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哈尔滨地区,观察了大豆的三个不同品种。七月上旬,上午6时至7时,田间温度为18.0~20.5℃,相对温度78%左右,大豆花蕾的花冠长度与最高花萼的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时,花蕾开始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春油菜的胚长、子叶长宽、胚轴长宽的变化基本同步,都呈现S形曲线,增长峰值出现在花后第14—15天,接近最大值的时间在花后第22—25天。胚干重在花后第28天增加最快,日增量达0.24mg.胚细胞数在花后第22天不再增加,此时胚干重仅为其最终胚重的1/5左右,而胚长已接近最大值,施用氮肥能使胚早期发育延缓,同时能防止胚珠退化,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3.
试验密度为每亩1万、2万、3万、4万,品种为矮脚早,将产量作方差分析,5%L、S、D=37.81,1%L、S、D=55.09,以每亩3万株产量最高。产量与密度之间呈单峰曲线,各处理间都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密度与单株荚数呈负相关,r=-0.9980,回归方程y=52.99-10.43x。密度与单株总粒数呈负相关,r=-0.9817,回归方程y=77.50-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花蕾大小与花粉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俊 《马铃薯杂志》1993,7(4):202-205
试验采用3个马铃薯栽培品种为材料,取2-12mm的花蕾,用醋酸-洋红压片法制片,在普通研究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发育状况。试验结果表明,3mm以下的花蕾,花粉发育基本处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时期,花蕾4-5mm大小时为花粉发育的单核高峰期,开花授粉前,大部分花粉为双核花粉,三核花粉的比例很小。处在发育早期的花粉均属正常,随着花粉发育进入到二核期以后,花粉畸形比例显著增加,品种间畸形花粉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花蕾大小与花粉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个马铃薯栽培品种为材料,取2~12mm的花蕾,用醋酸—洋红压片法制片,在普通研究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发育状况。试验结果表明,3mm以下的花蕾,花粉发育基本处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时期,花蕾4~5mm大小时为花粉发育的单核高峰期,开花授粉前,大部分花粉为双核花粉,三核花粉的比例很小。处在发育早期的花粉均属正常,随着花粉发育进入到二核期以后,花粉畸形比例显著增加。品种间畸形花粉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大豆单产较低的问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2005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在五年的试验中,除2003年因气候原因没有达到300kg/667m^2外,其余4年均达300kg/667m^2以上,其中2001年309.7kg/667m^2;2002年324.7kg/667m^2;2004年313.2kg/667m^2:2005年398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300kg/667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1984年8月22日—7月4日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同组织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高等院校、种子公司、部分地区农科所、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28个单位,34名同志进行一次南方春大豆的生产与科学研究及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生产情况的考察。 这次考察的地点包括鄂、湘、赣、浙、苏五省十个大豆生产示范和试验点,采取的方式是现场考察与报告座谈相结合,最后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腐病发育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不同农作物专业化和集中化种植 ,全面要求科学依据的轮作结构和大豆轮作饱和度 ,推广到生产上可获得稳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并达到植物卫生部门的认可。1981- 1984年在全俄大豆所耕作研究室的轮作试验中 ,研究了大豆根腐病的发育动态、连作和不同大豆轮作饱和度及前作的影响。研究了大豆饱和度为 33 3%、4 0 %、5 0 %、6 6 6 %的五个轮作试验 ,根据大豆生育期研究根腐病的分布和发育 :叶原基出现(0 ) ,第一片三出叶发育 (1) ,第四片三出叶发育 (2 ) ,开始开花 (3) ,大量开花 (4) ,籽粒开始形成 (5、6 ) ,籽粒形成和成熟 (7~ 10 )。…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以雄性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亚麻为材料,利用T7和SP6引物对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S2-F基因特异cRNA探针,并与亚麻花蕾切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MS2-F mRNA在亚麻花蕾内的时空表达信号。结果发现:亚麻MS2-F在四分体时期和小孢子发育早期的花蕾绒毡层中有杂交信号,而在四分体时期之前的绒毡层细胞中,没有MS2-F杂交信号;该基因从四分体时期开始到形成小孢子早期的绒毡层细胞中表达,进一步证明了该基因在亚麻花蕾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麦套春棉人工摘除无效花蕾能增产张乃安河南通许县棉办452270无效花蕾,是指棉株花蕾结的铃到霜期不能正常吐絮,称无效花蕾。麦套春棉,因多种原因导致晚发,后期无效花蕾多,既浪费了土壤养分,又影响产量减少收入。通过多年的调查和试验,摘除无效花蕾,不仅增产...  相似文献   

11.
我所从1982年起连续几年推广了棉田套种春大豆的经验,既不影响棉花单产,每亩还可增收大豆25~60公斤。江西省棉花的适宜播种期一般是清明至谷雨,在此以前有足够的劳力为棉豆套种做好准备工作。春大豆生育期只3个月左右,在6月下旬即可成熟收割,此时又正值棉花  相似文献   

12.
总结春大豆栽培技术,主要有选用良种、合适播期、合理的播种方式、科学的施肥中耕除草、排水以及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3.
春大豆秋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豆秋繁栽培技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32100马赵江陈长生春大豆由于成熟期前后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加上其需经历一个高温的夏季贮藏,故种子劣变严重。特别对于大粒种子,种子活力下降极其明显,严重时甚至影响大豆生产。在生产中,常将春大豆秋季繁种,即把春种...  相似文献   

14.
春大豆种子劣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善德  黄敏珍 《大豆科学》1994,13(3):230-236
用不同地理来源的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了两年春,秋两季播种,及播期与收获时期试验,研究种子劣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春大豆种子的劣变,收获前劣变起主导作用,高温高湿气候影响种子发育则为主要原因。收获前种子劣变并非真菌感染所致。播季间,播期间及收获时间不同,种子劣变差异显著,春播提早播种及秋播是获得高活力种子的途径。收获后种子劣变与贮藏条件有关,高温高湿加速劣变。干燥,密闭贮藏能减轻种子劣变速度,短期贮藏(9个月以内)减轻效果不显著,随贮藏时间延长(12个月以上)则干燥贮藏显著减缓种子劣变。本文同时对种子劣变过程与生产高质量种子以及抗性遗传育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春大豆保种的方法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陈新顾和平朱成松春大豆在我省太湖地区麦豆稻轮作中和南方春大豆区,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怎样改善春大豆保种困难,提高其发芽率,确保全苗,增加大豆产量,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措施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春大豆的滴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滴灌技术种植大豆的综合技术措施,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茶树花蕾发育基因差异表达片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18.
2018年福建省清流县农业农村局承担了福建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综合生育期、产量、株高、抗倒伏性、落叶性等特征考察,福豆12号、苏豆29、华春11适宜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泉豆17综合性状较好适宜进入生产试验。总结了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经济及生物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豆苗期第1~4片复叶展开期间相关性状的调查,分析各复叶的叶片生长状况与大豆子叶、真叶脱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苗期第2片三出复叶展开的时间最长,之后有逐渐缩短的趋势,大豆苗期第1~4片复叶展开的时间大约为17~18d。子叶脱落期处于第5片复叶展开期间,而真叶脱落期大约处于第11~12片复叶展开期间。  相似文献   

20.
大豆发育分期标准的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发育分期标准的补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韩天富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210095盖钧镒准确描述大豆植株的发育进程,对于试验结果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是十分重要的。Fehr等(1971)首先提出、后经Fehr和Cav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