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甘蔗的需肥规律、甘蔗最佳施肥配方、测土配方施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甘蔗专用复合肥的研究,并提出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6-200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选择粤糖93—159、ROC25号、ROC10号、闽糖69—421、桂糖17号等主栽品种进行蔗种温水脱毒试验研究及生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效果,是最具潜力和成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应作为现代甘蔗优质原料生产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上加快推广,使之制度化,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延长宿根蔗年限,可以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卿 《现代园艺》2014,(16):28-28
甘蔗是儋州市农业经济作物的传统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和蔗农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提高甘蔗生产水平,确保该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实施合理的经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及与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良种与良法一齐推广实施,使甘蔗生产水平迈上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滇西南四大蔗区106户甘蔗种植者的生产情况,如蔗地类型、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及效益、产业科技应用状况和甘蔗的竞争作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田间管理较粗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种蔗效益较低。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根本上了解目前甘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找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科技人员深入蔗区,从甘蔗施肥、栽培措施、田间管理模式等方面调查甘蔗生产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有:病虫害严重、甘蔗品种退化、施肥不合理、地力下降、干旱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甘蔗糖业科研、生产与管理部门的考察学习,与蔗糖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澳大利亚甘蔗的现代高效节本种植技术,甘蔗高效育种体系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对其蔗糖业科研、生产、销售及政策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提升我国蔗糖业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甘蔗增糖增产剂的作用机理、产生发展、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影响以及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在研究及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常规PCR、优化PCR、巢式PCR、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早期诊断、田间发生动态监测、脱毒种苗的生产及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阐述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甘蔗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的8种甘蔗主要害虫和5种甘蔗常见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依据甘蔗病虫害的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方法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生物防治为辅,减少虫源病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高效、快速、持续、有效控制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甘蔗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甘蔗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传统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甘蔗的生产要求,降低原料蔗生产成本,提高蔗农植蔗效益已迫在眉睫,表明普及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我国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蔗田覆盖技术、甘蔗间套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还涉及了甘蔗栽培管理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确保甘蔗生产安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甜菜生产现状的对比及我国食糖需求和甘蔗、甜菜发展潜力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甜菜生产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影响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受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发展甜菜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食糖的需求,前景广阔;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甜菜产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介绍了印度蔗农在甘蔗生产上选择种植效益比较大的甘蔗种类,种植适宜的甘蔗品种,采用比较经济的栽培管理措施,讲究合理的施肥技术,重视施用有机肥料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成功经验,并借此浅谈现阶段我省甘蔗生产与研究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瓜类与新植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为瓜类合理的套作甘蔗提供科学的依据。试验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综合指标最优,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的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1.2m宽窄行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南瓜、甜瓜与甘蔗套种的效益比纯种甘蔗高,其中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的经济效益最优。因此生产上建议采用1.1m的常规行距与南瓜、甜瓜套种,特别是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甘蔗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媒介。结合田间调查对近年来甘蔗生产上最具威胁性的几种常见种传甘蔗病害的发生为害、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掌握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两个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崇左、百色蔗区2013年糖料蔗出苗情况较往年好,尤其是新植的出苗.崇左地区的总体出苗及长势较百色的好.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均比2012年低.两个蔗区的主栽品种结构单一,退化现象明显.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有待加强.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加强种植管理及甘蔗螟虫的防治,推广现代甘蔗栽培技术,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增强桂糖系列抗旱甘蔗品种的推广力度,扩大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上思甘蔗主要虫害发生原因及特点:主要是与当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与不合理的施药方法是导致虫害泛滥成灾的人为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与综合防治虫害措施,可达到趋利避害、高产优质的甘蔗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甘蔗机械化的高效生产模式,形成标准化农艺技术和操作规范,从甘蔗的品种选择、下种量、种植沟深度和行距要求、地膜覆盖、中耕管理等农艺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实现甘蔗机械化种植的高产、高效、节本、轻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