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英 《油气储运》2007,(1):15-15
我国与世界多数葡萄种植国家不同,多数国家生产的葡萄大约80%用于酿酒或加工,20%用于鲜食而我国的葡萄则以鲜食为主.占80%左右。仅20%的用于酿酒或加工。从范围来看,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新疆、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鲜食葡萄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鲜食葡萄作为国民日常主要水果之一,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年总产量为2 055万t,而中国的鲜食葡萄年产量就已达到9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3%;同时,中国也是鲜食葡萄的消费大国,葡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市场,还有20万t左右的进口[1]。鲜食葡萄是我国葡萄产业的主体,但由于葡萄果肉柔软多汁,含糖量和含水分量高,在采摘、贮藏、运输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的侵染,每年因此而造成鲜食葡萄的损耗约占销售总量的20%以上[2],浪费相当巨大。文章对葡萄采后的几种主要微生物病害和常用的防治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是我国葡萄主产省份之一,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新疆、河北和山东,居全国第4位,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1位。目前,辽宁省鲜食葡萄面积已达5.46万hm2,总产量达89.1 万 t,分别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和全省水果总产量的8.4%和11.8%[1]。辽宁省设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979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便成功开展了"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的研究",成为了全国最早推行设施葡萄促成栽培技术的地区[2]。2009 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李准 《农家致富》2013,(8):44-45
葡萄是我国四大水果之一,70%以上用于鲜食。近年来鲜食葡萄的产量、贮存量逐年增加。但鲜食葡萄采后置常温下容易失水、脱粒、腐烂变质,故机械冷藏是解决长期贮藏,延长供应期的有效方法。工艺流程:选耐贮品种→采收→装箱→运输→整理→包装→预冷→入库→控制贮藏条件→适时结束贮藏。一、品种选择鲜食葡萄品种很多,但耐贮性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葡萄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植面积增长较慢,如1995年为15.3万公顷,只占水果总面积的1.9%;产量为174万吨,约占水果总产量的4.1%.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世界上80%的葡萄用于酿酒、制干、制汁,鲜食只占20%,加之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效益差.三是栽培方式单一,葡萄鲜果供应期短,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葡萄产业的特点,近年来品种结构不断调整,栽培方式进行了改进,以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以促进葡萄生产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出境水果检疫准入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水果贸易和检验检疫准入总体状况 (一)国际水果贸易特点水果贸易量占总产量的9%~10%,并且呈上涨趋势,主要贸易种类有香蕉、柑桔、苹果、葡萄、梨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印度葡萄产业概况、主要产区、生产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况与分析。资料表明,印度葡萄产业以鲜食葡萄为主,所占比重为78%;制干葡萄产量占17%~20%;只有1%~2%的葡萄用于酿制葡萄酒。目前,印度鲜食葡萄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2014/2015年度达到282万t;葡萄干仅次于中国,排在第四位,年产量17万t左右;葡萄酒产业虽然起步晚,但也呈现飞速发展状态,总产量2.5万t,其中76%为起泡酒。另外,印度的主要葡萄产区为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二者合计占93%,且全国90%的种植区处于热带地区。由于印度特殊的气候特点,葡萄生长季节在冬季,从10月开始,成熟期多在春季的3~5月,夏季为休眠期。葡萄品种以汤普森无核为主,平均单产20t/hm2,架面管理一般在春秋进行两次修剪,需利用破眠剂打破休眠进入生长结果状态。由于印度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且葡萄相比于其他水果收益较高,因此,印度的葡萄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其色艳味美,含有丰富的营养,各地种植面积较大。栽培葡萄也是家庭经济来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热衷于葡萄栽培,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相对其他水果居首位。葡萄非常适合北方气候,在辽宁阜新地区有大面积的种植。葡萄栽培2年即可结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葡萄成为节日的时尚。然而现有的种植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探讨葡萄的丰产栽培技术对当地葡萄产  相似文献   

9.
梁山 《农家参谋》2011,(2):38-39
鲜食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身防病效果好的水果珍品。由于葡萄是结果最快的水果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栽培者的喜爱。近几年,鲜食葡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品种普遍性抗病力差,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病害和虫病,  相似文献   

10.
鲜食葡萄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高、健身防病效果好的水果珍品。由于葡萄是结果最快的水果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和栽培者的喜爱,近几年,鲜食葡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2011年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56.8万公顷,总产量已达917.4万吨,葡萄酒产量165.75万吨,其中鲜食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连续多年雄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南方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3%和22%左右,葡萄种植已形成产业规模,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湖南省葡萄种植面积3万公顷,年总产量达到57万吨;栽培种类中欧亚种占33%、欧美杂种占42.6%、东亚种群刺葡萄占23.2%左右。  相似文献   

12.
优质欧亚种鲜食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世界优质葡萄著名品种多来自欧亚种(VitisviniferaL.).它皮薄,肉脆,常具浓郁的玫瑰香味,属高档葡萄,其产量约占世界葡萄总产量的80%.而上海当前葡萄生产,主要为巨峰葡萄,品种单一,供应期集中,且由于品质不高...  相似文献   

13.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落叶藤本植物之一。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果作物,葡萄主要用于鲜食、酿酒和加工产品,废渣还可用作肥料和饲料,其果实的不同加工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产生不同的效益。本文结合前人对葡萄发展的研究,针对葡萄的不同部位产生的不同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鲜食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身防病效果好的水果珍品。由于葡萄是结果最快的水果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和栽培者的喜爱,近几年,鲜食葡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品种普遍性抗病力差,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病害和虫病,大量并多次使用农药,这就造成葡萄果实中农药残留超标,失去了它的保健养生功能和价值,影响鲜食葡萄的消费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北镇市葡萄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北镇市的葡萄产业在市委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关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葡萄产业跨越式发展。栽培面积从80年代中期的3千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8万亩,占全市果树面积的46%;产量22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70%,葡萄成为北镇市种植业的主体产业。随着葡萄产量的不断增长,保鲜产业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全市机械恒温冷库2800余座,总面积达到了28万m2,贮藏保鲜量曾达到12万吨。以县级市为单位,我市的鲜食葡萄栽培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先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巨峰葡萄产地和最大的鲜贮葡萄基地。  相似文献   

16.
葡萄是没有后熟过程的水果,用于贮藏的葡萄,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葡萄成熟的标志是:糖分高,酸度低,芳香味浓,色泽鲜艳,有弹性。一般在果实含糖 16%~ 19%、含酸 0.6%~ 0.8%时采收,并要求采前两周不灌水,以利于长期贮藏。   采前管理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耐贮性。灌水过多或排水不畅、多施偏施氮肥的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不耐贮藏。用于贮藏保鲜的葡萄应以含糖量达到 17%为最低标准来控制产量,一般栽培条件下不宜超过 2000公斤 /亩。因此,在生长期间,一般要求去副穗、掐穗尖,疏粒后每穗留 32粒左右,然后套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果总产量已连续8年名列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水果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中国水果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2.3%,而且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售价只有国际市场平均售价的一半左右,与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对立地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进入丰产期早、产量高、寿命长、易于繁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尤其采用大棚生产、提早促成栽培,解决了鲜食葡萄供应受季节性限制问题,弥补了档口  相似文献   

19.
保加利亚约有葡萄面积220万亩左右,80年代其面积和产量均在相对稳定阶段,70年代和80年代初曾达到产量的最高值,保加利亚种植的葡萄中80%以上用于酿酒,10—20%用于鲜食、制汁等,不生产葡萄干。 就其规模和产量,1988年,保加利亚的葡萄栽培面积占世界的第12位,葡萄产量占第14位。葡萄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1982年生产了48.9万千升葡萄酒,1988年则为31.5万千升。  相似文献   

20.
近日,祁阳县成功从广西罗城引进种植野生毛葡萄6.7公顷,该葡萄主要用于制药和酿酒,4年后预计每667平方米产值将达1万元。这是该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2011年,全县实现水果总产量14.22万吨,产值2.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350元,水果产业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