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又到了一个月的收费高峰期,江西省龙南县供电公司城郊供电所营业厅里人头攒动,每个营业窗口都挤满了前来交电费的人,一幕幕的小插曲也不断在营业厅上映……插曲一:查姓名惹出来的风波营业员小卢正有条不紊地逐个收取电费。轮到一位老大爷前来交费时,出现了这么一幕。这位老大爷看上去有八十多岁了,拿着钱的手在颤抖。小卢看到老大爷不舒服,赶紧站起来询问:"大爷,请问您交电费的户号是多少呀?"老大爷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把提高农机组织化水平,推进农机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到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7个.农机服务收入已成为该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陆斌 《农电管理》2010,(1):13-13
<正>2009年11月13日以来,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桐梓山、白马山等周边乡镇遭受持续降温、冻雨及暴雪天气,地面积雪达20厘米,气温突降到零下6摄氏度,重庆市市民集中取暖造成用电量迅速攀升。武隆市全网最高用电负荷达5.2万千瓦,同比增加了1.7万千瓦。重庆市武隆县供电公司紧急发布电网黄色  相似文献   

4.
陆兵 《农村电工》2012,(7):11-11
仙女山,地处重庆市武隆县,素有“南国第一牧场”的美誉,其南麓的天生三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对仙女山镇居民来说,穿梭在青山绿水和林间沟壑的供电人,才是他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线.“你用电、我用心”,“最美”的服务推动着“最美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辉 《农电管理》2014,(2):22-24
<正>商丘供电公司立足实际,针对农电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薄弱环节,以有效破解商丘农电安全生产难题为主线,开创性地提出了"三合一"工作法,"三化"管理和"五项分离"管理模式,有效地堵塞了管理漏洞。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作为重灾区的汉旺镇,这个拥有7万多人的德阳重镇,人员死伤惨重,电网全部瘫痪.也正是从这时起,坚守在一线的汉旺供电所30名供电职工,在救灾现场奋战,不眠不休,协助救援队救起100多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生命的营救、为灾后的重建搭起了一条坚强的电网屏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7.
"'保民箱','公平箱',农民的利益心里装.这是山门镇农民对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四平城效公公司山门供电所自制客户临时用电"活动计量箱"的赞美之词.  相似文献   

8.
宜阳县寻村镇黄窑村是河南省洛阳市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村,也是该县2007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村.阳春三月,走进黄窑,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不仅景色美、气象新,而且变化大、故事多.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劳模申纪兰给申廷芳亲自授旗了!"2013年6月21日,参加完成山西省长治供电公司"变作风走基层寻访身边感动传递最美力量"启动仪式后,黎城供电公司参会人员将这一爆炸性新闻传回单位。申廷芳,今年39岁,黎城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农电工。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宣传农电一线员工的先进事迹,在多家省级以  相似文献   

10.
穆薇 《农村电工》2012,20(3):17
庞立伦,2000年5月被陕西省汉中供电局市区电力局聘为农电工.这位"80后"的农村青年,经过10余年的刻苦磨炼,如今已成长为汉中市区电力局望江供电所所长.2004年在汉中供电局配网技能竞赛中获第一名;2007年9月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所人员调考,获得所长调考个人第二名;2007年10月参加陕西省电力公司"三新电力杯"首届农电工技能竞赛,获个人计算机操作第三名,个人理论笔试第四名;2009年被陕西省电力公司评定为"A级技术能手".正是这位年轻人,在平凡的岗位演绎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初见尹文杰,给人的印象是聪明干练。近一米八的个头,瘦削的身材,鼻梁上的眼镜挡不住睿智的目光。用周围同事的话说:"别看文杰文文静静,身上透溢着儒雅书生气,可干起事来总有股不拿第一不歇气的拼劲!"事实正是这样。尹文杰连续三年被评为淄博供电公司"供电所专业岗位技术能手",2011年度成为淄博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班组的营业所长,一个地地道道生长在大海边的农电工。我始终坚信供电行业小小的创新,就是大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享有"世外桃源"美誉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令人神往。常德市圆梦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万胜,就把自己的粮食产业扎根在了"桃花源"之中,多年来先后创立了大米加工厂、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如今他在当地粮食生产行业小有名气,农业合作社的承包田也达到了一万多亩。而现在,老袁又和"谷王"结下了不解之缘。之所以把合作社取名为"圆梦",在粮食行业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袁万胜告诉记者,从事粮食生产事业是"中国梦"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