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避雨栽培番茄为试材,采用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高山避雨栽培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高山避雨番茄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番茄果实产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均能获得略高的番茄产量(0.73%~2.92%),氮肥、磷肥用量分别减少了11.11%和20.00%、51.85%和51.85%,而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25.44%和28.60%、15.79%和25.91%。综上所述,在水肥协同条件下,鄂西高山避雨栽培番茄最适施氮量为405 kg·hm-2,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能够获得与习惯施肥相当产量和更高的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4,(12):227-236
长期大量施肥增加设施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淋溶风险 可溶性有机氮比较活跃,在氮素转化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有机肥、传统施氮、优化施氮和秸秆还田)对设施菜田土壤矿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其在剖面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土壤0~180?cm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范围为29.1~88.9?mg/kg,占可溶性总氮的27%~50%;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并且随着化肥氮投入的增加可溶性有机氮含量也相应增加;其中,有机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可溶性有机氮在0~180?cm土层累积增加了1?132?kg/hm2,传统施氮比单施有机肥处理累计增加了?1?505?kg/hm2,秸秆的施用显著降低土壤无机氮累积量,但是对可溶性有机氮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可溶性有机氮是设施菜田氮素重要的损失形态,其对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金冠九号"番茄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不同施肥处理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探明氮肥减量配施有机物料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100%CF(纯化肥)处理相比,75%CF+25%VM(蚓粪)、75%CF+25%S(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开花坐果期番茄中的氮含量和累积量、盛果期果实中氮素分配比例和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与100%CF处理相比,50%CF+50%VM显著提高了盛果期设施番茄的生物量、增加了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果实中的氮积累量。与100%CF处理相比,50%CF+50%S、100%VM、100%S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设施番茄的生物量、氮在果实中的积累及氮素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但仍然促进了氮素向果实中的分配。综上,75%CF+25%VM处理提高增加了番茄的生物量、提高了氮素积累量,促进了盛果期茎、叶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移和分配,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该研究为设施番茄的科学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氮素供应对露地胡萝卜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在氮素供应水平对露地胡萝卜的产量、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萝卜肉质根的产量、氮素吸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在氮素投入量超过120 kg·hm-2时肉质根的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地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保证胡萝卜肉质根产量的最低氮供应水平(0-60 cm土壤初始无机氮+肥料氮)为227kg·hm-2,根据土壤氮素的分析,作物生长期间根层土壤的氮素净矿化量为58kg·hm-2,因此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素临界供应目标值(0~60 cm土壤初始无机氮+肥料氮+根层土壤的氮素净矿化量)为285kg·hm-2,即从合理施肥的角度来看,京郊露地胡萝卜生产中氮肥的最大投入量不应超过该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棚栽培的番茄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70%施氮量即240 kg/hm~2施氮量的番茄产量、单株番茄个数、单株番茄总质量最高;氮肥贡献率最高,对应的氮肥地力贡献率最低;农学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省市场上常见的25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番茄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结果表明:番茄总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幅分别为262.8~460.1 kg?hm-2和281~526 kg?kg-1。聚类分析表明,吸氮能力较弱、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产量高的品种有4个:朝研219、瑞琦1号、四季粉红、佳粉19,产量平均值为145 754 kg?hm-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总吸氮量与番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对提高番茄产量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冀姜5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生姜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替代10%~30%化肥可显著增加生姜产量,促进氮磷钾素向生姜根茎中积累和分配,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其中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2)处理生姜产量和肥料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最高,较单施化肥(CF)增产25.60%,纯收益增加22.57%;T2处理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43.25%~173.93%、49.55%~70.40%和13.77%~29.63%。随生物有机肥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T2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综上所述,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4560 kg·hm-2生物有机肥配施+2400 kg·hm-2化肥)处理为试验条件下生姜最为适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安徽主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2012、2013年度的蔬菜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安徽省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常用蔬菜有26种,其中辣椒、番茄、黄瓜、大白菜、花椰菜、茄子等6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67.4%,且种植户数最多,达调查总样本数的52.1%。种植这6种蔬菜的所有田块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30.4%;化学氮肥投入量均在300 kg·hm-2以上,化肥投入的平均N∶P2O5∶K2O为1∶0.46∶0.49,不同种类蔬菜有机肥投入量差异较大。6种蔬菜的平均施肥次数为3.2次。6种蔬菜中黄瓜产量最高,茄子产值最高,蔬菜产值和肥料投入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中应改善施肥技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甜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研究了不同化肥减量措施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包括推荐施肥和不同梯度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促进甜玉米增产15.14%~25.31%,等养分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增产4.42%~8.83%,且有机肥替代15%~30%化肥氮可达到较好的产量水平。优化施肥降低甜玉米果实中硝酸盐和淀粉含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甜玉米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优化施肥促进甜玉米干物质量增加21.06%~26.49%,促进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20.11%~31.32%、21.20%~29.59%和6.76%~16.84%;有机肥氮素替代化肥氮素达到45%时,甜玉米的氮素积累量比较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15%化学氮肥、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降低了肥料成本。综合考虑,有机氮肥替代15%~30%化学氮肥的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甘肃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章圣强  曹靖 《北方园艺》2012,(14):45-4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结果表明:种植户在施用有机肥、化肥及灌水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量同时增加,缺乏平衡施肥的理念。种植区有机肥投入量在52~337t/hm2,化肥折算纯氮肥年平均投入量为1 165~4 865kg/hm2,磷肥(P2O5)年平均投入量为1 079~2 960kg/hm2,钾肥年平均投入量为631~3 321kg/hm2。设施不同土层土壤pH均显著低于农田土壤,土壤电导率则明显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靖远、皋兰、红古设施土壤电导率超过了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值(EC0.4mS/cm)。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5,(3):227-236
<正>优化施氮模式下设施菜地氮素的利用及去向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氮高强度投入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典型区山东寿光为研究基地,在该区域3年减施氮肥模式对农学、肥力和环境效应影响的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15N示踪技术,对筛选出的氮肥优化模式进行验证,并定量化地研究氮肥基于C/N调控和基于水分调控的优化模式下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去向,以期为设施菜地合理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氮模式(FP);2)优化施氮模式(OPT)。研究结果表明,OPT处理的番茄地上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均高于FP,作物吸收氮只有20%左右来自化肥氮;与FP相比,OPT处理的化  相似文献   

12.
以京育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西北地区结球甘蓝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灌溉(1 960 m3·hm-2)和节肥20%施肥量(氮304 kg·hm-2、磷204kg·hm-2和钾72 kg·hm-2)处理的结球甘蓝VC、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显著优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氮素表观利用效率最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为91、132 t·hm-2,虽然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有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优势。综合评价,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的灌溉和比当地传统施肥量节肥20%的施肥组合为较适宜当地结球甘蓝生长的水肥供应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替代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合设施番茄的有机肥替代最佳方案,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有机肥产量仅提升了3.5%,但品质提升显著;单施化肥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纯有机肥处理,但品质无显著变化;化肥用量相同、有机肥用量不高于75 t·hm-2时,产量增长有限,用量达120 t·hm-2时,产量较对照提升了28.4%;有机肥用量相同条件下减施化肥,产量先升后降。试验后土壤无机氮含量下降,对照和纯有机肥处理无机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施化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可见,化肥提升产量效果优于有机肥,有机肥改善品质效果优于化肥,85%优化化肥(N-P2O5-K2O:459-191.25-510 kg·hm-2)配施75 t·hm-2有机肥各指标均较理想,是适宜设施番茄栽培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北独乐河村桃园养分管理现状,采用随机确定调查样点的方式调研农户桃园养分管理现状,并结合桃树养分吸收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合理管理桃园养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养分投入量上,氮磷钾平均投入量为N1 004.9 kg·hm-2、P2O5 705 kg· hm-2、K2O 1 065 kg·hm-2,分别为桃树养分需求量的5.2、9.2、4.3倍.在施肥结构上,42.9%的农户桃园全年只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投入.在施肥时期上,有60%和40%的农户分别选择在秋季和春季施用基肥,只有5.7%的农户在基肥后追肥3次,其余均少于3次.建议桃园应将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控制氮磷钾肥的用量;在秋季(9-11月)施用基肥,并重视追肥次数,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桃园养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传统畦灌施肥和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与畦灌相比,滴灌施肥处理可以降低氮肥用量16.7%,达最高产量时,畦灌处理最高用肥量为573.1 kg·hm-2,滴灌处理最高用肥量为 510.1 kg·hm-2。滴灌具有明显的节肥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进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砂田西瓜水氮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性生产,探索适宜的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水平。【方法】2016—2017年在甘肃省皋兰县砂田西瓜主产区进行了连续2 a的大田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单施化学氮肥不施有机肥(OF-0%)、有机肥25%替代化学氮肥(OF-25%)、有机肥50%替代化学氮肥(OF-50%)、有机肥75%替代化学氮肥(OF-75%)、有机肥100%替代化学氮肥(OF-100%)和不施氮肥对照(CK),研究了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对砂田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200 kg·hm-2施氮水平下,有机肥氮替代处理对砂田西瓜增产增效作用显著,与单施化肥相比,50%~100%替代处理西瓜成活率提高了26.47%~34.16%,增产63.2%~156.6%,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8.1%~27.1%,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6.5%~18.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3.5%~176.3%。【结论】在相等的总氮量投入下,50%~100%是该地区20 a砂田西瓜有机氮替代无机氮的适宜水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设施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ON)、优化(化肥减量)施肥(OPT)、有机肥替代15%化肥(OF15)和有机肥替代30%化肥(OF30)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设施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相比CON处理,OPT、OF15和OF30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4.4%、4.8%和12.7%。OPT、OF15和OF30处理相比CON处理提高了番茄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硝酸盐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降低。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相比CON处理,OPT、OF15和OF30处理的土壤EC值分别下降了13.8%、16.9%和13.4%;有机肥(OF15和OF30)处理相比化肥(CON和OPT)处理会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6.67%~9.52%;同时还提高了土壤全氮、全钾、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氮、磷和钾养分活化系数。综上可知,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设施番茄产量、改善设施番茄品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温室辣椒氮肥用量过高的问题,以“长剑73”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N 300.0kg·hm-2)、减氮10%(N 270.0kg·hm-2)、减氮20%(N 240.0kg·hm-2)、减氮30%(N 210.0kg·hm-2)及不施氮肥对辣椒生长发育、关键生育期光合特征、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10%并没有降低辣椒苗生长质量。减量施氮各处理在关键生育期内株高、茎粗均有所下降。辣椒盛果期氮肥减量10%处理SPAD最高,与常规氮肥相比提高了1.6%,继续减氮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氮肥减量10%在辣椒花期、盛果期冠幅比常规施氮提高5.8%、5.6%。辣椒盛果期氮肥减量10%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合速率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9.4%、0.6%、5.3%。减氮10%处理辣椒产量比常规施氮增产1.1%,减氮20%辣椒产量略低于常规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氮肥减量降低了辣椒硝酸盐含量,同时提高了辣椒维生素C含量增幅范围为2.9%~8.8%。氮肥减量10%处理比常规氮肥收入提高1.5%,产投比最高为7.3。从辣椒生长发育、光合特征、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角度来考虑,氮肥投入不低于240kg·hm-2,不高于270kg·hm-2时是较为理想的氮肥减施方案,可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在减施化肥的情况下研究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和ETS生物复合肥对设施番茄品质、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早春茬和秋冬茬,设5个处理:不施肥(CK0);常规化肥(CK);化肥+聚天门冬氨酸(T1),氮素为CK的80%;ETS生物复合肥(T2);ETS生物复合肥+聚天门冬氨酸(T3),氮素为T2的80%。结果表明,施用聚天门冬氨酸和ETS生物复合肥可使番茄产量显著提高,营养品质也得到改善,植株各部分干质量增加,番茄植株对氮素吸收能力增强。早春茬和秋冬茬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早春茬T3处理较CK番茄产量平均提高了16.47%,糖酸比提高38.12%,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13.77百分点;T2处理较CK番茄产量提高18.83%,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8.11百分点。综上,使用ETS生物复合肥替代化肥,在氮素减施20%的前提下配施聚天门冬氨酸可有效增加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提高氮肥农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西瓜品种“金城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T1)、单施生物有机肥(T2,与化肥等氮量)、20%生物有机肥+80%氮肥(T3)、40%生物有机肥+60%氮肥(T4)、60%生物有机肥+40%氮肥(T5)及不施氮肥(CK)对压砂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施肥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宁夏压砂地西瓜合理施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替代氮肥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西瓜的主蔓长、茎粗和叶片的生长,并显著提高了西瓜产量和品质。其中T5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2.1 t·hm-2,分别较CK和单施化肥(T1)提高了55.1%和46.6%。生物有机肥替代氮肥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施肥效益;同时也降低了西瓜植株的得病率和死苗率;与单施化肥相比,T5处理的瓜心和瓜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2.7%和11.5%。综上所述,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有效促进压砂西瓜生长,提高产量及果实品质和氮肥农学效率与经济效益,60%生物有机肥+40%氮肥是适合当地压砂西瓜生产的施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