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大薯代替不同比例玉米配制日粮饲喂文昌鸡,通过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探讨大薯替代玉米的可行性。随机选择5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文昌鸡母鸡2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Ⅳ组为试验组,饲喂试验日粮,即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分别用10%、15%、20%的大薯替代玉米。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周饲养试验,除对胸肌48 h滴水损失率和胸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外,大薯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玉米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其他肉品质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当饲养时间达到4周时,各处理组间胸肌48h滴水损失差异显著(P0.05),而对其他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大薯可以部分替代文昌鸡日粮中的玉米作为能量饲料使用,其替代比例可达玉米含量的20%。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选取体重约20 kg的从江香猪4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前期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以野乔菜替代10%、20%和30%的基础日粮,试验后期分别用野乔菜替代20%、30%和40%的基础日粮。育肥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头屠宰,取背最长肌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①野乔菜替代不同比例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亚油酸、试验Ⅰ、Ⅱ组亚麻酸、试验Ⅱ组花生二烯酸和试验Ⅰ组花生四烯酸分别提高了54.69%、43.57%、62.50%、25.00%和127.10%;各试验组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响。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显著低于试验Ⅰ(P<0.05)、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试验Ⅲ组甘氨酸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甲硫氨酸、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EAA/TAA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综上所述,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从江香猪肌肉PUFA和EFA含量,显著提高了部分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归芪益母复方制剂对产后奶牛瘤胃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将19头待产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头,试验组9头。试验组奶牛产后每天灌服归芪益母复方制剂500 mL,对照组奶牛每天灌服等体积饮用水,连续6 d。产后第7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G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两组奶牛瘤胃菌群的丰度和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Escherichia-Shigella属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菌群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Subdoligranulum属菌群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奶牛瘤胃丙酸(P<0.05)和异丁酸(P<0.01)含量明显升高。本研究从瘤胃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角度揭示了归芪益母方对产后奶牛的保健机制。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数量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72头130日龄、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76.0±0.5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4%(4%组)和8%(8%组)的黑水虻幼虫粉,通过调整日粮配方,3组日粮的蛋白含量和代谢能一致。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食糜用于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盲肠食糜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PrevotellaClostridium cluster IV和Roseburia的数量(P<0.05),而降低了Escherichia coli的数量(P<0.05);日粮添加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PrevotellaBifidobacterium的数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和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盲肠食糜中乳酸、总短链脂肪酸和乙酸的浓度(P<0.05),同时,日粮添加8%黑水虻幼虫粉还降低了戊酸的浓度(P<0.05);对于氮代谢产物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总生物胺、尸胺、腐胺、精胺、对甲酚和苯酚的浓度(P<0.05),而日粮添加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尸胺和苯酚的浓度(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可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部分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有益代谢物的浓度,降低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化合物的浓度,表明一定比例的黑水虻幼虫粉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应用于养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丁酸梭菌组灌服荧光标记的丁酸梭菌,3 h及16日龄进行解剖并采集回肠上皮细胞观察荧光情况。随后另外选择3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1~6 d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在16和21日龄时,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中段内容物,测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微生物种类、物种丰度比例、菌属以及蛋白功能丰度等差异分析。【结果】3 h及16日龄丁酸梭菌组回肠上皮细胞周围均呈现出荧光现象,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定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回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1日龄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发酵香菇渣(fermented shiitake residues,FSR)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空肠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及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00头健康的壹号土猪断奶仔猪(小耳花猪×杜洛克猪,公母各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NC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发酵香菇渣。试验期33 d。饲养试验结束时,从每个组中选择6头仔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样。检测指标包括生长性能、十二指肠黏膜消化酶活性、空肠紧密连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肠道微生物结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黏膜胰蛋白酶和β-淀粉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结肠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P<0.01;P<0.05),对空肠紧密连接蛋白1(TJP1)和紧密连接蛋白2(TJP2)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发酵香菇渣可提高断奶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加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评估了羽扇豆替代豆粕饲喂蛋鸡对其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344只32周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对照组饲喂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30%羽扇豆,试验共开展16周。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羽扇豆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随着日粮羽扇豆添加水平的升高,十二指肠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显著线性升高(P 0.05),而空肠黏膜厚度和隐窝深度随羽扇豆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羽扇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小肠相对重量(P 0.05)。随着日粮羽扇豆添加水平的升高,盲肠内容物干物质显著线性增加,而pH和氨浓度显著线性降低(P 0.05),小肠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而盲肠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结论 :日粮羽扇豆添加水平高达300 g/kg时对蛋鸡16周的胃肠道无负面影响。羽扇豆几乎可以完全取代豆粕,可以降低蛋鸡回肠短链脂肪酸浓度,提高盲肠短链脂肪酸浓度,降低氨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评估饲粮添加黄芪和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刺激对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分为DSS刺激前和刺激后2个阶段。在第1阶段,选取36头4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5.2 kg±2.0 kg)的断奶湘东黑山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n=16;饲喂基础饲粮)和黄芪组(AP,n=20;饲喂基础饲粮+10 g/(d·头)黄芪根粉),饲喂36 d后(包括7 d预饲期)屠宰(除去第2阶段各组选取的6只羔羊外,剩余的均屠宰),收集盲肠组织和食糜样品用以评估饲粮添加黄芪对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第2阶段,在试验第36天,从CON组和AP组中分别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DSS刺激(4%体重剂量口服),持续8 d后屠宰,收集盲肠组织和食糜样品用以评估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在DSS刺激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与CON组羔羊相比,AP组羔羊盲肠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DSS刺激前羔羊相比,DSS刺激后羔羊盲肠微生物发酵所产生乙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③与DSS刺激前羔羊相比,DSS刺激后羔羊盲肠黏附总细菌(total bacteria)和梭菌XIVa (Clostridium cluster XIVa)数量显著增加(P<0.05),食糜中梭菌XIVa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不同处理羔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80%以上,其次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不同处理羔羊肠道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⑤短链脂肪酸浓度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黄芪根粉对羔羊盲肠微生物发酵能力和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影响,DSS刺激会降低盲肠微生物发酵乙酸能力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改变细菌在属水平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9.
吴东  徐鑫  杨家军  齐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0):2676-2680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3日龄黄羽肉公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和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试验Ⅰ、Ⅱ组相比,试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47%(P<0.05)、15.0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7.71%(P<0.05)和4.27%(P>0.05)。②各组肉鸡胸肌的pH1、pH24、肉色(L*、a*、b*)、蒸煮损失和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胸肌的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降低13.06%(P<0.05)、8.12%(P>0.05)和9.57%(P>0.05);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50%(P>0.05)、20.86%(P<0.05)和33.92%(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分别降低7.99%(P>0.05)、18.85%(P>0.05)和26.98%(P<0.05)。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3%~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是可行的,其中添加9%发酵菜籽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高精料长期饲喂过程中,反刍动物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SCFAs)在奶山羊盲肠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1/43(GPR41/43)对其下游的炎症信号通路是否有影响,选用12只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C)饲喂低精料(精∶粗=4∶6,n=6),试验组(HC)饲喂高精料(精∶粗=6∶4,n=6)日粮,经10周饲喂试验,取盲肠组织样及盲肠内容物进行气相色谱短链脂肪酸含量、肠内容物pH、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及蛋白印迹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LC组,HC组乙酸(P0.01)、丙酸(P0.01)及丁酸(P0.05)的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且HC组pH值明显降低(P0.05);HC组GPR41/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趋化因子20(CCL20)基因表达量相比于LC组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0及CCL5等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C组GPR41/4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C组(P0.05)。提示:高精料饲喂后,反刍动物盲肠组织中通过短链脂肪酸活化GPR41/43进而激活下游炎症信号通路诱导组织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代乳粉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7~28日龄羔羊生长性能、组织器官、腹泻率及肌肉组织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发育良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按同质性原则将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给2组羔羊分别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0和0.2%的代乳粉,试验期为21 d。在7、14、21和28日龄晨饲前进行称重,计算各生长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并且每天饲喂羔羊的同时观察羔羊腹泻情况,计算羔羊腹泻率。在2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8只羔羊进行屠宰,屠宰后称量各组织器官重量,计算其相对指数,并采集羔羊背最长肌和肱二头肌,测量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7~14日龄羔羊的末重(P<0.05),显著提高了15~21日龄和22~28日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P<0.05),有提高7~28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100);对7~28日龄羔羊腹泻率的无显著影响(P>0.05)。2)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7~28日龄羔羊胰腺重量(P<0.05),显著增加了蹄占宰前活重比例(P<0.05),对其他组织器官没有显著影响(P>0.05)。3)枯草芽孢杆菌对7~28日龄羔羊皮张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4)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羔羊背最长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棕榈酸、硬脂酸、二十烷酸、棕榈烯酸、油酸含量和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P<0.05),显著提高了十五烷酸、肉豆蔻烯酸、神经酸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UFA (P<0.05);显著降低了羔羊肱二头肌UFA、SFA、MUFA、棕榈酸、硬脂酸、二十烷酸、棕榈烯酸、油酸含量和MUFA∶PUFA (P<0.05),显著提高了PUFA、n-6PUFA、肉豆蔻烯酸、神经酸含量和SFA∶UFA、PUFA∶SFA (P<0.0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腹泻率、器官和皮张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羔羊平均日增重和胴体重有升高趋势。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湖羊羔羊背最长肌中UFA、MUFA、MUFA∶PUFA的含量和肱二头肌UFA、SFA、MUFA、MUFA∶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了湖羊羔羊背最长肌中SFA:UFA的含量和肱二头肌中PUFA、n-6PUFA、SFA∶UFA、PUFA∶SFA的含量,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通过对肌内脂肪酸组成比例和含量的影响,起到改善湖羊羔羊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过氧化氢(H2O2)诱导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氧化损伤的最佳条件,构建可靠、稳定的氧化损伤模型,为今后探究紫大薯花青素对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提供模型条件。【方法】 试验采用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第一因素为H2O2处理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350、430、460、490、520和550 μmol/L,第二因素为对GMEC的处理时间,分别为8、11、14、17 h。舍弃细胞存活率低于60%的处理组,并根据结果重新调整处理浓度与时间。然后通过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培养液内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确定最佳的H2O2处理条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H2O2处理组作用8 h后GMEC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350、430、460 μmol/L H2O2处理8 h时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64.6%、72.9%、66.2%,基本符合细胞存活率的筛选需求(70%)。因此,选择350、430、460、490、520 μmol/L H2O2处理4、6、8、10 h进行后续试验。调整后,除4 h 430 μmol/L处理组外,各处理组LDH活性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0 h时各处理组LDH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且与浓度呈正比;各处理组ROS含量在6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8 h时各处理组ROS含量较6 h均大幅度显著升高(P<0.05),说明8 h为ROS含量变化的转折点;430、490、520 μmol/L处理组MDA含量在处理8 h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430 μmol/L处理组MDA含量在8和10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组CAT、SOD、GSH-Px和T-AOC活性在处理6~8 h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8 h时仅430 μmol/L处理组CAT、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低于照组(P<0.05)。【结论】 430 μmol/L H2O2处理GMEC 8 h为构建GMEC氧化损伤模型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穿心莲粉对番鸭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相关指标、抗氧化指标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复合菌剂(酵母菌和乳酸菌质量比1:1)发酵穿心莲粉,根据发酵前后成分变化对其微生态功能及药用价值进行分析。将450只15日龄体重250 g左右的黑羽番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Ⅰ组饲喂基础饲粮,对照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穿心莲粉,发酵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和5%的发酵穿心莲粉,预试期7 d,正试期48 d。分别于16、21、42、70日龄对番鸭称重,于70日龄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番鸭(每个重复随机取1只)屠宰,采集血液、左侧胸肌样品,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相关指标及抗氧化指标、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①穿心莲粉经复合菌剂发酵后,活菌数超过2.0×108 CFU/g,粗纤维含量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发酵Ⅱ组16~70日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发酵Ⅲ组(P<0.05;P<0.01)。③发酵Ⅰ、Ⅱ组的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Ⅰ、Ⅱ组(P<0.05)。④发酵Ⅱ、Ⅲ组和对照Ⅱ组番鸭血清的IL-2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发酵Ⅰ组(P<0.01)。⑤发酵Ⅱ组的血清丙二醛水平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P<0.05)。⑥发酵Ⅱ组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Ⅰ组(P<0.05;P<0.01)。【结论】与基础饲粮组相比,3%发酵穿心莲粉可显著提高番鸭的生产性能、血清IL-2水平、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减少番鸭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此外,3%发酵穿心莲粉对番鸭屠宰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要显著优于同比例未发酵穿心莲粉。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仔鸡建立坏死性肠炎模型,研究发酵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将336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LF组(日粮添加1×109 CFU/kg发酵乳杆菌)、感染+BC组(日粮添加1×1010 CFU/kg凝结芽孢杆菌)。所有感染肉鸡在14~21 d经口接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灌服产气荚膜梭菌显著降低22~28 d肉鸡的日均采食量(P<0.05),显著增加28 d十二指肠和空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提高21 d肉鸡盲肠的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28 d回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与感染组相比,日粮添加发酵乳杆菌显著提高21 d肉鸡回肠的乳杆菌属数量(P<0.05),显著降低21 d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显著降低28 d肉鸡十二指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降低21 d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21 d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显著降低21 d肉鸡回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28 d肉鸡回肠乳杆菌属数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发酵乳杆菌或凝结芽孢杆菌均对感染肉鸡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控作用;其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有利于肠道绒毛发育,缓解肠道损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发酵乳杆菌没有缓解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甜菜碱对瘦素缺陷(ob/ob)小鼠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本研究将12只同批次6周龄雄性、健康、体重差异不超过1 g的ob/ob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小鼠饮用纯净水,试验组小鼠饮用的纯净水中含1%甜菜碱。1个月后脱颈处死,采集肌肉样本,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检测ob/ob小鼠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情况;利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析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肌肉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的体重增加量、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禁饲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2)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acylglyceride lipase,ATG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ter 4,GLUT4)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3)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4)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脂肪酸合成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tyl-CoA synthetase,ACS)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脂肪酸氧化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CoA oxidase2,ACOX2)、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ACADL)、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posase, CD36)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ob/ob小鼠补饲甜菜碱后,肌肉组织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降低、脂肪酸氧化基因表达升高,同时肌肉组织脂肪酸含量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肉组织脂质减少。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64周龄罗曼灰父母代种鸡81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葡萄籽粕替代基础日粮中3%、4.5%、6%、7.5%、9%玉米的试验日粮(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籽粕能够明显抑制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降低,对于日均产蛋量,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产蛋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38%、14.76%、18.09%(P<0.05),各试验组蛋鸡的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软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籽粕处理组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壳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葡萄籽粕添加量的增加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葡萄籽粕能够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1);并能够提高种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P>0.05)。综上,在种鸡产蛋高峰后期日粮中以葡萄籽粕替代玉米,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改善鸡蛋品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且以替代6%的玉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