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水杨酸 (SA) 诱导三七的抗病效果,揭示SA诱导三七抗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外源添加不同浓度SA (0.1、0.5、1.0、2.0、4.0和6.0 mmol/L) 对三七植株进行诱导并人工接种圆斑病菌,测量不同处理的病斑直径,检测三七相关防御酶活性及抗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SA对三七叶片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萌发率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A诱导三七植株再接种三七圆斑病菌后,各处理的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 (P<0.05),且诱导效果最好的是1.0 mmol/L SA处理。用1.0 mmol/L SA处理三七后,三七叶片中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以及脯氨酸 (Pro) 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但丙二醛 (MDA) 含量降低,证明SA处理三七可诱导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SA处理三七植株3 d后,其叶片中PnPR10-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 (P<0.05)。结论外源施加SA可提升三七的防御酶活性和防御基因表达,提高三七抗病性,以1.0 mmol/L SA处理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各地烟草病害调查中发现二种新的细菌病害,经对其症状和病原细菌的系统鉴定,确定为烟草细菌性叶斑病和烟草细菌性黑茎病,其病原细菌分别为Xanthomonas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Dye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ue,这二种病害国内外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1985年6月在沈阳和抚顺两地的多处葡萄园里,发生葡萄幼穗穗轴变褐干枯现象。经初步调查,1985年该病发生较为普遍,病穗率一般在10%左右,在严重发病果园里的感病品种上,病穗率可达50%以上。罹病的幼穗穗轴变褐干枯,果粒萎缩脱落,估计发病严重的果园可减产20~30%,是威胁葡萄高产、稳产的一种新病害。经鉴定系由一种交键孢菌(Alternaria)侵染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描述了我国高粱生产区严重发生的4种土传、种传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分析了病害发生流行因素,并提出了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高粱生产中病害有效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黑龙江省高粱田几种潜在病害高粱紫斑病、高粱煤纹病、高粱紫轮病、高粱黑束病等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因素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种植户防治高粱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辣椒白粉病是由内丝白粉菌属(Leveiliola)的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据报道这个属的真菌,以地中海沿岸、亚州南部为中心寄生在很多植物上。日本在1966年斋藤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美国在1971年Blazquez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他们均认为这个病害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辣椒白粉病在我国分布在南方的台湾、广西、四川、云南、新疆、河北等省(区)。辽宁省乞今尚未见报道。1979年作者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公社沈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秦岭林区锐齿栎树上一种新的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钩针纤孔菌Inonotushamusetulus。根据采集的病原标本材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根据野外调查对此新病害的症状和危害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云南油杉的一种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温泉新发现的一种云南油杉枝锈病,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的新病害。从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特点、超微结构、核染色结果等方面与昆明被包锈所引起的云南油杉枝干锈病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1991年9月在长春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田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烟草病害——烟草茎点病。这种病害是烟草上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病害,也是国内新纪录真菌种。该病害在黄花烟(Nicotiana rustica L.)和红花烟(Nicotiana tabacum L.)上都可发生。但目前仅局部地方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10.
西瓜上的一种新病害──细菌性果斑病张祥林,莫桂花(乌鲁木齐动植物检疫局乌鲁木齐,830011)198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印第安纳州及特拉华州的西瓜田中发生一种毁灭性新病害——细菌性果斑病,该病使上述州当年的西瓜产量损失50%一90%.在随后的几年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几年来在浙江各主要麻区对红麻病害调查所发现的五种以前未报道过的病害,即茎枯病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et curt.)Wei、灰星病(又称茎腐病)Tubercularia abutilonis Katsura、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solani(Mart.)Appel et Wr.黑点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及印度炭疽病Colletotrichumindicum Dastur,虽然这些病原菌在其他作物上的发生我国已有所记述,但上述前四种红麻病害在国内尚为首次报道。 关于上述五种病害的发生概况、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及其主要性状等,本文均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在万县农校窖藏甘薯中,发现了一种尚未见报道的甘薯病害.笔者就其症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剂筛选进行了观察试验和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泸州市高粱种植基地首次发现、确认了高粱一种新侵染性病害顶腐病的发生,并对高粱顶腐病在泸州高粱种植基地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对山东鲁东南地区窖藏的甘薯种薯进行调查时发现,每个窖的甘薯发病率均在50%左右。其典型症状表现为甘薯表面有黑色凹陷的病斑,并随着窖藏时间的延长,其病斑面积不断扩大,严重时不能食用。对坏死的病斑组织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培养后,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接种试验,将病原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该文对其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发病情况等进行研究,确定为甘薯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16.
17.
高粱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各高粱产区均有该病发生,东北地区发病较重。在高粱种植的过程中要引起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矮缩病害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常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水稻矮缩病进行了初步诊断和鉴定,结果显示该病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所致.这是自1963年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省大面积发生危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
高粱新病害-靶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高粱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高粱靶斑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⑴引起靶斑病的病原菌为蜀黍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Shetwin)Shoem」;⑵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 ̄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 ̄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pH为3 ̄6;⑶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作为营养;以木糖、半乳糖、菊糖为佳,其次为蔗糖、麦芽糖等;利于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燕麦片和白高粱煎汁培养基;⑷田间土壤表面残落的和堆积在村屯附近的高粱秸垛表面的病残叶上的病菌,是翌年田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⑸所鉴定的620份高粱不同品种资源中,对靶斑病的感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6份为免疫和高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