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山楂树为试材,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山楂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太行山东麓林州市的生态条件下,山楂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发生期为4月初至9月中旬;成虫越冬代和1~3代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5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其中4月中旬和8月下旬是2个重要高峰期,在这2个时期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药剂防治,将会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从而提高山楂产量,提升山楂品质;旬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均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日照时数旬平均温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仙花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水仙每个3年生鳞茎约有花序3~7枝;3~11朵花组成一伞形花序。花各部分轮状排列。 2.中国水仙花芽分化可分为8个时期:叶芽期、花序原基形成期、佛焰状总苞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被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和副花冠形成期。 在漳州地区,中国水仙花芽分化开始于7月上旬,7月中旬佛焰状总苞原基出现,7月下旬花原基出现。在第一朵花中,外轮花被原基出现于8月上旬,8月中旬内轮花被原基出现,8月中旬末至下旬中期外轮雄蕊原基出现,8月下旬内轮雄蕊原基出现,9月上旬心皮原基出现,9月中旬胚珠原基出现于中轴中部,9月下旬副花冠原基出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于11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于10月中旬。同一花序中,每1朵花各部分的分化都较前1朵花同一部分的分化推迟约1个发生期。  相似文献   

3.
1桃小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经过多年观察.桃小在长治地区1年发生l~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冬茧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旬达出土高峰。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石块下做夏茧化蛹,蛹期11~15d(天)。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桃小的发生与当年春季(5月份)降雨量有极大关系。如果当年春季降雨早、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2010年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消长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柑橘木虱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上旬~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种群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当旬旬平均气温关系模型:D=7.075T-81.588(n=108,r=0.3567**)或D=0.6765T2-17.284T+94.257(n=108,r=0.4190**)。应用气温变化模型对柑橘抽梢期柑橘木虱发生趋势预报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1茬口安排 1.1越冬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至9月下旬定植,12月中旬初次采收,供应早春市场。1.2早春茬:11月中下旬播种,翌年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次采收,供应早春市场。  相似文献   

6.
连续4年对桂林北部全州县柑橘园的橘小实蝇进行田间消长动态监测,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橘小实蝇发生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当地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活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会出现2次活动高峰期,12月上旬以后活动停止或减弱;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当地橘小实蝇活动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杨黑点叶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黑点叶蜂在延边地区1年发生4代;第1代4月下旬~6月中旬,第2代5月下旬~7月上旬,第3代6月下旬~8月上旬,第4代7月下旬~8月末;5月上旬~9月中旬为为害期;发育期存在世代重叠现象;雄性蜕皮4次,雌性蜕皮5次;每雌最大产卵量为258粒,最小产卵量为58粒,平均产卵量为176粒;成虫寿命一般较短,仅为3天左右,产卵后1天即死亡。  相似文献   

8.
地膜马铃薯—夏豇豆—秋芹菜—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马铃薯2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收获;豇豆5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上市;芹菜7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移栽,9月下旬上市。  相似文献   

9.
秋番茄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至1月上旬收获。南瓜于2月上、中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至6月下旬收获。此茬口安排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立功  安师禄 《果农之友》2014,(3):18-18,35
在陕西关中.冬枣树一般在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展叶,展叶后经5天左右(5月上旬)现蕾。5月中旬始花.5月末至6月初盛花,相继坐果.6月中旬至7月中旬历时一个月为枣果的速长期.7月下旬为枣果缓慢生长期.8月上、中旬为枣果速长期.9月中旬进入白熟期.10月上旬进入完熟期。10月下旬落叶,生长期为170~180天。  相似文献   

11.
鸡(荔枝菌)是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极具地方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其生态类型是荔枝菌与白蚁共生共衰的"蚁栽"食用菌,属蚁巢伞属(Termitomyces),在雨量充沛(旬均雨量132mm、旬均日照时数28.8h)、高温、高湿(旬均气温28.9℃、旬均湿度80.3%、旬均地温28.6℃)的6月出产,其中尤与相对湿度关系密切。荔枝菌菌圃含水量高(20.74%),呈酸性(pH值4.38),且营养丰富,主要为糖和蛋白质,分别达到40.38%和6.27%。  相似文献   

12.
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东北地区的100份甜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4个表型差异显著的甜菜品系对SRAP的88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筛选出有效引物组合33对。SRAP的33对引物组合共产生694条扩增带,其中有42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率平均为61.0%。按照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20处,将参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分别为高产低糖低抗型、中产高糖高抗型、高产高糖高抗型、高产低糖抗丛根病型。聚类结果与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分类基本吻合.较好地显示了甜菜材料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的差异性。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大小为国外引进品种0.8642〉单胚品系0.7910〉多胚四倍体品系0.7497〉多胚二倍体品系0.7101。从聚类图来看.只有个别材料和外国品种聚类到一起.可能是由外国品种杂交改良而成。遗传基础相近。从SRAP扩增条带来看,外国材料只有8~12条,东北材料有16~28条之多,中外材料之间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东北材料中缺少丰产基因型.可能是基因组成比较复杂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以耿马县1984—2006年甘蔗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蔗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发芽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与发育天数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是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升高则对成熟后的茎鲜重有一定的负影响。发芽—茎伸长期气温升高缩短了发育天数,并降低了茎高,积温对发育天数有较强的正效应。茎伸长—茎成熟期积温和日照对发育天数的正影响较大,而随着降水量的下降,茎高和茎鲜重均下降。整个生育期积温和日照对甘蔗发育的正作用较大,而气温的负作用较大。在气候暖干化加剧的背景下,应提高甘蔗栽培和管理水平,加强抗性品种的选育工作和抗旱保墑措施。  相似文献   

14.
AMOS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多粒型杂交种。2007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0038.5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33.6%,平均含糖率为17.8%,平均产糖量8906.9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9.2%。2008—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0965.2 kg/hm2和53942.4 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产20.1%和9.3%;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6.4%和17.0%,与对照品种相同和比对照高0.6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440.5 kg/hm2和9181.4 kg/hm2,比对照提高20.2%和13.3%。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丛根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的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分梨园中‘玉露香梨’出现的僵芽现象,以河北魏县发生僵芽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试验材料,以与该梨园相邻的,以及山西太谷地区的正常梨园中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蒽酮比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析僵芽的发生时间和短枝顶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间的内源激素、碳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与僵芽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僵芽发生始于7月上中旬花萼分化期;僵芽内IAA含量在7月初—7月中上旬显著高于正常芽,ABA含量在6月中旬—8月上中旬显著低于正常芽,GA3含量在整个花芽形态分化期内显著高于正常芽,ZR含量在6月初显著高于正常芽,ZR/GA3、ABA/GA3、ABA/ZR显著低于正常芽;僵芽梨园(魏县)新梢年生长量极显著大于正常梨园,生长天数长于正常梨园,其芽内可溶性糖、淀粉等营养物质和碳氮比显著低于正常梨园。僵芽梨园(魏县)枝条旺长,芽内高含量的IAA和GA3,低含量的ABA和碳水化合物,阻断了花芽正常分化,导致僵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对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建立了以根产量和合糖率为目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甜菜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模拟寻优,决选出了根产量67704.46kg/hm2,含糖率22.3%以上的调控措施为:在施用P205150kg/hm2基础上,施纯N119.85kg/hm2,K20144.79kg/hm2,纯Mn5.26kg/hm2,纯B1.16kg/hm2;叶面喷施BIK和ETH,浓度分别为10.42mg/L和225.58mg/L。  相似文献   

17.
 欧李(Cerasus humilis Bunge)新品种‘农大7号’是从欧李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果实扁圆形,底色橘黄色,向阳面着红晕,果肉淡黄色,离核。平均单果质量14.3 g,可食率94.4%,可溶性固形物14.57%,总糖7.96%,可滴定酸1.28%,糖酸比6.22,维生素C 506.9 mg · kg-1,氨基酸总量5.45 g · kg-1。外观漂亮,香味浓郁,酸甜适口,丰产强,在山西晋中8月下旬成熟,为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BHK1系多倍体雄不育单粒品种,由四倍体多粒品系BS95462作父本,与德国KWS种子公司KWS26194作母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抗(耐)丛根病、抗根腐病、褐斑病、黄化毒病及立枯病性较好,在2006-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新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21.14%、0.26度和23.42%:同时在2007年的普通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9885kg/hm^2,比对照增产24.张,含糖率为14.9%.比对照低0.04度,达到新品种标准;在三级丛根病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4680kg/hm^2,含糖率为15.63%.达到抗(耐)丛根病标准。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温光条件对番茄营养生长与果实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早春日光温室番茄营养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以及番茄生长状况的动态观测,研究了日光温室温光条件对番茄生长和果实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营养生长期(3 月中旬),日均气温、夜间平均温度和浅层地温能有效反映番茄叶面积、茎粗和株高增长的动态变化,光辐射量和昼夜平均温差对叶面积、茎粗和株高的增长影响不大。在番茄果实膨大期(4 月中旬),日均气温、见光时段小时积温和光辐射量与果实膨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叶面积与果实膨大呈极显著正相关,印证了果实膨大期源-库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鄂子莲1号’(又名‘满天星’)是以‘建选17号’为母本,‘太空莲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子莲新品种。花单瓣,粉红色,莲蓬扁平,着粒较密,平均心皮数32 ~ 35个,结实率77.1%。鲜果实绿色,单粒鲜质量4.2 g。壳莲百粒干质量183 g。花期6月上旬—9月中下旬,有效蓬数约67 500个 ? hm-2,产鲜莲蓬7 800 kg ? hm-2左右,或壳莲3 150 kg ? hm-2左右。具有鲜食加工兼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