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作物。据2008年统计,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万hm2,鲜薯产量突破1000万t,居全国第一。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甘肃省马铃薯的育种、良种繁殖基地。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窖藏病害逐渐  相似文献   

2.
幼龄果园间作马铃薯多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制约了其长足发展。通过人工作业和机械作业两种作业方式的对比,结果表明:幼龄果园间作马铃薯,机械化作业对果树生长无显著影响,可实现从播种、起垄、覆膜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机械化作业效率高、成本低;马铃薯出苗整齐、出苗率高,马铃薯果实损失显著减少,收净率97.50%、破损率0.97%,667m~2增产578 kg,667 m~2收入可达3 429.60元,是一种可取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1马铃薯栽培技术1.1育苗:中拱棚马铃薯的育苗在春节前进行。1.2催芽:每亩用种量为125千克,按芽眼旋转切块,每块25克,用湿沙分层培,一层沙子一层马铃薯种块,用炉火加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当芽长2厘米时,开始降温炼苗。1.3定植:马铃薯喜欢疏松的沙壤土,在气温0℃以上即可播种。双行起垄种植,垄距75厘米,株距25厘米,行间距15厘米,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车,施优质复合肥150千克,播后覆土为垄,  相似文献   

4.
起垄覆膜栽培对菜用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薯3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单行、双行起垄覆膜,单行、双行起垄不覆膜4种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不覆膜栽培处理的马铃薯生育期与对照的一致,而起垄、覆盖地膜处理明显提早了马铃薯的出苗期和成熟、收获期。起垄栽培提高了大薯率和中薯率以及单株薯重;各处理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性呈极显著,且起垄覆膜栽培的处理(无论单行或是双行)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超过10%;起垄不覆膜栽培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超过4%。  相似文献   

5.
对马铃薯起垄铺膜双行、起垄不铺膜双行、起垄铺膜单行和起垄不铺膜单行4种不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喀什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起垄铺膜双行栽培,该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6.
对马铃薯起垄铺膜双行、起垄不铺膜双行、起垄铺膜单行和起垄不铺膜单行4种不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喀什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起垄铺膜双行栽培,该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庆阳市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产量低而不稳、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较低的现状,通过连续3 a(年)试验示范,总结出庆阳市早熟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实现起垄、播种、施肥、施药、覆膜一次完成,再结合膜上覆土,可实现马铃薯自然破膜出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还注重残膜回收,实现了增产增收与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盐城地区马铃薯栽培不起垄、不覆膜,制约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以脱毒‘荷兰薯7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起垄覆膜与露地直播2个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栽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膜适宜盐城地区春季非保护地马铃薯栽培。  相似文献   

9.
陈叶 《蔬菜》2004,(1):41-41
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是河西地区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变1年1收为1年2收,比单种增收30 %~40 %。一、茬口安排春季气温稳定在5~7 ℃时播种马铃薯,6月中下旬即可收获,前作不宜为茄、番茄、葱、蒜等作物。大葱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6月底-7月初移栽定植,10月底收获。二、品种选择马铃薯选用结薯早、块茎前期膨大快、休眠期短的早大白、克新4号、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4号等早熟品种。大葱选用品质优、丰产性好的章丘大葱、鸡腿葱等。三、栽培管理马铃薯播前重施基肥,行播,行距20 cm,播后覆土起垄,垄宽50 cm,垄间距35 cm,垄上覆膜…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定西市从1996年开始发展马铃薯产业,目前,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州第二、产量位列第一。全市有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薯生产和精淀粉加工基地,“中国薯都”产业优势初步形成,马铃薯已从“救命薯、脱贫薯”变成了“致富薯”。近年来,定西市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工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同时,马铃薯产业还带动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由鲜薯收购、贩运、加工等带动的餐饮、住宿、仓储、水电、包装等行业蓬勃兴起,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从事分、装卸、贩运人员达数万人。马铃薯成为定西市主导产业@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的主产区,近十年来年种植面积21.0万~23.3万hm2(315.0万~349.5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窖藏数量也明显增多,窖藏病害日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定西市马铃薯贮藏中薯块腐烂率达15%~30%,年损失马铃薯10万~30万t。为了选择增产潜力大、耐贮藏的品种,笔者选取8个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定西市2007年马铃薯种植总面积达24.7万hm^2,总产量500万t以上,如果能把贮藏损失减少5%,则每年可提高收益1.5亿元以上,因此,探讨马铃薯贮藏管理技术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着重探讨目前定西市常见4种贮藏库的特点及温湿度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要点,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马铃薯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寒旱区马铃薯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利用率低下的现状,笔者通过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试验示范,应用先进的养分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对种薯处理、科学施肥、起垄覆膜、病虫防控等措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创新,总结出了比较稳定成熟的甘肃省寒旱区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机械化种植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显著提高甘肃省寒旱区马铃薯种植生产水平,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新大坪”马铃薯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农户冉珍1996年从自家种植的全省马铃薯区试材料中发现的一个优良材料,后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生产示范、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送样等工作,2005年12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5.
杨兆春 《花卉》2017,(2):117-118
几年来,通过引种试验、探索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了以推广脱毒良种、合理密植、大垄双行、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加快腾冲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山区人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蔬菜》2008,(6):40
马铃薯作为青海省互助县的重要产业,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马铃薯种植方式较为落后,基本沿袭畜力、机械开沟,人工施肥、点播、起垄的传统种植方式,劳动工序多、强度大,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08年,互助县组织技术力量,引进机具,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渭源县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通过对渭源县马铃薯种薯繁育条件的分析,确立了渭源县马铃薯脱毒原种高山自然隔离繁育基地的选址指标,并对适宜繁育区域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8.
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的主产区,近十年来年种植面积21.0 万~23.3 万hm2(315.0 万~349.5 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窖藏数量也明显增多,窖藏病害日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定西市马铃薯贮藏中薯块腐烂率达15%~30%,年损失马铃薯10 万~30 万t。为了选择增产潜力大、耐贮藏的品种,笔者选取8 个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和贮藏期间病害调查,旨在选择高产、耐贮藏品种。  相似文献   

19.
陇中地区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中国蔬菜》2008,1(7):57-58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近几年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6.7万hm2,年产鲜薯180万~200万t,产值9亿~10亿元,已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京郊草莓生产关键环节缺少适宜机具的问题,选用2台草莓破垄机具、3台草莓起垄机具,分别开展草莓机械化破垄与人工对比试验以及草莓机械化起垄与人工对比试验,通过检测破垄作业后碎土率、地表平整度以及起垄作业后土垄横截面尺寸、土垄垄形一致性以及土壤容重变化率等指标,明确适宜京郊草莓种植应用的农机装备。试验结果表明:破垄机械化作业效率大概是人工的14倍,人工成本大约是机械化的13倍,机械化碎土率达到90%以上,是人工碎土率的2倍。起垄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土壤垄型一致性都能达到93%以上;从土壤紧实度上看,YT8-K30型、K802P型起垄机所起土垄较实,未出现塌垄现象;从作业效率来看,同一种农机设备东西作业比南北作业效率高。综合来看,YT8-K30型和K802P型草莓起垄机所起的土垄在高度、宽度、紧实度等方面能够完全满足京郊草莓的农艺种植要求,同时机型适宜日光温室进出、作业,且除机手外基本不需要额外的人工辅助,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减轻作业强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