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水田稗草发生规律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稗草发生规律及不同时期除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耙地越早,稗草高峰期出现越早,稗草发生数量越多:耙地越晚,稗草高峰期出现也推迟,稗草发生数量减少。除草时间推迟,稗草数量增加、长势旺,对水稻产量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2.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l/667m^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3.
稻田稗草发生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阐明不同土质稻田稗草发生数量差异及其成因,明确水层深度对土壤稗籽萌芽深度及密度的影响,深灌区与湿润区稗草密度指数比为1:1.84;试验表明,自然光对稗籽萌芽有一定诱导作用,诱导率19.6%,而封行的稻丛下部光线(以红光为主)对稗籽发芽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16.2-47.7%;低温(0-5℃)处理可缩短早稗休眠期,而高温(42℃)处理逼近迫其继续休眠,观察表明,夏种期间(7/中-8/上),竿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寒地水稻移栽田前期除稗剂多采用一次性施药,药效和安全性差的问题,通过对寒地水稻移栽田稗草的防治采取插前5~7 d、插后15~20 d分期施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施药对稗草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 l/667m 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寒地水稻移栽田前期除稗剂多采用一次性施药,药效和安全性差的问题,通过对寒地水稻移栽田稗草的防治采取插前5~7 d、插后15~20 d分期施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施药对稗草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8.
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秀水63(化感指数为0.24,竞争力弱)、PI312777(化感指数为0.61,竞争力强)、国稻1号(化感指数为0.55,竞争力强)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种对稗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PI312777和国稻1号对稗草萌发抑制作用显著,而秀水63对稗草萌发无抑制作用;秀水63与PI312777或国稻1号混合种植后,稗草的萌发均受到抑制。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表明,在单种情况下,稗草的生物量在PI312777和国稻1号的试验小区均低于秀水63的试验小区。秀水63与PI312777、秀水63与国稻1号混合种植,稗草的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与抗草潜力高的水稻品种(PI312777和国稻1号)混合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秀水63对稗草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同期稗草对东北春大豆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是中国北方大豆田的恶性杂草,危害大豆生长发育,降低大豆产量,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稗草与大豆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大豆单株荚数,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株高没有显著变化。直线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大豆产量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12.863x+2 720.396(R~2=0.982;F=217.340;P=0.001),直线函数亦能较好的拟合大豆产量损失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0.467x+1.017(R~2=0.982;F=217.352;P=0.000 1)。大豆田稗草人工除草的经济阈值为24.65~27.89株·m~(-2),90%乙草胺乳油、12.5%烯禾啶乳油、5%精喹禾灵乳油化学防除稗草的经济阈值分别为2.79~3.39,3.45~4.12和3.18~3.95株·m~(-2)。  相似文献   

11.
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稻不同播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育苗播种芽200~750gm/2,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叶龄、根数、地上干重、分蘖率、成苗率明显下降,产量逐渐降低。现有的生产条件,最佳播种量应为200~250gm/2,育出的秧苗壮,水稻产量高,应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桶栽试验,选用两个水稻品种,将水稻全生育期划分为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至齐穗期、齐穗期至乳熟期共5个时段,进行不同组合的保水、控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的五个生育时段随着保水时段的增加产量增加.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保水具有增高、长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桶栽试验,选用两个水稻品种,将水稻全生育期划分为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至齐穗期、齐穗期至乳熟期共5个时段,进行不同组合的保水、控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的五个生育时段随着保水时段的增加产量增加。幼穗分化始期至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保水具有增高、长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播量75、100、125g/盘产量水平较高,但综合机械插秧和大棚利用率两方面,100~125g/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2株/穴、3株/穴、4株/穴、5株/穴、6株/穴的生育进程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每穴插秧株数以3~4株为宜,产量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水的垂直渗透对水稻返青、水稻分蘖、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通过完善排水工程、设施,定期深耕田地,改善土壤渗透性,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水的垂直渗透对水稻返青、水稻分蘖、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通过完善排水工程、设施,定期深耕田地,改善土壤渗透性,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但在当前作物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过度依赖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本文综述了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总结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施效应研究进展,并就稻田有机肥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稻田有机肥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