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入,林下经济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正成为深化林改的"有机凝聚"。林下经济属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促进生态和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真正的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  相似文献   

2.
浅谈湖南林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3.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各地林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林地资源。为了让广阔的林地产生经济效益,弥补林地前期见效慢、效益低的问题,应该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本文主要介绍林下种养的几种经济模式,以供参考。1.林-粮(油)模式。  相似文献   

5.
由于林业资源可利用周期长,可利用资源面临枯竭等因素导致林业整体经济快速下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改善林业经济局面势在必行。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注重林下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振兴国有林业经济、加快林业职工致富的好途径。一、林下经济及其意义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6.
为滦平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总结滦平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滦平县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缺乏健全行业标准与市场监管机制、农业龙头企业营销体制不完善、前期发展投入大,后续发展乏力、森林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规范市场秩序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引进人才和加大科技投入、完善金融扶持体系建设和做好风险防范,以及利用生态、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打造"森林旅游+"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有关专家介绍,林下种养就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种类和食用菌、药材等进行合理种养的经济模式。林下种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农林牧渔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因具诸多优势,林下经济逐渐受到各方关注。林下栽培栗蘑,  相似文献   

9.
<正>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1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管理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在经营过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建平县是一个林业开发大县,多年来,建平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上,特别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由原本单一的林业生产转型为综合开发,以林为主,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林业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林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林下经济产业中,立足本县实际,林粮、林草、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下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建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措施1.1开展全面调研,摸清林下经济可  相似文献   

11.
<正>林下经济产业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主要通过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选择适合林下种植以及养殖种类进行合理搭配。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林、农、牧等产业链条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复合高效的独特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当前黄山市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通过合理采伐、林下资源合理利用、与旅游相结合、与农业生产协作以及发展园林盆景产业等措施,以为更加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利用为主要形式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按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的要求,加快构建林业复合型产业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林地区,林区多在山区,如果基于经济的诱惑,无视生态效益,继续以前的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最终无疑将葬送林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对策,本文结合林场的实际对如何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一、林下经济的定义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  相似文献   

15.
胡奔 《农家致富》2014,(4):10-10
林下养鸡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产业,主要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与饲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实现了经济、礼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王宇 《新农业》2012,(15):42-43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林下土鸡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产业,主要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与饲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树林为土鸡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反过来鸡能啄食林地害虫,鸡粪又能为树木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林下土鸡养殖不仅解决了农村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禽种业》2009,(1):120-120
河北馆陶县是蛋鸡养殖大县,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综合效益,达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该县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农林牧各业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林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二十一世纪的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正>彰武县现有林地面积13.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0.9万公顷。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不断增大,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充分利用郁闭林地,拉长林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形成近期得利、远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格局,彰武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将林下资源开发作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林地资源效益,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