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盘县华山松木蠹象的分布、发展状态、趋势、危害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为华山松木蠹象的治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华山松木蠹象的治理在于防止人为传播扩散.合理使用人工、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压低虫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木蠹象发生与其寄主树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会泽县者海国营林场华山松木蠹象危害情况及寄主树势进行调查,结果为:2块华山松林地内,在95%的可靠性下,华山松树高、胸径、当年新抽侧梢平均长度及1000束针叶鲜重的均值差异显著,2块林地华山松木蠹象成虫危害留下的蛀食孔、流脂点及产卵痕均值差异显著.表现为华山松林树势越强,华山松木蠹象成虫蛀食孔越多,寄主流脂点越多,而树势越弱其上的产卵痕越多,使华山松木蠹象越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3.
磷化铝熏蒸稻水象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化铝对稻水象的熏蒸研究表明,在20℃以上,处理稻谷和稻草对新一代成虫杀死100%群体的剂量和时间分别是1g/m3-14h和1g/m3-16h;在15℃以上,处理稻谷和稻草对越冬代成虫杀死100%群体的剂量和时间均是1g/m3-16h,或15g/m3-12h;全部杀死试虫的CT积是1.0434~4.4341(稻谷)和1.779~3.0661(稻草)。  相似文献   

4.
华山松挥发性物质与华山松木蠹象危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华山松健康木和衰弱木树皮挥发性物质,而后用"Y"型嗅觉仪实验室内测试华山松木蠹象对挥发性物质的趋性。在此基础上采用GC/MS方法对华山松健康木和衰弱木树皮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华山松树皮挥发性物质与华山松木蠹象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对华山松木蠹象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树势衰弱的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对华山松木蠹象有拒避作用。提取的健康华山松树皮挥发性物质中共65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柠檬烯(29.27%),苯(17.81%)次之;树势衰弱的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共66种,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成分为3-蒈烯(26.97%),β-蒎烯(20.22%)次之。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木蠹象自然种群生命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林间定期周年跟踪观察研究,编制出了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影响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初步对华山松木蠢象种群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iatus LangerSitu et zhang)是云南省近年来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害虫之一,造成大面积的华山松枯死,它的危害相当严重。根据该虫的为害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其寄主林木的经济价值、危害的严重程度及进一步传播蔓延的可能性等,对其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观察,确定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在19:00~20:00,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活性粗提物的制取应在这一时段进行;(2)华山松木蠹象雌成虫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用甲醇和乙醇作为溶剂浸提雌成虫性信息素腺体,所得粗提物对雄成虫均显示引诱活性,甲醇浸提液显示出较强的活性;(3)采用GC/MS方法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性信息素粗提物均分离出12种化学物质.用甲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6种化合物,为十一烷、十二烷、十六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用乙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化合物5种,为十六烷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酸甲酯.  相似文献   

8.
利用引诱剂在保山市宝盖山林场监测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均对华山松木蠹象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引诱剂B(3-(+)-蒈烯(、+)-柠檬烯和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的诱捕量最多;3种引诱剂诱捕木蠹象总量的自然对数均与样地中虫口密度的线性拟合度较好;引诱剂B诱捕总量的自然对数与样地中有虫株率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度。说明监测结果可较好地反映样地中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9.
吴伟  代艳梅  刘德波  文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99-15901
壬酸对华山松木蠹象成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在选择性拒食作用和完全拒食作用中,当浓度为4×10^4mg/L时的拒食效果在24和48h中都是最好的。选择性拒食作用中,24和48h的AFC。分别为3.24×10^2mg/L和5.68mg/L;完全拒食作用中,24和48h的AFC50分别为9.98×10^3和2.89×10^4mg/L。  相似文献   

10.
进口木薯干淀粉含量较高,适宜仓虫的危害和生存,在检疫时可检出多达30余种仓虫。采用磷化铝对袋装和散装木薯干熏蒸处理,在投药量5g/m^3、相对湿度60%~89%、温度30~33℃密闭120小时、散装CT值达到85.52mg.h/1和袋装达到82.66mg.h/1时,能100%杀灭花斑皮蠹幼虫和谷蠹成虫。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初探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绿僵菌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LD50=7.95×107个/L,LT50=6.61~13.08天(孢子数在1.0×1011~1.0×107个/L).本文还比较了绿僵菌和白僵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实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绿得宝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林间喷酒不同浓度的绿得宝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结果显示:1000,1500,2000,25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到80.6%以上,其中1500倍液防效达96.5%,可适用于大面积生产性防治。  相似文献   

13.
白僵菌不同菌株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7个白僵菌不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以Bbf1菌株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最高,室内毒力测定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7.7%,林间防治效果达94.3%,Bbf1菌株经大规模生产和大面积防治示范,菌粉平均含孢量达2×1010个·g-1以上,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含孢量)的白僵菌、绿僵菌和森得保三种生物农药混配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混配剂中三种生物农药的最佳浓度组合为A3B1C3。即:即含孢量90亿/g白僵菌粉400g/667m2、含孢量50亿/g绿僵菌粉200g/667m2、1000g/667m2森得保的混配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达94.15%,其混配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轻型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3年和1995年春季,在将乐、沙县、建瓯和武夷山等四县(市)应用超轻型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海燕6508飞机防治松毛虫具有机动灵活、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廉等特点,适用于低山丘陵区的森林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6.
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农药新剂型———8000IU·μL-1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在每公顷用药量3000mL情况下,第5天防效可达90%以上,同时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和林间小气候,增加了松林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松林的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18.
DCPV-白僵菌-杀灭菊酯复合杀虫剂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白僵菌、20%杀灭菊酯三种药剂混合使用的林间正交试验,从中筛选出最佳配比的复合杀虫剂,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AaBaCa,即DCPV(CPB2×107个/mL),白僵菌(10亿个/g)和20%杀灭菊酯(1:2万倍液),防治效果达95.3%,比单一应用DCPV(Aa)、白僵菌(Ba)、20%杀灭菊醌(Ca)分别增效13.5%,23.0%和33.9%.  相似文献   

19.
DCPV-白僵菌-杀灭菊酯复合杀虫剂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白僵菌、20%杀灭菊酯三种药剂混合使用的林间正交试验,从中筛选出最佳配比的复合杀虫剂,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AaBaCa,即DCPV(CPB2×107个/mL),白僵菌(10亿个/g)和20%杀灭菊酯(1:2万倍液),防治效果达95.3%,比单一应用DCPV(Aa)、白僵菌(Ba)、20%杀灭菊醌(Ca)分别增效13.5%,23.0%和33.9%.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贵州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介绍了贵州养殖斑点叉尾鮰发生较频繁的肠道败血病、腐皮病、烂鳃病和肠套叠病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症状和主要发生原因,分析其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保持养殖水质和环境卫生、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严格把控苗种质量、选择优质高效饲料饲喂、加强疫病监测及防治、开展有关疫苗研究及加强中草药在病害防治上的使用等方面提出其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