亟需进一步筛选新的杀菌剂来防治蔬菜灰霉病菌。  相似文献   

12.
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9-10282
根据汉中市1978~1998年耕地数据,研究汉中市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结合汉中市20年来社会各经济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汉中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978~1998年,汉中市耕地面积共减少4.22万hm2,累计减少率为14.72%;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净减少0.019 7 hm2,累计减少率为22.34%。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均为负值,动态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南郑县和留坝县;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均大于0,留坝县耕地面积减少率为全市最大。耕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保障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高县茶叶生产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高县茶叶发展现状,分析其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县茶叶优质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西引种浙农139和浙农117茶树良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浙农139和浙农117两个高抗茶树优良新品种,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法镇乡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39和浙农117的扦插繁殖性能良好,插穗成活率在90%以上,茶苗出圃率在80%以上,茶苗质量优于国标一级扦插苗质量,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浙农139和浙农117发芽早,生长期长,抗寒、抗旱、抗病虫,产量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彭顿 《现代农业研究》2019,(12):154-155
对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现状,做了一个全面调查,走访了现养鱼户和曾经养鱼户共 56 户以及调查全县两个最大的水库,即:凤滩水库和高加坝水库。了解了永顺县渔业生产的基本 情况,分析了永顺县渔业工作开展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永顺县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异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H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搬迁基数大、资金需求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搬迁户迁入移民社区后,面临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处置困难、社会融入艰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应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政策执行的程序性和灵活性问题、搬迁户的社会隔阂与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县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阳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云阳县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县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及目标,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该县的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