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动态规划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桐粮间作的动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动态间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调节林粮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而最佳的动态间作模式还要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和木材收获的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桐粮间作生态模式的生态效应,本研究进行了桐粮间作与单作粮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桐粮间作区比单作粮区能充分利用光照、积温、水资源、土壤养分,且对空气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桐树‖小麦—大豆间作比小麦—大豆单作粮模式光能利用率提高0.49%;空气温度冬季提高0.2~1.6℃、夏季减低0.3~1.1℃;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7%,且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具有防风固沙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十几年来,对枣粮间作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枣粮间作,是生态农业立体种植的一种较好的模式。它是根据枣树与间作物不同生物学特性和植物间的共生原理,科学的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合理配置,组成先后交错、上下分层的复合型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肥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从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生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单穗生物量的主  相似文献   

5.
耕作方式的变革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以枣粮间作为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达到最佳生态经济效益,使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和效益提高50%-100%。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矮早各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增大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增大6.5%,小麦种子生物量平均增大3.5%.  相似文献   

7.
枣粮间作复合系统中农作物产量动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  相似文献   

8.
<正> 枣粮间作是平原农区一种典型的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群落,也是平原绿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枣树与农作物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以及时序上的合理搭配,使土地、太阳能、气象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得以充分合理  相似文献   

9.
骆启权 《农技服务》2014,(3):185-186
<正>一、桐粮间作生态经济价值1、实行桐粮间作,互相有利,协调生长泡桐为间作带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农作物起到防风沙侵蚀的作用,调节田间温度、湿度,提高其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作物的年年增产。农作物的年年耕种,为泡桐松土透气,提供养分、水分,促进泡桐的生长发育,实现林茂粮丰。2、泡桐有生长快、木质细、不变形等特点泡桐树干主要加工成板材、拼板、装饰材料、民族乐器、家具等桐木制品;泡桐树枝、树根主要加工成电工材料,锯末、刨  相似文献   

10.
11.
农桐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1.泡桐载植过密,遮荫较重;2.频繁调整土地使用权,导致农民刨树;3.农林栽培群落的类型和树种单一,树木遗传基因型不断窄化;4.泡桐病虫害发生普遍,危害日趋加重;5.农桐栽培群落的结构未优化;6.桐木销路不畅。对策是:1.加强宣传教育,正确认识农桐间作;2.优化农桐栽培群落的结构,合理密植;3.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稳定土地使用权;4.合理选择树种,适时采伐;5.因地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研究了构成小麦产量因子与小麦产量的关联度,提出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此法完全适用于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泰安市粮食生产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泰安市的粮食生产系统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今后粮食生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干湿粮混合实验台上进行混合粮降水幅度△M与原粮水分M,热介质温度T及干湿粮混合比n的关系研究。以玉米小麦为例,分析各参数对△M及温风去水和冷风去水两工艺对△M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灰潮土几种旱作物锰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江汉平原灰潮土进行小麦、油菜、蚕豆和棉花锰肥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这4种作物施用锰肥增产效果显。(2)不同用量的硫酸锰作基肥施在小麦、油菜和蚕豆上,其肥料效应函数相似,不同的是蚕豆需要的锰肥用量略高。(3)用0和%的硫酸锰溶液浸种或移栽时浸根加生殖生长增产效果好。(4)用硫酸锰拌种,对棉花的增产经作基肥的好,两差异极显;对小麦和蚕豆的暗效果略优于作基肥的增产效果;对油菜则相反,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综合米质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评判多指标稻米品质的综合模型,据此可对任一品种多指标米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即对任一品种可用一个指数来衡量米质的综合表现,本文将其称为“综合米质指数”。本试验选用25个有代表性的籼稻品种测定了10个米质性状,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综合米质指数、产量及早晚季米质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作物新害虫耕葵粉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葵粉蚧(TrionymusagrestisWang)仅为害禾本科植物。在山东泰安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寄主地下根茎、秸杆及根部周围上中越冬。生活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禾本科作物之间和杂草上转移寄主生活,另一种是终年生活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代主要为害小麦。一代主要为害夏玉米,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一年中有两次转移寄主高峰,分别在4月下旬和6月中旬。若虫共3龄,单雌产卵量430~610粒。农业防治方法是控制该虫为害的有效途径。用5种化学药剂田间地下灌根试验,结果表明:久效磷对成虫、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甲基1605和辛硫磷对1、2龄若虫防效良好。此外,文中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18.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和粒重 2个方面研究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两优培九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 :1开花日序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饱满粒的充实度、单粒平均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2两优培九的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和粒重增加速率均比汕优 63慢 ,单粒平均粒重和充实度也比汕优 63低。 3施用粒肥、剪叶或疏花主要通过改变弱势粒的子房膨大速度来影响粒重的增加速率、粒重和充实度 ,施用粒肥和疏花后两优培九的单粒平均粒重和充实度明显提高 ,而剪叶处理后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需要有1个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管理系统为其服务。为保障整个城市交通的秩序、安全与管理,本系统提供了1个可供模拟操作的网络平台。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阐述了最短路径算法在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