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 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所产仔猪A组5窝作为试验组仔猪,B组5窝作为对照组仔猪。A组仔猪于出生后1~7天,每天灌服益生菌制剂5毫升,8日龄至断奶转保育,仔猪料中按5~10毫升/头·天拌入乳酸益生菌制剂,B组仔猪不灌服益生菌制剂。A、B两组母猪、仔猪其他日常管理、防疫完全相同。试验结果:①A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均重比B组高0.23千克,泌乳良好,母猪便秘现象少,母猪药费约降低4.5元/头;②A组仔猪断奶重比B组高1.08千克,35日龄转保育比B组高2.15千克,成活率高2%,仔猪药费降低0.9元/头,腹泻率降低0.99%;③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确实能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A组仔猪比B组仔猪每头多赢利41.95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后备母猪不同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法,将738头后备母猪按照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个处理组(初情日龄200 d为Ⅰ组;200 d≤初情日龄220 d为Ⅱ组;220 d≤初情日龄≤240 d为Ⅲ组;初情日龄240 d为Ⅳ组),检测母猪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6胎的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仔猪初生均重、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1)母猪头胎,Ⅱ组与Ⅰ组相比,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2)母猪第2胎,Ⅱ组、Ⅲ组与Ⅰ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3)母猪第3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4)母猪综合6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后备母猪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影响,最佳初情日龄为200 d~220 d。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调整了妊娠母猪预混料的营养组成,考察该预混料对妊娠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分组在安徽省合肥市郊区种猪场选取健康、胎次相近(5~7胎)、体重相差不大(170~205kg)的母猪160头(其中长白猪84头、大白猪60头、杜洛克猪16头)。将母猪分成8个批次投入试验,每个批次20头,按品种、胎次、体重等参数配对分成对照与试验两组,每组猪为10头。饲养试验每个批次从母猪发情配种日至仔猪28日龄断奶时结束。1.2饲粮组成对照组母猪1%预混料按我国现行饲养标准配制,试验组在对照组1%预混料基础上调整了维生素E、维生素B2、…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化养猪场已普遍采用,为探讨仔猪早期断奶对仔猪的育成率、60日龄体重及母猪下窝的繁殖性能的影响问题。笔者于1996年4~12月在福州市鼓二副食品开发公司猪场进行了探索试验。1试验分组:取50头经产长大杂一代母猪及所产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甲组28日龄断奶,乙组35日龄断奶。2饲养管理:2组母猪和仔猪给予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并作详细记录及统计处理。3试验结果:3.160日龄育成率和体重:甲、乙2组仔猪60日龄的育成率为90.55%和90.08%,体重为17.10kg和1788kg,经统计无差异显著(Pwto.os)。3.2…  相似文献   

5.
酵母元在妊娠哺乳母猪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妊娠65d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2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d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试验研究了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用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了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6.
庄鲁  徐辉  刘小丰  邓国昌 《养猪》2019,(1):41-42
为研究仔猪的断奶重与其保育期生长性能的关系,试验从54窝母猪中选出21日龄断奶、平均体重(5.65±1.38)kg的美系仔猪300头,按断奶重分为3组,A组平均断奶重(4.36±1.13)kg,B组平均断奶重(5.92±1.10)kg,C组平均断奶重(6.59±1.01)k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饲养周期35 d。结果显示,不同断奶重的仔猪在保育期的日采食量不同,且这种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随着断奶重的提高,保育期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末重均显著增加,料重比显著降低;同时,断奶重越大,腹泻率越低,死亡率越低。断奶重与保育期日增重、末重和日采食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试验推广了仔猪5~6周龄断奶技术并取得成功。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工厂化猪场的兴起,普遍推行了4周龄断奶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猪场又开始推行3周龄断奶,业已取得明显成效。13周龄断奶的益处1.1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传统的60日龄仔猪断奶,使母猪完成1个繁殖周期共需181天(即哺乳期60天,断奶至再次配上种7天,怀孕期114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头母猪1年只能生产2胎,即生产20头仔猪(假定平均每胎生产10头);而3周龄断奶,繁殖周期为142天(21+7+114),年产2.5胎,仔猪25头。可见,缩短哺乳期可使母猪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8.
缩短仔猪断奶日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1 0窝产期相近的母猪及其所产的杜长大仔猪 98头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各 5窝 ,分别进行 1 8日龄 (试验组 )和 2 8日龄断奶 (对照组 )仔猪饲养至 56日龄的试验。结果 :两组仔猪 4 2日龄时体重已很接近 (P >0 .0 5) ,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 0 .6 9元 /kg,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发情持续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 0 .2胎 /年。本试验表明 ;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 ,仔猪 1 8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且较 2 8日龄断奶可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提高瘦肉型母猪保健水平和繁殖生产性能。试验选择40头经产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母猪配合饲料),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繁殖母猪中草药添加剂,进行1个繁殖周期(1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平均初生仔猪窝重比对照组提高21.16%(P0.05);仔猪21日龄平均断奶窝重提高22.19%(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4.62%(P0.05);断奶仔猪血液免疫球蛋白A含量提高156.34%(P0.01)、免疫球蛋白M含量提高29.49%(P0.05)、免疫球蛋白G含量提高65.69%(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提高25.63%(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24.65%(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19.31%(P0.05)、谷胱甘肽升高57.73%(P0.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调查了夏季平均室温为28.5℃时哺乳母猪在分娩至断奶期间的繁殖和产仔性能。试验共选择二元母猪60头(13头为初产,13头为第2胎,19头第3胎,15头第4胎)。试验日粮分为3种处理,对照组日粮、高能量日粮(基础日粮能量+3%,18%粗蛋白质)、右旋葡萄糖日粮(基础日粮能量+3%+50g/kg右旋葡萄糖)。结果 :右旋葡萄糖组哺乳母猪体重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高能组和右旋葡萄糖组断奶时的窝重和仔猪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右旋葡萄糖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较对照组和高能组显著缩短(P 0.05)。右旋葡萄糖组母猪在断奶时血清L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在高营养水平日粮中补充右旋葡萄糖可以改善热应激期间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和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选用60窝哺乳仔猪及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窝,进行早期断奶技术试验。分别在35,42和60日龄断奶,相应随机选取断奶仔猪108,110和110头进行试验,对同一组母猪按照相同断奶日龄连续3胎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同时对早期断奶后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与常规断奶无明显差异,早期断奶对母猪的连产性、产仔数、初生窝重无不良影响,且缩短了母猪繁殖周期,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朱明显 《养猪》1991,(2):17-18
本试验以25头“长本”和“大本”经产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于1987年秋和1988年春连续两胎共产健康断奶(60日龄)仔猪498头,经60—180日龄肥育育成率达98.55%,平均每头母猪年育成19.63头,商品活重2121.78千克,瘦肉量857.56千克,饲料转化率3.44(包括母猪吃料)。表明“长本”、“大本”母猪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将繁殖性能相近的长大二元母猪20头均分2组,A组(剂量为4.6×108PFU/头即5头份/瓶)和B组(作空白对照)。在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5%、消化能13.0MJ/kg情况下饲养2个月。结果发现,A组平均出生重、平均断奶重、仔猪成活率分别比B组提高0.1kg、0.5kg和5.65%。这表明激生1号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母猪采食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况、预产期相近的第2胎法系JALAX母猪144头,分成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个处理48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饲喂添加低水平支链氨基酸日粮(基础日粮 缬氨酸0.26% 异亮氨酸0.06%),试验B组饲喂添加高水平支链氨基酸日粮(基础日粮 缬氨酸0.36% 异亮氨酸0.14%).试验从母猪妊娠108 d进产房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提高了仔猪的断奶窝重、断奶窝增重、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仔猪成活率,但以试验A组的效果较好,和对照组比,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23.10%(P<0.01)、30.45%(P<0.01)、19.26%(P<0.05)和7.16%(P<0.05);(2)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提高了哺乳母猪哺乳11~15 d,16~21 d以及哺乳全期的采食量,试验A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61%(P<0.01)、27.72%(P<0.01)和24.21%(P<0.01),试验B组虽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提高的趋势;(3)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泌乳第1天、第7天和第15天乳中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非乳脂固体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乳糖的含量(P<0.01),但以试验A组的效果最好;(4)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初乳(泌乳第1天)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含量(P<0.01),但对第7天和第15天乳中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可以提高哺乳母猪的日采食量和改善母猪乳品质,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20头经产母猪分组饲喂发酵饲料与抗生素饲料,研究发酵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饲料的母猪(试验组)的产仔数比饲喂抗生素组的母猪(对照组)产仔数多6.48%,饲喂发酵饲料组仔猪的初生重比饲喂抗生素组的仔猪高重7.64%,试验组的哺乳成活率(97.39%)高于对照组(89.91%)。饲喂发酵饲料的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重显著高于饲喂抗生素组的断奶仔猪,平均每头小猪断奶重比对照组重330 g(P0.05)。50日龄育成平均重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每头仔猪增重1860 g。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亡率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仔猪死亡率10.19%,仔猪发病率(2.61%)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9%),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说明发酵饲料饲喂怀孕母猪可以提高母猪的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  相似文献   

16.
活性酵母菌对怀孕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12月份,在广东某大型猪场,通过在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菌,来探讨活性酵母菌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善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母猪的选择在广东某大型养猪场,选择长大怀孕母猪64头,其中头胎母猪16头,经产(2~3胎)母猪48头,将头胎、经产哺乳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头头胎母猪、12头经产母猪,所有母猪在怀孕80天时赶入试验猪舍,专人饲养,不同组饲喂不同的饲料组合,临产前7天赶入产房,所有产床均为高架产仔床。所有仔猪于7日龄开始投放开口料,少量多次添加,保持饲料的新鲜可口。1·2试验日粮试验1组添加金霉素100 g/…  相似文献   

17.
选取6窝(60头)7日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A、B组,分别饲喂添加3%普通血浆蛋白粉GAP701、高免低灰分血浆蛋白粉GAP881的2种试验日粮,研究两种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对抑制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分为断奶前(7~26日龄)和断奶后(27~36日粮)两个阶段。结果表明,高免低灰分血浆蛋白粉GAP881的饲喂效果好于普通血浆蛋白粉GAP701,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日平均增重(P<0.05),提高日平均采食量,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18.
选择大致同一天分娩的妊娠长大母猪2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母猪饲喂该场自配混合料常规饲养,试验组母猪在妊娠后期(86天后)直至仔猪断奶,在常规饲养的基础上,再添喂一些新鲜地瓜藤青饲料,1.5~2.0kg/餐·头。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28日龄仔猪断奶重比对照组多159.34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次数与育肥猪增重的关系,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饲料消耗,于1987年进行本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材与方法 1.试材选择:试验仔猪是从1987年春产仔仔猪中,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日龄体重接近的2元杂种双月断奶仔猪90头参加试验。2.饲养管理:试验在工厂化封闭式猪舍内进行,饲养在同一栋舍,自由饮水;仔猪20日龄进行猪瘟疫苗注射,50日龄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付伤寒疫苗防疫注射;60日龄断奶,断奶前完成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按体重均匀程度、公母混合分栏饲养,每栏6头,舍内温度20—26℃,湿度40—70%,采取生湿料型(料水比例1∶1),自由采食,少给  相似文献   

20.
选取55头三元杂交系【杜×(大×长)】的初生仔猪6窝。根据母猪胎次、泌乳力、产仔数以及仔猪出生日龄、平均出生重相近似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两种日粮蛋白水平的饲养试验(22.0%,18.0%),分析了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仔猪营养性腹泻及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1.低蛋白组断奶后平均日增重高于高蛋白组,差异显著(P<0.05)。2.断奶后高蛋白组的料重比高于低蛋白组(2.38∶1及1.53∶1)。3.高蛋白组的腹泻率高于低蛋白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