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畅 《古今农业》2013,(3):81-89
长期以来,学界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民国时期的农业税率极高,农民负担极重,但同时也存在与之相反的看法。各地赋税占土地收益和农户支出比例,有高有低,据之难以判断农业税率之轻重。在考察民国时期农业税率时,应注意名义赋税与实际赋税、不同阶层农民的不同赋税、不同地区的不同赋税、不同时段的不同赋税、不同考察者眼中的不同赋税等问题。总体看来,农业税率占土地收益比例因时段、地域、农户阶层不同而存在差异,它既不是低税率,也不是奇高无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赋税的确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一个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2.
农业税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并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我国,征收农业税由来已久,俗称“皇粮国税”。随着当今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这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标志性的转折,是走出“黄宗羲定律”的第一步。从徐州市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免征农业税的必要性和改善城乡关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予、少取、放活”,这是目前国家三农政策的总体原则.今年中央下了发“一号文件”,要求分期减免农业税收,并在5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这些都体现了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减免赋税固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但笔者认为.依靠自身的环境资源.挖掘潜力,增加收入,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久的、有效的手段。结合国家有关造纸工业的政策.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营植经济价值高的造纸原料林.是我省广大农民较为适宜的增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有望提前2年,用3年的时间全部取消农业税。一号文件新亮点:“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自主决定进行农业税免征试点。”  相似文献   

5.
张惟璐 《甘肃农业》2005,(11):17-17
农民负担问题在我国似乎成为一个顽疾,很多人对此深表担忧。回顾历史,“黄宗羲定律”本身即是一个揭示赋税负担恶性循环的定律。本文从农民负担的角度入手,由“黄宗羲定律”分析得出“农村经济恶性循环理论”即“农业陷阱”,并指出跳出“陷阱”有六大障碍:农业税制的落后性、县乡机构和人员膨胀、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缺失、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以及城市化滞后。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对农民和农村经济“多予、少取、放活”。在近年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又将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求在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1关于农业税的发展历史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成为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在中国已经存续了2600年之久,期间经历了数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总的看来,历史上我国农业税制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但无论农业税的形式如何变化、名称如何改变,却始终未能改变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和国库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证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农业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政府就依照有关规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始征收农业税,以后又在1958年颁布了农业税条例。从1983年开始,除征收农业税以外,国务院还根据农业税条例的规定,决定开征农林特产农...  相似文献   

7.
取消农业税,是我国农村税收制度改革的一大飞跃,它标志着我国终结了2600年来按田亩、产量、人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历史,消除了在现代社会中不应由农民承担的不合理赋税的制度性缺陷。使得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仍然是在城乡二元税制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特别是农民作为纳税人并未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享受平等纳税义务的权利,导致了城乡居民税负不公。当前.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在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和变革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并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按照税法规定从农业方面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习惯上又称“公粮”。其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这个《条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这意味着农民祖祖辈辈上缴的“皇粮”取消了。这是继国家实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支农政策后的又一重要惠农政策,将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取消农业税必将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若要对秦汉的赋税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杂税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对秦汉时期的杂税进行了大致的分析之后,由杂税体现国家的抑商政策、杂税的征收与吏治腐败的关系、“亩敛税钱”体现了我国古代赋税体系的演进方向、从“私奉养”到国家经费等四个方面,尝试着通过杂税透视秦汉历史,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税收形式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税支撑了国家的运转、科学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税作为我国的主要税收来源。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免征农业税之后如何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今年开始全国免征农业税,从而结束了2600年“种田完粮”的历史。农民种田不仅不交农业税,而且还能获得国家的良种、农机具等补贴,这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大实惠,深受农民欢迎。然而,免除农业税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农民的议论和乡村干部的抱怨:“过去是‘交完粮,农民就足自在王’,现在农业税不收了,农民更自由了,与村委会和村干部没关系。”“不再收税费,村委会没有什么事,也没有什么钱。至于村民自治和民主理财,现在是无财可理、无钱理事,也无事可做!”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免税之后村级组织、财务和工作方面面临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减免农业税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减免农业税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契机。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4.
“税”和“费”主要区别有四点: 1.征收的单位不同“税”是由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或海关按照国家规定的各自分管的税收范围,依照税法的规定征收的。农民种田要按规定向国家上缴一定数量的农业税,发展林果、蔬菜等要交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科技》2006,(2):37-37
2005年12月29日下午3点,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废止已实行48年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生效。由此,当新一年到来后,中国将进入无农业税时代。这使中国农民延续了2600年的向国家交纳“公粮”的做法成为了历史,这是中国政府在连续多年减免农业税后,国家从法律层面带给农民的最实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日前,江苏省财政厅出台了《江苏省农业税社会减免先减后征暂行办法》,规定从2002年起,农业税社会减免落实办法 由“先征后减”改变为“先减后征”。农业税社会减免先减后征,是指对政策规定农业税社会减免对象在税款征收前,按照确定的额度实施税收减免。农业税社会减免资金为农业税计征税额的7%。农业税社会减免先减后征的对象主要是群众公认当年纳税确有困难和需要给予社会减免照顾的农村烈军属、革命残疾军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历代的赋税思想大都倾向轻徭薄赋,但在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却经常是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屡改屡败,屡败屡改,最终也没多大成果。税收是国家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税收或称赋税制度的国家之一。赋税在我国古代往往就是政治的组成部分,许多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赋税改革。而且赋税改革也往往和政治改革一样昙  相似文献   

18.
免征农业税是惠及9亿农民的大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业税的取消符合了我国历史发展潮流,但同时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取消,给农村、农民和农业带来的影响却是一把“双刃剑”。后农业税时代蕴涵着极其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税的改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税是指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征收农业税是国家参与农业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农业税法是指调整国家与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因农业税的征收和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上海在全国首先宣布免征农业税,揭开了取消农业税的序幕。去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提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之后,免征农业税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特别是黑龙江、吉林、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加入免征行列,大大加快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让亿万农民在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