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食用菌》2015,(5)
食用菌的菌种不同于农作物的种子,尤其是食用菌栽培种的形成,易受到外境因素的影响。菌种生产类型混淆,导致栽培种生产管理缺失,致使菌种产业呈现萎缩状态。厘清自制与扩繁的区别,加强栽培种生产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打击菌种侵权行为;依靠科技进步、培育菌种产业,是实现我国食用菌菌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蔬菜》2006,(10):13-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方便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对其有详细的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直接对生产、经营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刊载如下: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3.
在平菇生产中,特别是缺乏食用菌生产经验的新手,常会碰到晚秋栽培难出菇、夏季来临不出菇现象.关于晚秋栽培管理笔者在1991年第3期《食用菌》上介绍过,本文就春季栽培过晚,且使用的是中低温型菌种,在夏季高温环境中无法出菇的菌袋越夏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彭士静 《现代园艺》2014,(11):50-48
<正>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产量三年翻两番。2013年全县新增食用菌3000万棒,总规模达到1.3亿棒。香菇是承德县食用菌生产主要菌种之一,为更好地指导菌农香菇生产,现将其春季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时间的选择适宜的栽培时期是保证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栽培时间过早,外界气温低,菌种不易萌发;过迟,不能完成转色越夏。一般以外界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3℃以上,有利于菌种萌发定植。在这个时期,空气干燥,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韩国食用菌产业的栽培历史、栽培现状,韩国食用菌分布、栽培和生产情况,进出口概况,菌种开发管理情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05,24(6):5-6,23
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但食用菌行业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菌种管理混乱、行业抗风险能力差、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菌种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种菇效益,影响食用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工作十分薄弱,基础研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菌种管理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仍然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是在建国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也刺激了食用菌人工栽培的迅速发展。与此相联系,培养优良菌种也成为生物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除了少数  相似文献   

9.
<正>3民国时期西方近代食用菌菌种知识在我国全面传播民国时期西方近代食用菌菌种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载体,主要分散在有关国人自编的食用菌栽培图书与撰写的论文中。其中菌种专论3篇,即《人工种菇之菌种问题》(1937)、《西洋菌种的培养法》(1937)、《蕈种之制造法》(1937),栽培论文约8篇,即《种蕈新法》(1916)、《蕈之栽培》(1922)、《中国食用蕈种类与西洋蕈培养法》(1927)、《洋蕈之栽培》(1931)、《食用菌之栽培法》(1932)、《洋菰实际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株)キノシクス是于1960年成立的日本食用菌菌种企业。虽说是从事食用菌的企业,但并不直接进行食用菌生产,而是开发栽培用菌种,进行菌种的生产和销售。菌种的种性保持技术得到全国好评,滑子蘑更是占据日本80%的市场份额。随着近年食用菌栽培规模的逐渐扩大,工厂化栽培倾向增强,企业也在追求更加稳定的出菇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细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配料、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培养检查、贮藏条件几个方面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陈述.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进行细化管理,实现其规范操作、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12.
液体菌种的应用对降低平菇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平菇液体菌种的特点、生产工艺、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国内外平菇液体菌种的生产与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3.
香菇出口生产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包括优化产地生态环境栽培原材料把关,精选优良菌种,菌袋生产规范化,出菇科学管理,控制农药使用,产品标准化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郑少玲 《食药用菌》2020,28(2):130-132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12 h菌丝萌发,24 h菌丝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提早10天左右,出菇整齐,品质优,产量高。重点介绍海鲜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培养关键技术,提出液体菌种质量检测方法,给出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生产种常见问题及生产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双孢蘑菇生产种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生产改进,规范操作措施,提高优质生产种成品率,为本地区逐年增加的双孢蘑菇栽培提供优质可靠的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菌种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首道工序,关系着这一产业的成败。液体菌种以其具有培养时间短、发菌快、菌龄整齐一致、接种方便等优点,并有利于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青睐,已成为食用菌制种产业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液体菌种制作工艺及关键技术,分析了制约我国液体制种发展因素,并对国内液体菌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市场体制是影响形成食用菌菌种保藏机构公正地位的主导力量,而依靠法治机制才是实现菌种保藏机构社会公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和产权保护应该置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研究和考虑,更需要相应法律规章的制衡,而不应过高地寄期望予保藏机构的授权地位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香菇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回顾香菇菌种选育的四个历史阶段,阐述了在原生质体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全面分析了国内外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现状,指出我国香菇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菌种退化、菌种混乱和菌种选育滞后,剖析了解决菌种问题的技术方法,提出了香菇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叉状炭角菌对鸡腿蘑侵染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叉状炭角菌在斜面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及鸡腿蘑在母种、原种阶段感染叉状炭角菌后形态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还对6个鸡腿蘑菌株进行了田间挖坑覆土和室内做箱覆土试验。结合生产实践推断,叉状炭角菌的侵染发生在覆土期,侵染源来自空气中的孢子,其萌发与鸡腿蘑菌圃的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未发酶料棉壳不经堆制发酵,接制蘑菇菌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培养基配方的改良和生产工艺的改革,简化蘑菇种的制作流程,提高蘑菇菌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