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孕母牛产后血钙磷降低供给不足,会引起急性产后瘫痪;因疾病导致胎衣不下引起顽固性子宫内膜炎,病程较长恢复慢。引起上述疾病的病因主要怀孕期间特别是后期营养缺乏,饲草料供给不足管理不当,造成奶牛产后瘫痪和胎衣不下及子宫内膜炎,文章探讨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笔者在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母猪产后瘫痪均获得良效。母猪产后瘫痪之因,主要是喂养失调、营养欠缺、管理不当,产后流血过多或分娩时用力过猛,造成产后虚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等造减瘫痪。环境、地理、气候也是一大因素,笔者在几年来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加减补申益气汤治疗母猪产后瘫痪疗效良好,现整理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原因1.由于牛场承包人员对奶牛饲养时管理不细,奶牛产后,其体内血钙随挤奶大量流出,使血钙浓度降低,表现为低血钙、低血糖,骨中钙不能入血,血钙不能快速补充所导致。2.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或者是缺钙、镁、磷。血钙不足引起动用骨骼中储存的钙离子,从而引起骨钙不足而发生瘫痪,而在发病瘫痪的过程中,出现的痉挛现象可能与缺镁有一定关系。3.承包人员在饲喂时,自配料营养不均衡、单一,使得钙、磷比例失调,围产期、奶牛分娩前等阶段饲料配比不当,从而引起产后瘫痪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母牛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证。是5~9岁母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舌、咽、肠道麻痹,四肢瘫痪,知觉丧失及体温下降为特征的常见多发性产科疾病。1发病原因1.1日粮搭配不当常见的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钙和磷是构成牛骨骼的主要矿物质元素,来源于日粮。如果日粮搭配不合理,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含量不足,就不能从血液和间质中源源不断的获取,即会妨碍吸收,引起牛的蹄叶  相似文献   

5.
幸奠权 《新农村》2005,(8):16-16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发生于母猪产后的一种急性疾病,表现为母猪产后体质衰弱,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是母猪的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病因素是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生产强度过大等因素所致。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影响因素是饲料中钙磷不足或营养不全,此外饲养管理不当,产后泌乳影响血中钙的含量,妊娠期间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缺乏运  相似文献   

7.
奶牛生产瘫痪严重是一种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营养代谢疾病。生产瘫痪的发生多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如日粮内钙磷比例失调,摄入钙与蛋白质较高的奶牛,若甲状腺调解能力不足也会引发该疾病。而疾病一经发生,将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为养牛行业带来威胁。对此,文章探索了奶牛生产瘫痪发病的特点、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该病主发于分娩前后的奶牛。主要是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钙离子的需要量相对加大,致使血钙降低,而又不能迅速动员骨骼中的储备钙。再加上饲料配备不当,含钙不足,从而造成妊娠奶牛钙的缺乏。分娩后体质虚弱,泌乳又进一步造成钙的丢失,血钙进一步降低,直接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机能,而发生瘫痪。  相似文献   

9.
引起番茄落花落果的因素较多,不利的环境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都会引起番茄花柄离层的过早形成而造成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0.
卢梅军 《农家致富》2007,(13):34-34
(1)养分不足。一般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现第1次落果高峰,7月上旬出现第2次落果高峰。(2)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雄花,则受精不良,引起落粜如雌花数量较多,授粉量又大时.就会引起重载。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指多发生于产后2~5 d,以突然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主要是钙、磷的缺乏、环境较差和母猪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的成活率。1发病原因饲料单一,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钙、磷和维生素D含量不足,搭配简单,不能及时补充母猪产后的营养需要,导致哺乳母猪机体发生低血钙血糖症;环境较差,母猪圈舍狭窄,阴暗潮湿,寒风侵袭,阳光不足,缺乏运动场所,不利于机  相似文献   

12.
孙耀华 《农家顾问》2005,(11):48-48
母羊生产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羊怀孕后期或产羔后,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母羊的血糖和血钙降低,致使气虚血瘀,产后气血亏损,母体受潮湿或寒风袭击而使经络阻滞,由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中毒性因素引起猪后躯瘫痪的中毒性因素有许多,如饲料品质不良、长期饲喂或一次大量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加工调制方法不当、对部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如棉籽饼、菜仔餠等未作去毒处理,或饲喂方法不合理等都可造成中毒,引起猪后躯瘫痪。这类疾病通常能根据病史、现场调查及临床表现等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缺钙性瘫痪主要是由于产后需钙量与饲料中营养物质提供量矛盾致使母猪摄取含钙物质的不足而引起。笔者采用葡萄糖酸钙加维丁胶钙同时治疗.对本市养殖户一头二元杂交母猪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果园肥水不足、冻害、管理粗放、修剪不当、机械损伤、间作不合理等引起树体衰弱,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1、发病原因 (1)产前瘫痪.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尤其是在饲料中缺乏钙盐,而磷酸盐又较多的情况下最易发生.此外怀孕期运动不足和饲养在狭窄的圈舍内,也会促使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截瘫和产后瘫痪.截瘫多是后肢不能起立,是一种神经机能失调的疾病.该病发生的原因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钙磷供给不足或不平衡、缺钙多磷、产仔多和高产母猪在哺育后期营养和钙盐不足等.此外,产后血糖血钙骤然减低以及在怀孕期间饲料营养缺乏、过度瘦弱或者运动量不足、关养在狭窄的栏圈里、长期晒不到太阳、缺乏维生素、脑神经和脊椎受伤、炎症和中毒等都会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18.
正母畜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产后风瘫,是母畜在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母猪、羊也有发生。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肌肉震颤,站立不稳甚至瘫痪不起,重症者知觉丧失,体温有时下降。1发病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分娩前发生瘫痪时,多因妊娠后期胎儿迅速生长发育,日粮供应单一,营养不平衡,钙、磷等矿物质供应失调,或缺乏光照和运动,血钙不足(低血钙)所致。而分娩后发生的瘫痪,多因产后泌乳的需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科病是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产后瘫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常以瘫痪无力为主要症状。病因:产后气血亏损。风邪乘虚侵袭,是常见原因。感受寒湿,气血凝滞也可引起此病。症状:通常分娩后2~5天发病。初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乳量减少,起立困难,行走时后躯摇摆,严重时卧地不起,后躯瘫痪。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栽培的蔬菜经常因肥料的施用不足或过量、土壤条件恶化及环境调控不当等,使蔬菜出现各种生理障碍。由于这种生理障碍不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它属于蔬菜生理代谢失衡而引起的,故称为生理病害。在保护地栽培中出现的生理病害主要有营养元素供应失衡、水分管理不当、低温寡照、温湿度难以有效控制以及土壤盐害和气体危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