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排列图示指标法,对海口市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评价采用简单易行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减少了主观干预,评价结果不仅简洁直观,而且临界值对系统综合指标的放大和紧缩效应,表明海口市达到城乡统筹发展高程度的难度不断增大,反映了系统整合原理;虽然海口市20062011年城乡统筹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其总体水平较低,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海口市应依托海南自身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探索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评价一个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是该地区有效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以重庆为例,在城乡共同发展和城乡差距两方面中选取能反映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状况的17个指标,综合运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即主成分分析与TOPSIS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997-2011年直辖以来,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综合得分水平不断提高,显示出在此期间重庆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统筹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引入生态评价中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从拆旧适宜性和建新适宜性两个大的方面出发,综合考虑挂钩拆旧和建新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特点和发展目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性评价四级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分别进行拆旧、建新和挂钩综合适宜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遴选拆旧建新“优良”,“较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区域,按照优先联动拆旧,建新“优良”区域的原则,制定武汉城市圈挂钩拆旧和建新区域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简单易行,有效避免了主观因素在适宜性评价中的影响,适宜用于挂钩适宜性评价工作。武汉城市圈在短期内可优先安排拆旧的“优良”区域(即鄂州和潜江)与建新的“优良”区域(即天门、武汉和仙桃)进行联动。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殷清慧  周宝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6-6458,653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以区位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理论为支撑,以重庆市江津区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价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发展是否协调为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指标体系,采用AHP权重确定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极差标准化处理指标的方法作为手段,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为评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总体变化特征表明:2006?2014年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快速提高,各个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呈减弱趋势;(2)分项指标特征表明:土地投入水平、产出效益指标均经历了快速提高和缓慢提高阶段,由低度、中度集约转变为高度集约,表明经济发展一直是沈阳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于2010年呈现跳跃性提升态势,说明沈阳城市化所发挥的集聚效应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成为沈阳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动力之一;(3)土地环境质量指标逐年递增,说明沈阳市逐年加大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力度,但2010年后人均绿地面积呈现增速放缓趋势,表明土地资源利用呈紧张态势。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可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参考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陆远权  马垒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26-13028,13033
以重庆市为例,从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4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研究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城乡同一指标做比的方式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研究区域各指标的分值,结合德尔菲法确定的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对研究区域2002~2008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水平基本呈现U型发展趋势,但均等化水平较低,应加大政府支农财政投入;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均等化水平很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应加大农村医疗经费投入、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水平增长幅度最大;重庆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逐渐提高,但均等化水平还较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该文引用经济学投入产出理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00~2009年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江西省城乡统筹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全省城乡统筹度位于0.43~0.57之间,处于基本不统筹等级。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投入分为政府投入和市场配置两方面,其中政府投入对城乡统筹发展作用明显,是当前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江西省未来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市场这个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3套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河北省不同时期的比较、河北省与全国各省市的比较、河北省内部各地市间比较的角度,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以及组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选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排名最优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经历了很差、较差、基本统筹、一般统筹4个阶段,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但是,当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层次,且其内部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不太均衡,邢台、张家口、石家庄分列前三名,秦皇岛、唐山、衡水等位于第二梯队,廊坊、保定、邯郸属于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9.
应用复合指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为二级指标赋权,构建了区域城乡一体化量化分析模型。以青岛为案例,实现了对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水平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采用复合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评价过程在不增加计算步骤的同时覆盖更多评价信息;应用此城乡一体化量化分析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吕鹏  马守臣  孙瑞  王锐  李园园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80-4484,4495
以河南省焦作市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针对矿粮复合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该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矿粮复合区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共31项指标,反映了矿粮复合区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状况。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对焦作矿粮复合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焦作矿粮复合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63,处于一般病态。最后,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的生态系统恢复途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组合评价模型和3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组合、评价方法组合、评价结果组合等方法,从河北省自身一个时期、河北省与全国各省(市、区)比较、河北省内部各地市相比较的角度,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完成相应的事前一致性检验和事后一致性检验,从而选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最优排序结果。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经历了很差、较差、基本统筹、一般统筹4个阶段,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2013年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为0.619 5;但是,当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层次,且其内部各地市间发展水平不太均衡,承德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分列前4名,唐山市、廊坊市等位于第二梯队,邯郸市、沧州市属于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分析了滨州市2006—2015年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滨州市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水平偏低;但近10年来呈不断波动上升趋势,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头脑风暴法和特尔斐法识别地票制度存在的风险并构建地票制度风险指标体系,共识别出7个一级评价指标,19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Borda数法对地票制度风险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农民权益保障的风险、耕地保护风险、政府管理风险、统筹城乡发展风险等是地票制度的关键风险因素。地票制度进一步发展应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做好与土地规划的衔接、创新耕地数量质量的折算办法、统筹城乡同步发展。采用模糊Borda数法评价地票制度的风险,既考虑了各风险指标间定性的序关系又能反映出指标间的定量差别,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借助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思想方法,选取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包含9项指标的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总体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程度整体保持增大趋势,且增速越来越快,各县(区、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2010年之后表现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5个市辖区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于长沙市总体水平,而其余的4个县(区、市)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于长沙市总体水平,长沙市各区县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及增幅与距芙蓉区的距离反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12个市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5个研究角度构建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划分,综合评价甘肃省各市的发展水平,找出其存在的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较高;定西市、陇南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其余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一般;通过聚类分析将甘肃省城乡统筹水平分为3类。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海南统计年鉴2004~2013年间的16项指标数据,构建一个涉及城乡经济、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出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值,从而评价近十年来海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同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930无,增长了12%。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20个指标中,鄞州区评价得分86.23分,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涪陵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涪陵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认为,二元对比差异度较高,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以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是涪陵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镇化和乡村建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将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各市县城乡统筹度及综合排序,最后提出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展特点,并以2004年为现状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的城乡协调程度进行比较.针对现实状况提出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