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防止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伊犁地区不同动物源粪样中分离出的723株大肠杆菌(猪源89株、牛源164株、鸡源270株和羊源200株)进行临床常用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1)牛源大肠杆菌主要对安普霉素(26.8%)耐药;多药耐药以0耐(62.0%)为主。(2)羊源大肠杆菌主要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7.5%)、氨苄西林(69.5%)、恩诺沙星(46.0%)、诺氟沙星(45.0%)和安普霉素(43.5%)耐药;多药耐药以4耐(16.0%)和6耐(16.0%)为主。(3)猪源大肠杆菌主要对氨苄西林(66.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4.0%)、氟苯尼考(64.0%)、恩诺沙星(53.0%)、诺氟沙星(49.0%)、环丙沙星(36.0%)和庆大霉素(31.0%)耐药;多药耐药以2耐(12.0%)、5耐(13.0%)和7耐(12.0%)为主。(4)鸡源大肠杆菌主要对氨苄西林(74.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3.0%)、氟苯尼考(71.1%)、恩诺沙星(65.9%)、诺氟沙星(61.1%)耐药;多药耐药以7耐(17.7%)和8耐(14.4%)为主。【结论】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程度由高到依次为鸡源菌>羊源菌>猪源菌>牛源菌,加强伊犁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地区规模化猪场和养殖户家猪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该地区猪场及周边养殖户家猪粪样分离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采集的703份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701株(包括规模化养殖场549株和养殖户152株),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77.0%以上;对阿米卡星最敏感,耐药率也达11.1%;3耐以上的菌株占17.0%。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菌药物。规模化养殖场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相比养殖户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对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3.
某猪场不同生长期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了解焉耆县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焉耆县某养殖合作社采集粪源379份,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共分离菌株350份,分离率92%;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安普霉素、阿米卡星10种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耐药严重程度依次为40日龄仔猪60日龄仔猪妊娠母猪;多药耐药较为严重,仔猪粪源大肠杆菌以6~8耐为主,妊娠母猪粪源大肠杆菌以2~4耐为主。表明该猪场大肠杆菌耐药谱广,多药耐药严重,科学合理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区鸡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南中北部地区多个规模化鸡场和猪场采集病料,经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共分离保存157株鸡源大肠杆菌和92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对23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相对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0.8%、59.9%和56.7%,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磺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多粘菌素E等高度耐药;猪源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2.0%,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安普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6.5%、60.9%和65.2%,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链霉素、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达氟沙星等则高度耐药。多数菌株普遍呈多重耐药,以17~23耐药株为主。这些数据为本地区的用药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显示本地区鸡、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极其严重,有必要对本地区进行细菌耐药性的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6.
新疆某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养殖场粪样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该猪场共采集543份粪样,分离到454株大肠杆菌。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60.0%以上;对头孢噻呋最敏感,耐药率也达10.8%;3耐以上的菌株占64.5%。【结论】该猪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从新疆部分地区采集动物源粪样及鼻腔样共计1 781份,从中分离葡萄球菌1 667株,进行临床常用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进行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fr、fexA和fexB)及与cfr转移相关的移动元件IS21-558和转座酶基因Tn558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动物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程度为羊源宠物源猪源禽源牛源,对被检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耐药最严重,耐药率为54.7%~93.6%。除牛源菌外(36.3%),其余动物源分离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51.1%~98.2%。动物源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多药耐药结果显示,羊源菌以4~5耐为主,禽源菌和宠物源菌以3~5耐为主,猪源菌以4耐和7耐为主,牛源菌以1耐为主,不同动物源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谱型多样化。酰胺醇类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仅在猪源菌中检出4株菌携带cfr基因。除牛源菌外,在其余动物源中均检出fexA基因,检出率为宠物源猪源禽源羊源,未检出fexB基因。16SrRNA序列扩增结果显示4株携带cfr基因的阳性菌都为模仿葡萄球菌。此外,在4株阳性菌中都检出移动元件IS21-558(包括:istAS和istBS)和Tn558转座酶基因(tnpA、tnpB、tnpC)。新疆动物源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谱型多样化,酰胺醇类耐药基因以携带fexA基因为主。此外,多重耐药基因cfr及其移动元件的检出,提示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暴发和超级耐药菌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焉耆县不同动物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以及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从新疆焉耆县几个规模化养殖场分别采集鸡、牛、猪及羊肛拭子样;对样品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运用琼脂稀释法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并对耐药菌株通过PCR方法进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MLST方法分析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①分离鸡源沙门氏菌110株(27.5%;110/400),牛源沙门氏菌63株(64.9%;63/97),猪源沙门氏菌40株(10.0%;40/400),羊源沙门氏菌17株(6.8%;17/250)。②牛源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以及氟苯尼考这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以7耐(33.3%)为主;猪源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本地区其他动物源菌,多药耐药结果显示在0耐~7耐均有分布。③牛源沙门氏菌和羊源沙门氏菌中blaTEM、blaOXA、oqxA、oqxB、aac(6′)-Ib-cr、ant(3″)-Ia、aadA2和tetB基因的携带率高于鸡源和猪源沙门氏菌的携带率,但blaCMY-2、qnrB、qnrS和tetA这4种耐药基因仅在猪源沙门氏菌中检出。④筛选出8株多药耐药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沙门氏菌,MLST分析发现8株菌的ST型均为ST34,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焉耆县被检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中均分离出沙门氏菌,且对13种不同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共存的情况,不同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间存在克隆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贵阳市猪、鸡及环境中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从贵阳市花溪区、乌当区等7个县区采集了猪、鸡肛门拭子及排污口处的粪便,共420份样品,分离鉴定出300株大肠杆菌,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统计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倍数、敏感率、耐药率等。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率整体偏高,除庆大霉素接近50%外,土霉素和氟苯尼考超过80%,链霉素、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和磺胺嘧啶超过70%,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超过60%。300株分离菌均多重耐药菌株,主要集中在5~10耐之间。结果表明贵阳市猪、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新疆某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该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采集的780份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638株,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安普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20.0;以上;对氟苯尼考最敏感,耐药率仅为3.1;;2耐及2耐以下的菌株占79.9;.[结论]该羊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十分严重,但需考虑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时应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旨在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情况。对疑似雏鸡白痢的33份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采用Kindy-Bauer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1.54%、0、7.69%、0、19.23%和15.38%;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53.85%、65.38%、57.69%、100%、69.23%、61.54%、76.92%和53.85%。且所有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性,其中以6耐和7耐的菌株为主,分别占42.31%和30.77%。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加强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散养户猪、鸡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贵阳市散养户猪、鸡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本文通过采集贵阳市农村散养的猪、鸡肛门拭子105份,经分离、鉴定得到96株大肠杆菌,再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表明,96株大肠杆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氟苯尼考(88.5%)、头孢噻呋钠(83.4%)、土霉素(82.3%)、阿莫西林(79.2%)、链霉素(76%)、磺胺嘧啶钠(75.0%)、恩诺沙星(71.9%)、环丙沙星(63.6%)、卡那霉素(61.4%)、庆大霉素(53.2%)。96株大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少的对2种药物耐药,最多的对10种药物耐药。其结果说明,贵阳市散养户猪、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肉类食品源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和耐药情况。【方法】自2011年7月至8月,从广州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市售肉类样品310份,其中猪肉253份,鸡肉57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31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1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68.7%,其中猪肉源177株,鸡肉源36株。受试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75.0%,对氨苄西林、萘啶酸、氯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环丙沙星、安普霉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60.0%,而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表现较为敏感,耐药率小于5.0%。鸡肉源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源大肠埃希菌,差异极显著(P0.01)。213株大肠埃希菌中82.2%为多重耐药菌。【结论】广州市售肉类食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污染,且鸡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猪肉源大肠埃希菌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猪大肠杆菌病分离的E.coli的优势血清型与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猪大肠杆菌病有关的血清型分布,PCR方法调查7种毒力相关基因,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所有菌株对18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超过一半的菌株含有astA,Stx2e和eaeA基因,且毒力基因组合Stx2e+astA和Stx2e+eaeA较为流行。定型菌株53株,分别属于15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8和O64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O8型菌株中,所有均携带astA基因,多数耐四环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和磺胺甲噁唑,但对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E敏感;而O64型菌株中,多数携带astA和Stx2e基因,所有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和磺胺甲噁唑耐药,但对多黏菌素E和卡那霉素敏感。【结论】O8和O64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两种血清型菌株拥有相似的毒力基因谱和耐药表型,但有不同的敏感表型。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PF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了低剂量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细菌数量、细菌耐药性和定植抗力的影响。连续饮水给药(1、10 和100 mg·L-1)48 d后,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为:10和10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部分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P<0.05或P<0.01);10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肠球菌和部分拟杆菌的生长(P<0.05或P<0.01);1、10 和100 mg·L-1恩诺沙星使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加(P<0.05或P<0.01);100 mg·L-1恩诺沙星使拟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加;1、10 和100 mg·L-1恩诺沙星可降低部分SPF小鼠肠道菌群的定植抗力,使菌群对外源细菌的屏障作用下降。低剂量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数量和定植抗力影响不大;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是使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耐药率增加;中国现行规定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日允许摄入量(ADI)可能也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主要为选择出耐药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IRBLs)的耐药表型特点,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40株鸭大肠杆菌产IRBLs情况并分析产IRBLs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产IRBLs阳性株4株,阳性率为10%,其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棒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新霉素、多西环素耐药,说明IRBLs产生菌已在我国兽医临床上出现,且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此外,2株产IRBLs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表明三唑巴坦对哌拉西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再者,1株产IRBLs菌对三代头孢耐药,该菌株可能同时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AmpC酶,这提示IRBLs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离体恒化器模型评价低浓度恩诺沙星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制定微生物学日允许摄入量(ADI)提供依据。【方法】四套接种人体肠道菌群的离体恒化器模型中连续添加0、0.2、2及20 mg•L-1恩诺沙星8 d,采用细菌培养计数和PCR-DGGE方法研究细菌数量、耐药性、菌群结构和定植抗力的变化。【结果】2及2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肠道总厌氧菌、总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的生长(P<0.05或P<0.01);0.2、2及20 mg•L-1恩诺沙星均使总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耐药百分率增加(P<0.05或P<0.01), 停药7 d后,总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耐药百分率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20 mg•L-1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较大,使PCR-DGGE图谱发生明显变化,条带数、菌群多态性和相似性参数降低(P<0.05或P<0.01);2和20 mg•L-1恩诺沙星可使肠道菌群对外源沙门氏菌的定植抗力明显下降。【结论】0.2 mg•L-1恩诺沙星(相当于3.67μg•kg-1体重)可对离体恒化器模型中的人体肠道菌群耐药性产生显著影响,说明中国现行规定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ADI(6.2μg•kg-1体重)可能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主要为选择出耐药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