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哈密瓜自交系与网纹瓜类型品种的F2代分离材料进行性状组合杂交,经系谱选育,获得优质红肉网纹甜瓜种质材料NM9。对NM9进行6个杂交组合配制与初步测试,其中GHM3×NM9和GHM4×NM9组合表现优异,可进一步进行区域性、生产性试验和试种。  相似文献   

2.
花生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花生的育种效果,研究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技术,选择4个花生品种(系)作母本,1个品种作父本,用#+(60)Co-γ射线250Gy分别辐照处理母本、父本和F#-1代杂种,以不辐照常规杂交作对照。结果表明,辐照父本的育种效果最好,不仅F#-2~F#-5代的中选株率较高,而且在F#-4~F#-5代中选出了8个较好的品系进入产量鉴定试验,比对照多育成7个品系,缩短育种时间2~3年;其次是辐照母本,比对照多育成5个品系,缩短育种时间1~3年;辐照F#-1代杂种与常规杂交的育种效果基本相同,各自育成1个品系进入产量鉴定。  相似文献   

3.
甘薯F1抗茎线虫病特性遗传变异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2个常用亲本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结果看出,甘薯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广义遗传力为90.9%,遗传变异系数为73.1%。抗性遗传受环境的影响很小,用高抗的品种做亲本可得到更多高抗类型的杂交后代。据对12个亲本所组配的30个组合杂交后代的抗性分析表明,高抗与高抗(或抗病)亲本进行杂交,分离出的抗病品系远多于中间型和高感(或感病)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分离出的抗性品系,并有超亲现象。说明甘薯抗茎线虫病遗传  相似文献   

4.
回交转育水稻糯与非糯同型系育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糯与非糯同型系谷粒重非糯高于糯5.76%;谷粒体积糯大于非糯3.03%;谷粒比重糯小于非糯4.80%;谷壳重糯大于非糯3.23%;糙米率非糯高于糯1.56%.用回交方法将糯稻品系转育成的4个非糯同型系,有3个较被转糯稻品系增产3.7%~10.0%.用非糯品系与糯稻杂交,其F1再用非糯品系回交,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的两个近等型糯稻产量分别为非糯品系的96.8%和94.3%.  相似文献   

5.
利用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所获杂种经与普通小麦回交,克服了杂种自产不孕,从回后代选出了具有大麦某些特性或超亲性状的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异系等小麦新类型或新品系。以其中的新类型作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杂交,亦培育成功了一些小麦新品系。育成的这上麦新品系分别具有早熟,抗旱,结实性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栽培稻再生性的遗传规律,为创新再生稻育种材料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把普通野生稻再生性导入栽培稻和籼粳杂交诱变,获得再生性强的材料,考查其F1和F2中与再生性相关的性状表现,分析栽培稻再生性的遗传规律.[结果]在野栽交品系96-82的两个F1中,再生稻的株高、分蘖数、每穗粒数及产量均为部分显性,两个组合的再生性分别达2级和3级;3个籼粳杂交组合F1再生稻的株高、分蘖数、每穗粒数及产量均明显超过双亲,再生性均达1级.把普通野生稻再生性导入栽培稻和籼粳杂交诱变,育成地下再生分蘖性较强的3个新品系,再生稻1号(桂D1号/96-82)、再生稻2号(明恢63//桂99/96-82)及以陆稻中旱3号作亲本育成再生稻3号(桂99/中旱3号/明恢63).[结论]野栽交品系96-82再生性的遗传传递力较强,表现为部分显性,再生性从F2起出现分离,属于数量遗传.选育的3个新品系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用定西24号等9个核不育材料的不育株种子作母本,渭春1号等11个品种和杂交F1种子作父本组成丰产抗旱群体,用综抗矮1号等5个核不育种子为母本,陇春9号等17个品种和杂交F1种父本组建抗病矮秆丰产群体,经4 ̄5轮的自由交配,从旱群中选育出耐旱,丰产的品种旱6-7及几个耐旱品系,从抗病群体中选出T91鉴8等品系,实践证明,得主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的材料组建轮回群体,进行抗改改良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条锈病染色体异源易位系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小麦品种Jubilar作为受体 ,黑麦自交系L15 5为供体 ,培育了 1个抗条锈病 ,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小麦异源易位系A1882。使用C -带技术证明 ,这个易位系含有 1RS/ 1BL易位染色体。研究表明 ,与其它的 1RS/ 1BL易位系相比 ,本研究创制的这个 1RS/ 1BL易位染色体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用这个异源易位系与高产品种杂交 ,并利用易位染色体作标记辅助选择 ,培育了抗小麦条锈病兼抗白粉病材料R14- 12、R14- 2 2和R16 5 - 2。经接种鉴定 ,这些品系对小麦条锈菌条中 30号和 31号生理小种免疫 ,抗叶锈病并中抗白粉病。这 3份材料的农艺性状较好 ,抗病性稳定 ,容易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本研究证明 ,通过初级易位系与优良品系的杂交和选择 ,把异源易位染色体放在协调的小麦遗传背景上 ,是在小麦育种中克服易位染色体不良作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取经过太空辐射的育种材料303,通过2年的栽培试验,筛选出2个正向突变体,分别为早熟的突变体334和中心糖度升高的突变体333-2.以303-m为父本,以白皮甜瓜与网纹甜瓜杂交后筛选固定的育成种材料319为母本,选育出优质甜瓜杂交组合319×303-m.该组合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果肉较紧,耐贮藏,不易产生发酵果,成熟果中心糖度16度以上,适宜在东部沿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选用多样化抗源和在病区育种,育成三种类型小麦抗白粉病高产品系,并对其传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1)81—7241抗性受一对显性主基因控制,此对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基因或新的复等位基因。它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源材料。(2)川雅85—2及其选系,抗白粉病主效基因来自四倍体小麦khapli的Pm4a,抗性稳定,在白粉病重发区表现好,是良好的抗源材料。(3)川雅84-1产量高、籽粒大、商品性好。其高抗白粉病性可能受两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通过再杂交得来的衍生系列综合性状优良。89-8539在多点试验中表现突出,已进入大面积生产示范。89-10255植株矮健,籽粒品质好,正扩大试种。还有一批高产、优质品系在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的慨述了四川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情况,提出了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方法:常规杂交育种、回交转育育种、DNA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诱变育种等,强调既要加强垂直抗性为主的抗白粉病育种,又要进行持久抗性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新MX为母本,以ML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雪龙的选育过程。结果表明,雪龙果实成熟期37d,单果质量1.5kg;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好;果皮白色,果实卵圆形,果形指数1.22;果肉浅绿色,肉厚4.1cm,肉质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产量达3100kg/667m2左右;抗蔓枯病、白粉病,适于保护地春秋栽培。  相似文献   

13.
张海泉  杨虹  郎杰  张宝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38-6038,6040
[目的]为了探讨粗山羊草间杂交的育性表现及其后代的抗病性。[方法]利用13份不同产地的粗山羊草进行杂交,在田间用京双16作诱发行,接种北京地区流行的白粉病混合菌株,进行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从杂交结果看,亚种内杂交率较高,为14.15%~83.33%,而亚种间杂交率较低,为0~8.33%,因此可以判断粗山羊草亚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通过对抗病粗山羊草Y192与感病Y2272的杂交后代进行小麦白粉病抗病性鉴定,发现抗病基因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好运8号是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为适应南方湿热地区厚皮甜瓜栽培对品种的要求,利用逆环境定向选育,以自交系HN14-d作母本,TY8-a作父本杂交配制成的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皮色橙黄有绿色斑块,网纹中等,一般单瓜重2.0kg,果肉橙红偏黄,皮肉厚约3.5cm,质地脆嫩蜜甜,有淡香,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 ̄16%,全生育期春茬110d左右,秋茬90d左右,果实发育期45d左右,商品性好,一般产量36t/hm2,植株长势较强,易座果,较耐白粉病、霜霉病,抗蔓枯病能力中等,适于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2007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部分小麦种质成株期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库存的850份小麦资源为试材,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不同种质对成株期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采用种植感染行和浇水相结合的方法诱发白粉病,结果有41份小麦材料表现不同程度的成株期抗性。针对这41份小麦种质,在温室条件下,接种济南地区混合白粉病菌种,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有5份材料表现抗性。该研究为小麦白粉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有效的抗源和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对长穗偃麦草(Thinopurum ponticum,2n=70)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的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抗白粉病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育种新材料,为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学研究和小麦抗白粉病品种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对杂种衍生后代材料SNTE0923进行考种,形态学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和根尖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并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材料SNTE0923的株高介于亲本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之间,穗较长,有芒,群体整齐度较好;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表明,大部分单株染色体构型为21Ⅱ,极个别在后期Ⅰ发现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SNTE0923对白粉病有较高的抗性。杂种衍生后代材料SNTE0923绝大部分单株在遗传上趋于稳定,并且高抗白粉病,通过选育,可以做为抗小麦白粉病育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甜瓜的抗病性转育及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选育新疆甜瓜类型抗病育种材料,以2个高感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新疆甜瓜材料和一个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分别进行杂交,采用苗期接种抗性鉴定,植株成株期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在3个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试验点经1~2代回交和7~8代自交,转育出2个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新疆甜瓜类型单系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甘肃豌豆地方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甘肃定西、临夏、河西等地收集的34份豌豆地方品种资源为试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结合室内盆栽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豌豆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鉴定出抗病资源7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20.59%,其中 D27表现为抗病(R),占供试材料的2.94%;D18、D20、D21、D23、D25、D28等6份材料表现为中抗(MR),占供试材料的17.65%。剩余27份材料为高感(HS)或中感。综合对白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表现,半蔓生型豌豆抗白粉病资源 D23可作为地方优良品种直接加以利用,其余6份抗病材料则可作为抗病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经AFLP标记,确定了4个抗白粉病种质均为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并得到3个可能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和7个连锁不太紧密的标记,为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导入及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经AFLP标记,确定了4个抗白粉病种质均为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并得到3个可能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和7个连锁不太紧密的标记,为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