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192头成年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及乳房性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中体细胞数较高,9月份达到最高水平;乳房性状评分偏低。体细胞数与月产奶量、月乳脂产量及月乳蛋白产量等性状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后乳房宽度与月产奶量、月乳脂产量及乳蛋白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胚胎移植是荷斯坦牛繁育新技术之一,可缩短育种年限、迅速提高生产性能.[方法]本试验通过对胚胎移植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测定,真实表达了实施胚胎移植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结果]表明,在完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组7头胚移荷斯坦牛305 d的泌乳量为5593.47 kg,对照组31头非胚移荷斯坦牛305 d的泌乳量为3 599.88 kg,前者泌乳量比后者高1 993.59 kg,提高55.38%(P<0.01).[结论]胚移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显著高于非胚移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奶牛乳头长度这一体型鉴定中的单项性状进行测定,旨在分析乳头长度的影响因素、乳头长度的世代间变化规律,以及乳头长度与泌乳性能、乳房炎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特征定义了乳头长度均值(Avg)、前乳区乳头长度均值(FTL)、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RTL)、前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差(MD)4个性状,Avg、FTL、RT...  相似文献   

4.
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隐性乳房炎(SCM)次数反映了泌乳牛产后乳房的生理健康状况.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对各泌乳月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影响,以期为牧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隐性乳房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选取240头不同泌乳阶段、1~8胎次的荷斯坦奶牛,探讨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某些因素。同时,12头健康奶牛、15头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以及15头临床乳房炎奶牛分别分为3组,第1组不添加蛋氨酸锌,第2、3组分别添加蛋氨酸锌5g/d·头和10g/d·头。亚临床和临床性乳房炎奶牛乳房内注射抗生素(100mg),直到完全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冬季乳中体细胞数最高(P0.05),接着是夏季,最低的是秋季。体细胞数的变化是随着泌乳开始产奶量上升到高峰期的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之后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泌乳期的增加也在升高。正常奶牛、亚临床乳房炎奶牛和临床乳房炎奶牛的比例分别为77.71%、15.82%以及6.46%。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产奶收入都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补充蛋氨酸锌导致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亚临床和临床乳房炎补充蛋氨酸锌显著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导电性、康复时间以及与未添加组奶牛相比消耗的费用(P0.05)。  相似文献   

6.
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来自三个牛场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1 973头荷斯坦牛的13 841条DHI测定日SCC记录.分析表明SCC的平均数为64.99×1 000个/mL,标准差为110.19×1 000个/mL,不同的场、不同的季节对SCC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的年对SCC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月对SCC影响极显著(P<0.01).SCC随着胎次和泌乳月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来自三个牛场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1 973头荷斯坦牛的13 841条DHI测定日SCC记录。分析表明SCC的平均数为64.99×1 000个/mL,标准差为110.19×1 000个/mL,不同的场、不同的季节对SCC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的年对SCC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月对SCC影响极显著(P<0.01)。SCC随着胎次和泌乳月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南方大型奶牛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5种泌乳曲线模型(Wood模型、Nelder 逆多项式模型、WIL模型、混合对数模型和Ali-Schaeffer模型)和4种时间间隔方式(天、周、旬和泌乳月),对海丰奶牛场2009-2010年度980头第1~5胎具有完整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牛296 895次日产奶量记录进行泌乳曲线拟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3个因素对泌乳曲线拟合度及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模型泌乳曲线拟合度变化范围为0.839 7~0.954 1,不同模型和胎次极显著影响泌乳曲线拟合度(P<0.01),时间间隔对泌乳曲线拟合度无显著影响(P>0.05).Ali-Schaeffer模型拟合度最高,Nelder逆多项式模型拟合度最低;不论哪种泌乳曲线模型,第一胎拟合度均显著高于第三胎.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参数a值(P<0.01),模型极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1),时间间隔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5).模型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高峰产奶量和产奶高峰日(P<0.01).综合各方面情况,确定Ali-Schaeffer模型为适合于海丰奶牛场奶牛的最佳泌乳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1~7 d)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7、8月产犊的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收集测定母牛产后1~7 d每次挤奶样品中的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分析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因素对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并分析泌乳早期SCS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产后1~7 d SCC均值为670.02×103个/mL,泌乳早期SCC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早期SCC与乳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泌乳性能和体型性状的关系,实验测量了2 840头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利用SAS 9.2 GLM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乳房皮肤厚度对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计算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群体均值为7.16 mm;场效应、泌乳阶段和体况评分对乳房皮肤厚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乳房皮肤厚度二次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与日产奶量存在负相关趋势(P<0.1);乳房皮肤厚度与前乳房附着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乳房皮肤厚度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为后续乳房皮肤厚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绝对含量的影响。根据奶牛乳房结构,试验组利用通乳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悬液经乳头管注射入奶牛乳房内,建立诱导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腺炎模型,对照组灌注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表明:乳中共检出34种脂肪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对感染乳区脂肪酸合成产生直接影响。按不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的6大类脂肪酸中,试验组在感染后11 h与感染前24 h相比,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除短链脂肪酸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23 h试验组6大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影响了奶牛脂肪酸的合成过程,降低了脂肪酸各组分的绝对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在20-50万/mL区间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在50万/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对330个乳样分别用加州乳腺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细菌的分离培养(Isolation of bacteria)法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检测患有隐性乳腺炎的241乳区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引起隐性乳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其它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根显著(P<0.05)。对分离出优势细菌的部分乳样进行了SCC与LDH,NAGase,ALP和ACP几种酶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DH与SCC有显著的相关性(r=0.7936),并且LDH与NA-Gase,ALP,ACP都有明显的相关性;NAGase与ACP,LDH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ALP没有相关性;ALP只与ACP和LDH有显著的相关性外,与SCC,NAGase没有相关性;ACP与SCC,LDH,NAGase,ALP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初乳、常乳及乳房炎乳乳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差异。对扬州大学试验农牧场36头中国荷斯坦牛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导电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初乳牛6头,产奶时间为产犊后1h到第8天,正常乳16头(无隐性乳房炎),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奶牛14头)。结果表明,初乳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乳蛋白率、SNF含量、密度和滴定酸度逐渐下降,乳脂率在波动中下降,导电率无明显变化规律;正常乳与隐性乳房炎乳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导电率差异显著(P〈0.05),蛋白率、SNF、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随泌乳时间的延长,初乳中的理化指标的测量值呈下降趋势;乳汁导电率、SNF、密度、乳蛋白率和酸度可作为鉴别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日龄左右、体重(40±5) kg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即酸化乳组和巴氏杀菌乳组,每组10头。酸化乳组饲喂酸化乳,巴氏杀菌乳组饲喂巴氏杀菌乳,2组均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期共180 d,在试验第60天时断奶。每天记录犊牛的采食量,于犊牛生长期的第7、30、60、90、180天分别测量体尺、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同时采血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酸化乳组乳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乳大肠杆菌、总菌数量显著低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第31~5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液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第61~9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固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3)第60~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5)。第6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犊牛体直长、体斜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斜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4)第6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第90和18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3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6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9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 <0. 05)。综上所述,利用甲酸酸化牛乳对牛乳成分影响不大,可抑制牛乳中有害细菌生长,改善适口性,提高犊牛采食量,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对日产奶量(DMY)和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奶牛乳房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使用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牛场共2 338头荷斯坦牛的33 290条DHI记录和生产性能数据,将DHI记录中的体细胞数(SCC)转化为SCS后分析SCS对DMY与乳成分的影响。运用SAS 9.2软件对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并对SCS与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其固定效应主要包括SCS、场、年份、季节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SCS、场效应、年份效应、季节效应和胎次效应均对DMY与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SCS的增加,DMY和乳糖率(MLP)呈下降趋势,当SCS为0水平,且SCC为9×103~17×103个/mL时,DMY和MLP极显著高于其他SCS水平(P<0.01);MFP和MPP呈上升趋势,当SCS为9水平,且SCC为4 529×103~4 904×103个/mL时,MFP和MPP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S与DMY、ML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MFP、MP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通过分析SCS对产奶量和乳成分间的关系,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降低患乳房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钙黏蛋白13基因(cadherin 13,CDH13)甲基化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中的调控机制,本试验在已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荷斯坦牛乳房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正常乳腺组织和乳房炎乳腺组织候选基因CDH13的甲基化程度,并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组(试验组)第12个CpG岛外,其余所有CpG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甲基化:-259处甲基化水平最高(50%~60%),-144、-135和-126处甲基化均较低,为5%左右。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体甲基化率分别为10.13%±1.81%和14.43%±0.55%,不同位点和总体甲基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房炎感染组乳腺组织CDH13基因表达上调,CDH13基因-162和-93两个CpG岛甲基化水平与其基因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CDH13基因甲基化影响其基因表达,从而影响乳房炎的发生,为进一步探索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型乳房炎中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湟源县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为3.67%。采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为90.9%,且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最小二乘模型方法首次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乳中的4种主要乳蛋白均存在多态性,各位点优势基因的频率为:αs1—CN,B,0.851;β—CNA2,0.519;κ—CnA,0.607;β—LGB,0.567。β—LG和κ—CL基因型分别对305天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作用,β—CN显著影响乳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