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沼-桑-菇这一沼气生态模式技术,是植桑养蚕的剩余物如桑叶残余物、蚕沙、废水作为沼气原料,在蚕棚闲置期栽培蘑菇。用产出的沼气供养蚕和蘑菇栽培照明、增温,沼渣、沼液作为植桑栽培的高效有机肥,沼渣还可作为栽培蘑菇原料。实现了节能降耗,发展了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沼-桑-菇生态循环模式,是用植桑养蚕的剩余物如桑叶残余物、蚕沙、废水作为沼气原料,在蚕棚闲置期栽培蘑菇;用产出的沼气供养蚕和蘑菇栽培照明、增温,沼渣、沼液作为植桑栽培的高效有机肥,沼渣还可作为栽培蘑菇原料。实现了节能降耗,发展了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4.
在当今工业化时代,桑蚕产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要充分延长桑蚕产业链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桑、蚕选育种工作中必须从桑、蚕产业省力化和综合利用方面着手选育出适应能力强、生产投入低、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品种。笔者以贵州省为例,从药用、观赏价值、食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桑品种选育的方向,同时从抗逆性、药用保健,民族工艺品方面总结了蚕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模式与常规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与稻-油轮作模式产投比分别为1.53和1.46,前者平均纯收入可达201 967元/hm2,远高于后者。虽然稻+蛙-菇模式成本投入较高,但全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合理发展稻+蛙-菇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钟志华 《广西农学报》2005,(6):21-22,27
经过“烟—稻—菇”的生产模式的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光、温、水等自然条件,废弃物能循环利用,低投入高产出,钱粮双收,是一条适合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山区的综合开发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民,培育新的增长点,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摸索武隆县乃至三峡库区综合开发的模式,笔者提出武隆县山区综合开发应发挥其山地特牧、矿产、水能及旅游四大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商品优势转化,提高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8.
桑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营养、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桑椹、桑椹红色素、桑籽的利用现状作一概述 ,并提出其今后开发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四边桑"是合理利用梯田边,地边路边和沟渠边栽植桑树,其好处很多,不与粮争地,可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田园,调节气象因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通常"四边桑"采用单行栽植,所栽土壤也大多土层深厚,具有通风透光的生态条件,桑树长势良好,产叶量高,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大力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世界多数国家都以政府为主导 ,金融机构和民间积极参与 ,着力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突出矛盾 ,多方筹集资金 ,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加强管理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一、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1 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以政府为主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 ,由于各国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 ,各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农业综合开发的具体目标也千差万别。但是 ,任何国家在确立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在夏伐后喷淋2次,对"桑瘟"有较好的防效与持效性,药后30~65 d株防效达91%左右,而77%氢氧化铜700倍液,药后30~40 d株防效为92%,药后50~65 d株防效下降到67%,持效性不如3%中生菌素。其次为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药后30~65 d的株防效分别为83%~71%、66%~79%。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等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在67%以下。对"桑瘟"的药剂防控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夏伐后适时处理2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且对蚕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的蚕业中存在栽桑和养蚕两大生产体系,但是在养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桑枝为代表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远远超出了蚕茧产品本身的数量,桑枝利用已经成为蚕业发展的新的产业。桑枝食用菌不仅可消耗掉这些废弃物并且可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和肥料,而且栽桑-种菇的经济效益更高,补充了食用菌种植的原料来源。经过对栽桑-种菇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栽桑-养蚕-种菇"三结合的蚕桑生产模式、"夏蚕-冬菇"的生态模式、"二菇二蚕(冬夏种菇-春秋养蚕)"的生态模式、桑树-食用菌间作套种、以及桑枝食用菌的周年生产模式,并且在广东省进行示范技术中试,为蚕区蚕桑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蚕条桑育与蚕台片叶育进行对比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地蚕条桑育比蚕台片叶育节工、省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泾县猪—沼—桑生态蚕业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概述"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应用,分析所取得的效益,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不同接种时间的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进行试验,总结出金福菇较佳栽培模式:选用金福菇(荆口)菌株为生产品种,栽培培养料配方为稻草43%、棉籽壳43%、麸皮10%、轻钙2%、石灰1%、普钙1%,在本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日左右,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9.
张志华 《农技服务》2009,26(4):137-137
针对辽东山区柞蚕场比重过大、放养过度等问题,分析了退蚕还林的必要性,提出了退蚕还林的模式,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