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盐胁迫条件下,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陆地棉品种幼苗子叶和胚根的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2个品种POD,SOD活性在胚根部位均有所增强,子叶部位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盐性较强的枝棉3号在盐胁迫初期胚根部位POD、SOD活性上升幅度大于耐盐性较弱的鲁棉1024,但随盐胁迫时间延长,枝棉3号POD、SOD活性又开始下降,而鲁棉1024则持续上升;枝棉3号子叶部位POD、SOD活性经调节之后均接近对照,而鲁棉1024的POD、SOD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结果提示出棉花幼苗对盐渍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但棉花品种耐盐性差异则表现在子叶部位。  相似文献   

2.
S3307对水稻旗叶POD及POD同功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S3307乳剂分别对水稻进行浸种+花期叶面喷洒和单独的花期叶面喷洒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花期叶在喷洒还是单独进行花期叶面喷洒均可以增强旗叶POD酶的活性同时使得POD同工酶发生变化,表现在谱增多增强,增加了F,G二条谱带。  相似文献   

3.
土壤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盆栽,坑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干旱对后期小麦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衰老与后期植株体内生氧代谢密相关,小麦扬花以前,干旱胁迫使叶片中SOD,POD活性增强。但扬花以后,随土壤含水量降低,SOD活性迅速下降,POD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剧,导致细胞质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泡桐丛枝病与过氧化物酶含量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比较分析了感病与未感病泡桐树木的过氧化物酶总活性与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泡酮感病后,叶片的POD总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枝,根韧皮部的POD总活性,病株高于健株。健株枝部和根部的POD同工酶谱带多于病株,活性也高于后者。可以用POD总活性与同工酶变化两个指标作为判别泡桐感病与束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成功地研制了PVC葡萄糖氧化酶(GOD)柱,用流动装置和I电极探讨了磁场对GOD活性的影响:密闭条件下磁化,GOD活性有所降低,敞开条件下则活性有所增强,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小麦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浓度为100mg/kg的GA3和PP333浸种,研究了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对药剂处理的反应。结果表明,PP333处理抑制了植株地上部生长,增强生根力,增加根/冠和植株体内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IAA氧化酶活性。但却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GA则促进地上部生长,降低根/冠及IAA氧化酶活性,提高淀粉酶和POD活性,SOD活性略增强。表明2种调节剂地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氟乐灵(2μg/g土)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片和根茎部不同细胞定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总可溶性POD、胞内POD、胞间POD以及细胞壁结合型POD的活性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2)氟乐灵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可提高棉苗组织中上述五类POD的活性,细胞间隙POD及胞壁结合POD活性上升更为明显;(3)枯萎病菌侵染后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产生诱导抗性的棉苗及抗病品种棉苗中胞壁结合POD活性快速上升,增加幅度大,而感病品种前期无明显增加,后期才有较小幅度的上升.这说明过氧化物酶在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赤霉病菌粗毒素作用下,西农67(抗病品种)和8433(感病品种)小麦幼苗MDA含量,SOD,POD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结果表明,西农67小麦幼苗在粗毒作用24h内SOD和POD活性迅速增加,随着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这两种酶能够维持高的活性水平,其MDA累积缓慢,累积量少,感病品种8433在粗毒作用下,SOD和POD活性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两种酶活性增加幅度均小于西农67,其MDA则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在棉花对枯萎病抗病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氟乐灵(2μg/g土)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片和根茎部不同细胞定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总可溶性POD、胞内POD、胞间POD以及细胞壁结合型POD的活性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2)氟乐灵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可提高棉苗组织中上述五类POD的活性,细胞间隙POD及胞壁结合POD活性上升更为明显;(3)枯萎病菌侵染后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产生诱导抗性的棉苗及抗病品  相似文献   

10.
香蕉越冬期ATPase和保护酶的活性及膜脂过氧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  相似文献   

11.
根据溶液培养试验从Azucena×IR64的DH群体中选出对铁毒抗性、敏感品系各5个,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其对铁毒抗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系叶片POD活性与其对铁毒耐受能力具有正相关性,抗性品系的POD活性高于敏感品系;抗性和敏感品系POD活性诱导程度与铁吸收量分别表现正相关和负相关.说明POD在水稻抗铁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水仙中的漳州产水仙和平潭产水仙为试材,研究了两产地水仙主、侧芽在形态分化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水仙从7月份开始POD活性逐渐上升,8月上旬后P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910月份POD活性开始急剧下降,至10月中、下旬降至低谷.这种变化过程与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同时,平潭水仙主、侧芽的POD活性水平均高于漳州水仙,反映了平潭水仙多花枝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竹笋采后活性氧代谢对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竹笋在 5℃ 和 10℃下,木质素含量、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CAT和 POD 3种酶活性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 H2O2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 H2O2的积累,致使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5℃的 SOD、POD活性和 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5 ℃下木质素含量极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4.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茶鲜叶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特点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新鲜茶叶在摊放过程中的失水率,细胞膜透性,三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和叶片失水程度的增加,鲜叶肉SOD,CAT活性先增强后迅速减弱,POD活性则一直保持增强的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不断上升。反映出茶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断加剧,并且其增加速度与保护酶活性变化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6.
α—氧代膦酸衍生物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O,O-二乙基α-(4-氯苯氧乙酰氧基)苄基膦酸酯处理水稻幼苗,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均发生相应变化;高浓度的ETBP对POD、SOD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工酶谱带相应增强。同时不同浓度的ETBP对水稻幼苗细胞相对存活率表现其高浓度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7.
0℃下,香椿芽采后的呼吸强度很快下降;在其贮藏过程中,总叶绿素(T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Vc含量明显减少,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贮藏30d,总叶绿素含量减少38.9%,Vc减少95.4%,POD活性提高4.5倍,无纤维化和落叶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干旱条件下磷对玉米叶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和盆栽试验法,测定了不同磷水平下正常供水、交替变换水及持续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中RWC、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将导致叶片RWC降低,MDA含量升高,使细胞膜伤害加剧。SOD和POD具有减缓MDA积累的作用。干旱胁迫下,磷能有效地维持较高的叶片RWC,增加其SOD和POD活性,减少MDA积累,提高生物学产量。采用多变水处理能显著降低干旱对作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CaCl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2%)处理可显著提高冷害低温(2℃)下茄子果实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01),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降低MDA含量(P<0.01),并明显减轻了果实冷害的程度;AsA和GSH处理可提高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P<0.05),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对果实冷害的抑制效果也不如CaCl2处理明显。结果表明:CaCl2及AsA和GSH对茄子果实冷害的抑制作用与其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6个耐旱性不同的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结球甘蓝(耐旱)、球茎甘蓝、黄花芥蓝、花椰菜、大叶芥菜、大白菜(不耐旱)]为试验材料,经水分胁迫处理后,叶细胞质膜透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以及多胺(Put、Spd、Spm)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有所下降.经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叶片质膜透性与MDA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与POD、SOD活性和IAA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MDA与POD、SOD活性和IAA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而POD与SOD活性、IAA含量以及SOD活性与IAA含量则均成显著正相关.文中对蔬菜抗旱性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