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致病镰刀菌毒素滤液浸苗鉴定作物苗期抗病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6~1987年用病菌毒紊滤液浸苗法,测定西瓜、黄瓜等作物不同品种的苗期抗病性,用盆栽土壤接种作对照。两种试验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认为,利用病菌毒素滤液测定作物品种的苗期抗病性是可行的,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可应用于大量杂交后代的初筛工作。试验还看出农家品种一般较抗病。  相似文献   

2.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防治等提供可视化的检测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鸡冠花镰刀菌叶疫病菌专化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鉴定广州市鸡冠花叶疫病病原为砖红镰刀菌鸡冠花专化型(fusariumIateritiumNeesemendSnyd.&Hans.f.sp.celosiaeMatuoT.),此专化型为国内首次报道.该菌在20—35℃下可以侵入并引起发病;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为25—30℃.每年9—11月份,广州市各公园普遍发生,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尖孢镰刀菌冬瓜专化型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茄病镰刀菌毒素的研究Ⅰ.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从豌豆根腐病病株分离获得的茄病镰刀菌(Fu)D-016菌株接种在PSD培养液中,且25℃恒温箱内黑暗静止培养14天后,可获得具有毒性的培养滤液。培养滤液及提取的粗毒素经生物测定都具有植物毒性效应。粗毒素经分离纯化后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菌可产生茄病镰刀菌烯醇和T_2、二醋酸草镰刀菌烯醇、H-T_2等毒素。  相似文献   

6.
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危险的食品污染物,对人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关于镰刀茵毒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紧迫的课题之一.通过对受侵染的宿主细胞以及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研究表明,镰刀菌毒素可影响植物细胞膜透性并破坏其组织超微结构,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发生凋亡.笔者对镰刀茵产毒素的类型,镰刀茵毒素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毒害以及脱毒方法作一综述.并探讨了当前镰刀茵毒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从豌豆根腐病病株分离获得的茄病镰刀菌(Fu)D-016菌株接种在PSD培养液中,且25℃恒温箱内黑暗静止培养14天后,可获得具有毒性的培养滤液。培养滤液及提取的粗毒素经生物测定都具有植物毒性效应。粗毒素经分离纯化后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菌可产生茄病镰刀菌烯醇和T_2、二醋酸草镰刀菌烯醇、H-T_2等毒素。  相似文献   

8.
9.
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淀粉、氯化铵最适.分生孢子的产量及萌发率分别在2...  相似文献   

10.
甘蓝种传尖孢镰刀菌粗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甘蓝感病(北农早生)和抗病(珍奇)品种种传尖孢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测定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予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溃甘蓝幼苗根部能够引起幼苗枯萎;其粗毒素中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52和105/μg/mL,并且粗毒素对甘蓝的致害作用随着镰刀7菌酸含量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 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2.6~15.9之问,而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96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78.o~97.8之间.浸溃24 h时粗毒-t对感病品种的致萎作用强于抗病品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 的 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h后,抗病(珍奇)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6和4.2,而感病(北农早生)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5.2和15.9.  相似文献   

11.
禾谷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小麦胚根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2.
葡萄原生质体培养中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处于对数生长期、再生能力强的培养细胞有利于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和初期培养的适宜渗透浓度为0.5M;固体包埋法的效果明显优于液体培养,前者分裂率为后者的3.8倍,达13.8%;外源激素浓度以 B_5基本培养基添加 NAA 2.0mg/L,BA 2.0mg/L,原生质体分裂率最高;葡萄糖取代常规稳压剂甘露醇,效果显著,细胞分裂率是后者的2.6倍。  相似文献   

13.
经过甜椒、黄瓜二年无土栽培试验的结果,认为河沙:草碳:蛭石=30:2:1为最佳基质。锌肥中 ZnSO_4在 pH7.5时,形成沉淀,不能被作物吸收。络合态锌在 pH 6.8~7.6范围内有效性较高,易被作物吸收。试验结果表明,络合态锌对作物生长、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果实含锌量,都优于 ZnSO_4形态,所以络合态锌在北方无土栽培中是最好的锌肥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超级杂交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F1的花药为材料,探讨不同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及植物激素等因素对其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花培效果,培养基和基因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其中改良M8培养基表现出对不同基因型材料有较广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绿苗诱导作用。(2)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5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与1.5mg/L萘乙酸(NAA)配比的组合比添加2.0mg/L 2,4-D的组合绿苗分化率高1.17—2.80个百分点。(3)MS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mg/L 6-苄基氨基嘌呤(6-BA)配比的比添加2.0mg/L激动素(KT)配比的绿苗分化率高2.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芦笋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87~1990年对芦笋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S+NAA0.1mg/L+BA0.5~1.5mg/L为适宜芽尖成苗培养基;MS+NAA0.1mg/L+KT(或BA)1.0mg/L为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茎尖长度对生根也有一定影响。改良MS+IBA0.5mg/L或改良MS+IBA0.5mg/L+KT0.05~0.1mg/L,为适宜生根培养基。IBA的生根效果优于NAA。根质是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的首要因素。过渡培养可大大提高芦笋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移栽基质以土5份、蛭石3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改良的 Watanabe(1963b)培养基为基础,对稻白叶枯菌在平板培养条件下的营养需求进一步试验,提出了新的稻白叶枯菌培养基。其成分为蔗糖10g、谷氨酸钠5g、蛋氨酸0.1g、磷酸二氢钾1g、氯化铵1g、氯化镁1g、EDTA 螯合的亚铁离子1ppm、琼脂17g 及水1L,pH6.4~6.7。培养基中加入0.5%胰蛋白胨,可以大大促进此菌的生长,而对许多稻种杂菌(包括 Erwinia herbicola)的促进相对不大。再加入0.2%蛋白胨后与其他各类培养基比较,本研究提出的培养基具有回收率高、菌落出现早等优点,适于稻白叶枯菌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小麦幼穗的21个基因型、3个发育时期、6种培养基在幼穗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比较和筛选。建立了繁殖力和分化力均较强并保持长达9个月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影响刺五加茎尖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用组织培养方法繁一加苗木,以刺五加茎尖为试样,在春、夏、秋和冬季取材,以MS和Wn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素(NAA.IAA)和细胞分裂素(BA.GA、KT)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春季萌芽前取材最好;White培养基适合于刺五加茎尖的无性系快速繁殖,其适合的激素组成成为为BA0.5mg/L+NAA0.1mg/L;培养基附加葡萄糖比附加蔗糖生长快近20%;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相似文献   

20.
把保藏的11株苏芸金杆菌分成两个试验菌株组,采用分群混合双层分离到4株带噬菌体的菌株 B_1,B_2,B_4,B_5,并对其溶原性做了初步观察。经单菌落传代,加热处理芽孢以消除游离噬菌体,4个菌株皆继续释放噬菌体,且对本身释放的噬菌体具免疫性,由以上特点可以确定这4个带噬菌体菌株都是溶原性菌株。应用紫外线或丝裂霉素 C 对 B_4,B_5 进行产生噬菌体的诱导效应试验,B_5 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而 B_4 经诱导后噬菌体释放量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