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无公害猪肉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安全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一些不法的饲料企业或养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肆意向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各种违禁药物,致使这些药物在猪肉中超标残留,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致死、致残、致敏、致癌等严重事件时有报道,使有些人到市场买猪肉提心吊胆。有资料显示,我国猪肉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我国养猪业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然而,因我国猪肉卫生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实现养猪安全生产,创立名牌畜产品,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猪肉安全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资料显示,我国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均比国际市场价格高,而猪肉的价格却比国际市场价格低。然而,我国猪肉卫生指标因达不到国际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环境污染、饲料安全性差及药物残留超标等。因此,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实现养猪安全生产、创立名牌产品、提高我国猪肉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发展安全、高效、优质的绿色养猪业,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健  邓红 《中国动物保健》2007,(11):106-108
导读: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合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使用,从而造成猪肉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专家指出,尽管猪肉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较多,但通过饲料污染而导致猪肉不安全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把好饲料关,是直接关系到猪肉是否被污染的关键。个别人甚至还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安眠酮等)及肾上腺素、呋喃类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曹国文等,2005),严重影响和威胁安全猪肉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据调查,目前高铜添加剂、铬制剂和砷制剂等在饲料中的使用仍很普遍,造成肉品和环境中铜、铬、砷等大量蓄积,不仅影响肉质,还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养猪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国家还没有明令禁止。安全猪肉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威胁到猪肉的安全卫生。况且,源头管理是控制猪肉食品安全的最关键措施。 本文分析了当前猪肉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安全猪肉生产综合调控措施,为安全猪肉生产和国家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绿色生态猪饲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某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单位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肆意向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各种违禁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类固醇激素(乙烯雌酚)、镇静剂(氯丙嗪、利血平)、高铜、高铁、高锌、高钻、有机砷、喹乙醇等有害物质,在猪肉中超标残留,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致死、致残、致敏、致畸、致癌等严重恶果时有报道,加之西方国家的二英、疯牛病、口蹄疫等的危害,致使有些人谈肉变色,到市场买点猪肉提心吊胆。随之一种无残留、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猪肉已成为当今新的消费时尚。…  相似文献   

5.
药物残留是育肥猪生产中一项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育肥猪出口受阻,其根本原因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造成一部分养猪场、养猪户上市肉受阻,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这里的“药物残留”泛指兽药(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喹乙醇、驱虫药、饲料添加剂等)、农药(杀虫剂、灭鼠剂等)以及其他的化学物质,随着饲料、饮水进入猪体,或从空气中被猪吸入,造成猪肉里的残留。必须采用良好的饲养管理规范,从生产中的各个方面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安全养猪的营养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桂莲 《饲料工业》2001,22(11):29-31
近50年来,在我国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养猪等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努力下,从育种、营养、饲养管理各方面对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猪肉产量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却淡化了养猪业(尤其集约化饲养)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猪肉的卫生、安全、品质等问题的研究。近几年,随着盐酸克伦特罗残留超标、商品肉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受阻等系列事件的频频发生,我国政府和相关科研机构对养猪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安全性逐渐重视起来。1通过日粮调控,降低猪场营养物质的排放饲料中营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猪业与饲料工业的发展道路问题张心如,杜干英(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猪肉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78%,是全国人民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我国养猪生产极不稳定,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原因还是饲料问题,随饲料价格起落而波动。饲料又受控于粮食...  相似文献   

8.
饲料营养与猪肉品质(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营养与猪肉品质(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汪尧春2、铜和生物素养猪生产中采用高含量的铜,来促进猪的生长性能,可使日益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5%-15%。然而,生长猪日粮添加高剂量铜(125-200ppm)极大增加了背膘软度。这和Ho等(1976)...  相似文献   

9.
猪场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受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因素(如猪上市价格,饲料原材料的价格等)并非人为能控制,所以养猪经营者更注重追求养猪生产的高产出,比如提高每年每头母猪产健仔数,提高猪群的综合成活率,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等。近几年来,猪群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圆环病毒2型(PCV2)及蓝耳病(PRR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对猪群群体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市场猪肉生产、国内存栏、市场需求及饲料价格等因素,预期今年我国猪肉将是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上半年仍将处于亏损与微利局面,从8月份起可能走向盈利,但入世与进口肉类产品的冲击何时发生尚未可卜。今年肉猪产销形势将如何?  相似文献   

11.
猪肉品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之一。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等,应激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猪肉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猪一旦遭受应激,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导致肌肉中脂肪、蛋白质及金属离子等极易氧化,进而使肌肉颜色变暗、滴水损失增加,肌肉pH值、营养价值下降,货架期变短等(Buckley等,1995)。另一方面,仔猪早期断奶引发体内自由基增多(方允中等,2003),对消化系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消耗体内大量内源性抗氧化剂(如SOD),猪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不仅用药量上升,也引发肉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生产优质猪肉成为当前养猪生产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国外质优价廉的饲料原粮(玉米、小麦、豆粕)等大量进入国内,可使养猪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抓住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尽快发展是集约化猪场应该思考的新问题。1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安全肉1.1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质上是质量的竞争。多年来我国的猪肉产品因品质较差一直未能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主要表现在肉的颜色变淡、肉粗、口味差,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激素、兴奋剂和兽药等残留量不符合国际市场规定的标准等。这是入世后集约化猪场应首先解决的主要问题。1.2生产优…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无公害猪肉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肉安全问题 ,是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有资料显示 ,我国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均比国际市场价格高 ,而猪肉的价格却比国际市场价格低 ,我国养猪业在世界养猪业平台上具有较强的比较竞争优势。然而 ,因我国猪肉卫生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 ,走标准化生产之路 ,实现养猪安全生产 ,创立名牌畜产品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1 养猪安全生产体系建立迫在眉睫1.1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加强 ,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养猪现代化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我国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密集养殖使得猪病复杂化发展,如猪伪狂犬病(PRV)、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胸膜性肺炎等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着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作为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猪病流行的新特点,如何在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养猪场选择新的疾病控制技术将是今后养猪业发展中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障碍是影响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最大因素。特别是今年,随着饲料、玉米价格的攀升,猪肉等产品不断上涨,母猪繁殖障碍成为养殖户最为头疼的事。如母猪卵巢功能不全、卵巢炎、输卵管炎等,大部分母猪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被淘汰,严重影响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国规模集约化养猪发展迅速,但是,高度集约化引起的环境污染、疫病传播、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品以及饲料卫生指标超标等因素造成猪肉有毒有害物质的超量残留,猪肉品质及安全性不断下降。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无公害猪肉的行业标准(NY5029-2001)及操作准则,但多数养猪生产者却无法在生产中实施,或能实施的其效果也甚微。因此,有必要就现时的养殖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就无公害生猪生产的专业技术方面谈谈一些看法。1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含义与无公害猪肉的行业标准1.1含义是指在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  相似文献   

17.
猪肉是人们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追求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优质安全猪肉成为时尚。采取措施,加强优质安全猪肉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势在必行。笔者就优质安全猪肉的生产谈几点认识。1 猪肉生产现状 优质安全猪肉要求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无害。在农村养猪如使用不合规定要求的配合饲料或饲养环境污染较严重,均会造成猪肉的质量的降低或受到污染。1.1 环境污染影响 在养猪规模大户中,绝大部分是利用闲置的旧房改造成猪舍,存在通风不良、粪尿积聚,即使是新建的猪舍,存在造址、栏舍设计…  相似文献   

18.
黄健  邓红 《中国动物保健》2007,(11):106-108
导读: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使用,从而造成猪肉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专家指出,尽管猪肉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较多,但通过饲料污染而导致猪肉不安全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把好饲料关,是直接关系到猪肉是否被污染的关键。个别人甚至还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安眠酮等)及肾上腺素、呋喃类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曹国文等,2005),严重影响和威胁安全猪肉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据调查,目前高铜添加剂、铬制剂和砷制剂等在饲料中的使用仍很普遍,造成肉品和环境中铜、铬、砷等大量蓄积,不仅影响肉质,还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养猪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国家还没有明令禁止。安全猪肉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威胁到猪肉的安全卫生。况且,源头管理是控制猪肉食品安全的最关键措施。本文分析了当前猪肉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安全猪肉生产综合调控措施,为安全猪肉生产和国家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密集养殖使得猪病复杂化发展,如猪伪狂犬病、蓝耳病(PRRS)、猪胸膜性肺炎等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着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作为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当前工厂化养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章红兵(金华市石门农场工厂化猪场)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养猪发展很快,经10几年的实践,工厂化养猪比传统养猪显示了许多优越性,如节约投资,节省劳力,提高了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提高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但是。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