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5-10月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开远、临沧、保山、德宏4个地区41个国家甘蔗体系新品种(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新品种(系)中开远综合试验站的云蔗05-49、云瑞06-189、云蔗05-51、桂糖30号、云蔗99-91受甘蔗螟虫危害重;云蔗03-103受黑稳病、花叶病危害重,云蔗99-91、桂糖02-467受花叶病危害重.德宏和临沦综合试验站的福农38号、福农1110、粤甘24号、云蔗99-91、桂糖31号、云蔗99-596、云蔗03-258、桂糖02-901、云瑞06-189受梢腐病危害重,福农40号、柳城03-1137、粤甘26号、粤甘35号、粤甘39号受锈病危害重,福农0335、桂糖31号、挂糖32号受褐条病危害重.4个地区甘蔗黄斑病和黄叶病危害重的品种较少.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苹果花叶病对苹果光合作用的影响,以表现花叶症状的8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苹果花叶病能显著降低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品种病叶叶绿素总量比正常叶片低14.80%~38.72%。苹果花叶病还能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不同品种病叶的净光合速率比正常叶片低2.93%~45.83%。  相似文献   

3.
以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研究感病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植株感病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与健康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生育期植株感病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同.其中,“露佳”苗期植株感病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6.484 spad,而“露佳”在花期和果期感病后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下降了0.05 spad和0.9 spad.  相似文献   

4.
苹果二倍体和三倍体几个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不同倍性苹果品种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比值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 ,结果表明 :1)倍性对苹果叶绿素总量影响不大 ,但对叶绿素a/b比值影响相当显著 ;2 )同一栽培条件下 ,倍性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三倍体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高于二倍体 ,但栽培条件不同 ,苹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也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叶绿素代谢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代谢特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总量(Chl.a+b),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含量均下降;轻度与重度发病叶片叶绿素a/b增加,中度发病叶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叶柄比对照降低。西葫芦银叶病对叶片Chl.b的影响比Chl.a大,而对叶柄Chl.a的影响比Chl.b大。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叶绿素降解加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Protoporphyrin IX (Proto IX),Magnesium protoporphyrin IX (Mg-Proto IX),Protochlorophyllide (Pchlide)含量降低,Uroporphyrinogen Ⅲ (Uro Ⅲ)含量增加,表明叶绿素合成在 Uro Ⅲ到 Proto Ⅸ受阻。发病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银叶病破坏了叶绿素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素降解加速是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发病叶片叶绿体PSⅡ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孙宜  李鹏 《北方园艺》2015,(10):75-78
以大花卫矛为试材,于2013年10—11月采用分光比色法,测定了大花卫矛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并探讨各色素与温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11月大花卫矛叶片变色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幅度为79.1%,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为88.8%,叶绿素a+b含量下降幅度为80.9%,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为44.1%。随着时间的变化,花青素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2 063.6%。叶绿素含量与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含量与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景蕊  潘静 《北方园艺》2015,(19):42-46
以"红提"、"紫提"、"解百纳"3个品种葡萄为试材,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了不同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了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的回归方程;经研究3个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回归方程,通过SPAD值可以预测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CTCTGTATTCTC-3′),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69.4%的样品为阳性。选取8份代表性样品,对经SCMVF4/SCMVR3扩增获得的病毒CP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确认均为SCMV CP序列。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主栽品种ROC22最易受SCMV侵染,其它台糖系列如台糖16、台糖28、台糖95-889、台优,柳城03-182、柳城03-1137及广西甘蔗研究所许多品系均检测到SCMV。目前甘蔗花叶病SCMV已在广西主要蔗区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4个甘蔗材料9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2332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99-91、云蔗03-422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588、云蔗02-2332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6个我国原产梨品种为试材,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伏梨’‘白皮鸡蛋’‘酸梨’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光合性能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与Pn、WUE相关性基本不显著,说明叶绿素含量不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Pn与WUE呈显著正相关,说明Pn是鉴评梨品种水分利用大小的一个光合指标;Fv/Fm与NPQ、q P、ΦPSII,q P与ΦPSII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决定叶片特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6个甘蔗品种8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24次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有:VMC88-354、德蔗05-77、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有:德蔗04-1、Q124、德蔗05-77、云蔗06-267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品种有:德蔗05-77、VMC88-354、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引进5个甘蔗新品种在元江试验点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结果表明:云蔗98-236蔗糖分含量最高,产量及舍糖量最高的是德蔗03—83,产量及含糖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德蔗03—83〉桂糖21号〉云蔗05-197〉云蔗03—194〉ROC22〉云蔗98—236。  相似文献   

13.
2年新植1年宿根14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勐海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比ROC22(CK1)和桂糖11(CK2)两个对照种增产增糖的品种有:Vmc88—354、云蔗04—621、云蔗04—622、云蔗05—197、Q124。其中,Vmc88—354丰产、稳产性能好,较两个对照种增产增糖25.44%以上,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居参试品种首位;云蔗05—197植株高大直立,外观生势好,叶片清秀,毛稍多,宿根性好,这两个参试品种建议给予适当扩大繁殖。云蔗01-1413建议继续试验观察;云农01—104、德蔗04—1两个参试品种建议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4.
国家甘蔗品种第五轮区域试验在广西南宁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对12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Q170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和合糖量最高,增产增糖明显。粤糖94—128、云蔗99—596、HOCP92—648、MEX105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新宿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HOCP91—555、闽糖93—730和MEX105早熟高糖,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蓝莓植株失绿的叶片和土壤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蓝莓失绿植株的根际土和黄化叶片为试材,分析了各根际土壤的K、P、Ca、Mg、Zn、Cu、有效铁含量和植株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有效铁含量等指标,以探究蓝莓植株黄化的原因。结果表明:4种蓝莓的各级黄化叶的叶面积(重度黄化叶下降15.5%~37.5%)、叶绿素b(重度黄化叶下降43.8%~71.0%)和有效铁含量低于健康叶(重度黄化叶下降14.7~19.7%),重度黄化叶的叶绿素a含量低于健康叶(下降72.5%~76.8%);4种蓝莓黄化植株的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健康植株(重度黄化植株的下降16.7%~22.1%),依次为健康植株>轻度黄化>中度黄化>重度黄化;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K、P含量高于或等于健康植株;除"蓝金"品种外,其它品种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Ca含量低于或等于健康植株;除"伯克利"品种外,其它品种根际土壤的Mg含量与健康植株相等;除"莱克西"品种外,其它品种根际土壤的Zn含量低于健康植株;4种蓝莓重度黄化植株根际土壤的Cu含量与健康植株相等。因此,蓝莓植株叶片黄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较低,K、P含量过高,从而造成叶片有效铁含量过低,叶绿素含量下降,最终导致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DTOPSIS对参加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的13个品种,在云南瑞丽点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闽糖95-261、福农99-20169、粤甘18号、福农02-3924、闽糖96-6016、桂引6号、粤甘16号、桂辐98-296、云蔗99-91九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16(CK1)和粤糖93-159(CK2),适宜在湿热生态型蔗区推广应用;Rb76-5418的综合表现优于ROC16(CK1)。评价结果与糖产量排序基本一致,与甘蔗品种在云南瑞丽蔗区的实际表现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甘蔗新品种健康种苗的应用效应,对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健康种苗可显著增加甘蔗产量和含糖量,这种效应可从新植蔗延续至宿根蔗且因品种而异。健康种苗甘蔗产量增产16.4%,含糖量增产15.9%。(2)健康种苗对甘蔗蔗糖分无显著作用。(3)健康种苗对甘蔗产量性状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促进甘蔗发芽出苗,增加分蘖、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该试验结果对健康种苗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