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顺强  朱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34-8335,8354
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构建考虑粮食直接补贴影响因素的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函数经验模型,并利用2004~2007年29省的相关面板数据估计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弹性系数,对比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因素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粮食直补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02 3,在现有补贴制度和水平下,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但作用有限;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弹性系数远大于粮食直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弹性系数,因此,政府在加强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利用市场机制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对促进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伟奇 《现代农业》2009,(12):72-72
影响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个方面。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不在于价格因素,而主要是受制于非价格因素,为此,针对非价格因素,研究和探讨提高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粮食目标价格测算方法,本文拟对不同区域粮食成本价格、生产价格测算为基础,引入同区域城镇就业人员收入和种粮农民法定休息日应该享有的收入权益等因素,综合计算出该区域粮食产品应达到的目标价格水平,建立起粮食成本价格、生产价格和目标价格3套测算公式和成本指数、价格指数计算方法,以期为核定不同区域粮食目标价格或设定相应的补贴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CD生产函数和CES(固定替代弹性系数)生产函数进行建模分析及比较验证,从粮食生产模型拟合和分析中得出影响中国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及其弹性系数,并提出提高中国粮食产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西方经济学的蛛网模型理论,结合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蔬菜生产特点,对河北省蔬菜生产与价格变动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蔬菜生产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低,蔬菜产业的商品化程度较高;河北省蔬菜生产对价格的反应存在滞后性,从而给蔬菜市场供求平衡带来影响.因此,要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对价格变化做出即时反应的能力,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河北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抽样调查的1995-2013年我国香蕉的产量、收获面积、物质投入、人工投入等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1995-2013年我国香蕉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3.5%(索洛余值法),其中收获面积的弹性系数为1.023、物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582、人工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517.这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2%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香蕉科技投入的有效不足和技术扩散的实际成效有限.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科技对香蕉生产的支撑作用,推动香蕉科研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加速香蕉生产技术的有效供给和有效扩散,加快香蕉产业的组织化发展进程,建立准公共类生产技术的供给机制,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提升我国香蕉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罗万纯 《百姓》2008,(5):18-19
大米是主要粮食品种,世界各国对大米价格的波动都非常敏感。此次世界"粮食危机"是由粮食价格特别是大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发的。理性应对此次大米价格暴涨,需要对大米价格的变动情况和影响因素有很好的把握。在此次关于"粮食危机"的讨论中,美国由于近几年大幅度发展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粮农对价格信号的种植行为响应,对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粮农对市场价格的种植决策响应机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和2002年至2015年全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数据资料,检验了粮食价格的心理参照点效应对粮农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粮农种植行为具有参照点依赖的特征,即粮农对亏损和盈利的判断是相对于价格参照点而言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盈利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不足,且是风险厌恶的;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亏损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过度,对风险和成本的反应不足。相较于市场的盈利前景,粮农对市场亏损前景下的谷物和油料价格更敏感。研究启示在于,政策制定者应重视粮农市场预期及其种植行为的心理决策机制,结合粮农的价格参照点设计更灵活的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9.
利用GM(1,1)模型对2009—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拟合消除其波动性,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对粮食主产区13个省的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黑吉辽三省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单产;黄淮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单产和农业农村劳动力;四川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粮食作物单产、农业农村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农业生产总值。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地区的差异性带来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和相近地理区域的相似性,可为各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南大蒜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大蒜出口的基本现状出发,对影响大蒜出口的价格与非价格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大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提高大蒜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大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河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基于1978-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该期间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前三位驱动力分别为经济发展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与土地投入、成本-收益。具体来看,河南省粮食产量与社会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弹性系数高达0.045;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对粮食产量增长为正影响,其弹性系数为0.028;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呈负影响,弹性系数为-0.022;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不显著,弹性系数分别为0.021、0.020;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对粮食产量影响极小,弹性系数仅为0.006与0.003。  相似文献   

12.
Hog Production in China: Technological Bias and Factor Dem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factor biases are estimated by employing a translog cost function based on a new adjusted dataset for China's hog production sector.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found not to have been neutral and the factor bias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owards feed grain-saving technolog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demand for feed grain is elastic with respect to its own price and that strong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s exist with respect to some other inputs. Thus, along with technological biases, the changes in input price could affect hog farmer input behaviors and therefore change factor shares of hog production cost in China. In other words, demand for feed grain is very elastic, which results in feed grain-saving technological bias. Two major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drawn that rising feed grain price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eed grain input on hog farms and developing specialized hog farms could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labor in China because feed grain and labor are complementary.  相似文献   

13.
目标价格政策下新疆棉花供给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利用新疆棉区20个棉花主产县近10年棉花面板数据构建Nerlove扩展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背景下的新疆棉花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价格补贴对棉花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0.068;上一期棉花销售价格对于本期棉花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短期价格弹性为0.627,长期价格弹性为4.834;上一期棉花播种面积对于本期棉花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0.870;上一期棉花种植成本、棉花替代作物价格对棉花播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但结果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农业用水量对棉花播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结果同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时间趋势变量对于棉花播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可能是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林果的农业产业政策对棉花播种面积产生的负向作用。研究表明:植棉预期收益是影响棉农种植决策的首要因素,棉农基于往期棉花销售价格及目标价格补贴确定本期植棉预期收益,决定本期棉花播种面积;新疆棉农的种植决策对于供给反应的调整比较缓慢,种植决策受前期的影响较大,不能根据市场及时调整生产播种情况;长远看,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发展受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林果发展双重约束有继续下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国玉米和圆白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的需求价格弹性,化肥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以及化肥和机械的替代弹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构造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影子替代弹性,利用2004—2016年中国主要玉米和圆白菜产区的化肥及其他要素投入与价格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化肥价格、劳动价格和机械价格等各类价格变量对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具有显著影响,化肥价格变量对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影响显著。玉米和圆白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的需求价格弹性均较低且将长期处于低弹性区间,圆白菜的化肥需求价格弹性整体高于玉米。玉米生产中的化肥与劳动投入存在互补关系,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与劳动投入存在替代关系。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和机械投入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而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和机械投入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5.
To make grain price stable is an important goal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paper compared the grain supply elasticity and demand elasticity to determine the grain price stability in China; used "k...  相似文献   

16.
基于Panel Nerlove模型的我国牛肉供给反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牛肉供给的角度出发,依据2000-2012年全国29个地区的数据,采用Panel Nerlove经典模型及扩展模型,对我国牛肉市场的供给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肉的短期供给弹性为0.171,长期供给弹性为0.615,小于1,是缺乏弹性的畜产品;滞后一期牛肉产量、滞后二期牛肉产量、滞后一期牛肉价格、羊肉价格对牛肉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剖析了我国牛肉价格缺乏弹性的原因,并且基于此结论,提出一些发展我国肉牛产业的建议:国家应该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国内肉牛产业,重点要扶持能繁母牛的养殖,重视国内饲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张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70-10673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国棉花大回升之势及当前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国际棉价已经探底,随后随步回 。200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与内销增长,石油涨价;国内棉花供求出现缺口,棉粮实际比价骤升,棉价国内高于国外,预防2001年全国棉花大回升,总产上升30%左右,新疆棉花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建议,不失时机,将产量一举攀上升175万t同时努力提高棉花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肉鸡生产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茵 《农业展望》2013,(10):68-74
分析了中国肉鸡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生产方面,中国鸡肉产量增长较快,在肉类中比重增加;肉鸡养殖的地理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方面,中国鸡肉消费总量和在肉类中比重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肉鸡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定量计算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鸡肉需求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鸡肉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乡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城镇。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鸡肉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肉鸡消费的价格弹性变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中国肉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