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风湿热痹症谢镇泽(广东省连平县成人中专学校)耕牛风湿热痹症,多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属暑湿季节,如长期在潮湿地域放牧,或劳役过度,以致风湿热邪侵于肌肤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遂成此症。笔者采用中医西结合治疗本症数10例,均获良效。1主要...  相似文献   

2.
耕牛风湿热痹症,多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属暑湿季节,如长期在潮湿地域放牧,或劳役过度,以致风湿热邪侵于肌肤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逐成此症;或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湿热壅滞,气血不宣,而成此症。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症数十例,均获良效。1 主要症状 病畜发病较急,精神不振,食欲反刍时好时差;行走跛行,卧多立少;有的一肢或四肢关节发生肿胀疼痛,多见于系关节和蹄关节,痛处有灼热感,同时  相似文献   

3.
猪风湿热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风湿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兽医学中“痹症”的一种证型。痹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畜体,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使患部肌肉疼痛、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出现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病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的侵袭和畜体自身正气的虚弱有关:1.1外邪入侵引起风湿热的外邪主要为风寒湿热诸邪侵入肌肤、经络,流注关节,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因而产生肌肉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相似文献   

4.
试论黑龙江省马属动物痹症与马爬窝病的类症浅析佟成田(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畜牧兽医站·154800马属动物的痹症是我国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多因气候寒冷,厩舍潮湿,加之上感风寒湿邪致使机体经络凝滞、气血迟滞不畅而成病。痹症即古籍书中所载:低...  相似文献   

5.
<正> 猪风湿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兽医学中"痹症"的一种证型。痹症是指风寒湿邪侵袭畜体,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使患部肌肉疼痛,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出现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耕牛中暑是因暑热炎天、重役曝晒或闷熏热蒸致使心肺热极、气血淤滞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病。失治误治很快导致耕牛死亡。 症状:患畜发病突然,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张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肌肉风湿症是奶牛常发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怀孕期的奶牛或产后奶牛更易发病。1辨证施治1.1风寒湿热辨证临床可分为风痹症、寒痹症、湿痹症、热痹症等。风痹症患牛四肢疼痛,跛行,痛无定处;寒痹症患牛关节无热、疼痛,天冷疼痛加剧;湿痹症患牛关节疼痛,能站不能走;热痹症患牛突发关节疼痛、热肿,其行走困难。对风寒湿热引起的发病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治则。1.1.1风痹症宜服防风汤加减,即:防风45 g,羌  相似文献   

8.
耕牛痢疾是由湿热毒邪郁结肠道所致的以下痢腹痛、频频努责、泄而不畅、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该病属山区农村耕牛的常见多发病。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十余年,实践证明,采取中西兽医结合诊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耕牛痢疾多因夏秋暑热天饲喂失调,喝了污水或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其它有毒植物,以致湿热变毒内蕴侵害肠道,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痢疾。2临床症状患牛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少,体温升高,鼻镜干燥无汗,口热涎少而粘,眼结膜赤红,头低拱背,四肢无力,不愿行走,大便稀而量少,…  相似文献   

9.
本人每年在农村诊治耕牛各种疾病近50例,特别是在春夏季农忙期间,耕牛的发病率最高,其中以春末夏初的耕牛中暑较为常见。笔者根据四十多次的临床诊疗,采取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耕牛中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5%,现就耕牛中暑的防治浅谈如下:1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兽医称日射病及热射病为中暑,是耕牛夏季遭受光或热的物理因子作用的一种常见急性病。该病的发生,外界环境方面,与日光过强,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饮水不足等有关;内在体质方面,与动物肥胖、汗分泌衰竭、肺气肿、心力衰竭、神经兴奋(过度劳役)等有…  相似文献   

10.
浅析剿黄散治牛黄症的药理作用吴方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永安镇兽医站430105)剿黄散是湖北省畜牧局兽医师张竟成老先生自拟治疗耕牛黄症的外用散剂。10余年来,我们运用此方治疗耕牛的胸黄、肚底黄多例,屡用屡效。剿黄散由蜈蚣3条、全蝎3条、红娘子7个、斑...  相似文献   

11.
庐山区海会镇光明村 8组干某一头 7岁水母牛患病求治。症见 :患牛精神不好 ,食欲反刍减少 ,口腔发热 ,口色潮红 ,鼻镜干燥 ,两目赤红 ,全身皮肤灼热 ,并见患牛两侧腹部和背脊部位的毛孔渗出血液 ,尤以背部为甚 ,形成红点 ,有少数已成了血斑 ,用手触摸片刻后 ,放之 ,又见有血液渗出 ,还有鲜红的血液粘在手指上 ,患牛被毛粗糙 ,不能耕役。诊断血汗症。耕牛血汗症 ,中兽医又称毛管出血症 ,这是血离经络从毛管渗出为其特征的一种热性疾病 ,在山区的耕牛时有发生。暑热炎夏耕牛发生此种症疾更多 ,究其原因皆为炎热的夏季耕牛劳役过度 ,受太阳光照…  相似文献   

12.
三仁汤治耕牛热淋症乐载龙(江西省泰和职业高中343708)热淋是由湿热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利所致之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上用三仁汤加减治耕牛热淋症16例,均获痊愈,现择1例以资参考。1989年5月20日,桥头乡西池村一头5岁母牛就诊。主诉:该牛前两天...  相似文献   

13.
痹症是由于家畜机体受风、寒、湿侵袭,致使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引起肌肉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病症。 2000年以来,笔者诊治15例痹症患病耕牛,全部是水牛,其中母牛11例,公牛4例。最大的7岁,最小的2岁,病程最长的3个月,最短的5天。属风寒湿痹12例,风湿热痹3例。治疗中除改善饲养管理外,采用中兽医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愈13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14.
生脉散治疗耕牛中暑衰竭症神效钱宇(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兽医站441212)《内经·素问》曰:“夏令天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故骄阳似火,闷热熏蒸,由表及里侵害畜体,卫气被郁,内热不得外泄,致使心肺热极,津枯血燥,积成热毒。恶性循环,导致中暑...  相似文献   

15.
耕牛衰竭症 ,在中兽医学中属“虚痨”范畴 ,又称虚损、虚弱、劳伤 ,是一种后天失调、阴阳气血不足而致的多种慢性虚弱劳伤病症的总称 ,首见于《齐民要术》,又称之为五劳。笔者自 1990年以来共收治该病35例 ,采用中西结合治愈 2 8例 ,好转 3例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 病因病机使役过重 ,长期劳役 ,心血亏损所致五脏失调而成虚劳 ;或由于饥不得食 ,饥饱不匀 ,草料缺乏 ,喂养不足 ,以致脾胃损伤 ,不能化生精微、生化气血而致气血来源不足 ,造成虚损 ;久病不愈 ,或病后失于调理 ;先天发育不足 ,或内寄生虫侵袭 ,日久伤于脏腑 ,气血阴阳亏损 ,也…  相似文献   

16.
耕牛湿证忌当虚治唐志义(安徽省旌德县三溪农技站242601)《抱犊集》载有:“湿症者皆因春雨连绵不止,或被大雨淋漓,或在湿地久卧,或受栏中湿气,日久透入肌肉,传肾经而得病。”湿是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湿多困脾,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故...  相似文献   

17.
每年夏季,正值农村“双抢”季节,耕牛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此期间,耕牛长时间劳作,身体疲惫,再加上气温高,如不合理役用耕牛,很容易发生中暑。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中暑耕牛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于此,以供同行参考。1病因耕牛在炎热的烈日下长时间劳役或放牧、饮水不足、缺盐,或因牛栏闷热、运输家畜的车辆通风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2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烦躁不安,体表热,出汗多,随后大汗淋漓,呼吸快而困难,瞳孔散大,体温41~42℃,心音增强,心跳数达到100次以上,体表静脉怒张,可视黏膜由赤红变为赤…  相似文献   

18.
牛膝癀症为山区耕牛的多发病,其病因是牛在耕役或奔走时损伤了膝关节,或因在山谷不平之处放牧时闪跌碰伤,导致瘀血滞积不散,停结在膝盖骨关节之间,发炎肿胀而成膝癀症。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膝癀症237例,效果良好,现予介绍,供同道参考验证。1临床...  相似文献   

19.
耕牛肠癀是夏秋两季牛只的常发病、多发病,究其原因皆为暑热炎天,耕牛过吃了被太阳暴晒的热草,或吃了被河湖洪水泛涨后所污染过的草料,或耕牛久渴失饮,或空肠饮喝溪泉冷水太多,加之又失于牵散运动,凡此种种都能导致耕牛发生肠癀疾症.笔者在较长时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耕牛肠癀289例,效果良好,现予介绍,供同道参考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炎热的夏季,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在1996~2002年间对2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