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BTH和水杨酸(SA)对甜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BTH和水杨酸(SA)作为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对甜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采用盆栽甜瓜植株,喷施诱导剂,然后接种甜瓜白粉菌的方法测定这2种诱导剂对甜瓜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2种诱导剂均对甜瓜有明显的诱导作用。BTH最佳诱导浓度为50μg/mL,SA为25μg/mL,平均诱导效果分别为86,6%和83.7%。在最佳诱导浓度下,2种诱导剂诱抗的持效期至少可达17 d。在2—8叶期,BTH和SA处理均有良好的诱导效果,且差异不显著。诱导剂本身对甜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化学药剂诱导西瓜抗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西瓜对病毒病产生一定抗性的化学诱抗剂,在西瓜团棵期开始用硼酸、草酸、水杨酸、壳聚糖、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硅酸钠等7种化学药剂在西瓜作物上进行对病毒病的诱导抗性试验。结果表明,1 g·L-1壳聚糖、5 g·L-1硫酸亚铁和1 g·L-1草酸处理均可使西瓜对病毒病产生一定抗性,能降低病毒病的发生,病情指数较低;其中1 g·L-1壳聚糖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69.7%。不同的化学药剂具有不同的诱抗效果,其持续效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β-氨基丁酸、茉莉酸及其甲酯诱导辣椒抗TMV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β -氨基丁酸 (BABA)、茉莉酸 (JA)及其甲酯 (MeJA)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诱抗剂对不同辣椒品种所表现的诱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诱抗效果受诱抗剂的使用浓度、作物的生育期和TMV的接种浓度所影响 ;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 5 0 %以上 ;BABA处理后 5~ 6d ,JA与MeJA处理后 6~ 10d接种TMV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性可持续 15d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苯并噻二唑( BTH)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0.5 mmol/L BTH (苯并噻二唑) 溶液在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前4、8、12、24、48、96、168 h (7 d) 和接种后2、4 d处理二叶期的黄瓜幼苗, 结果表明BTH对霜霉病菌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但能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产生局部和系统的抗性, 系统抗性的表达在处理后48 h产生并持续7 d以上。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BTH处理可系统性地增强这两种酶的活性, 且与黄瓜对霜霉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豇豆枯萎病抗性与水杨酸互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对感病品种浸根处理后再接种(挑战接种)的幼苗发病率和对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浓度大于1.0mmol·L-1的SA处理4h后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在1.0~10.0mmol·L-1范围内,随浓度的升高SA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大;在不影响豇豆感病品种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5.0mmol·L-1的SA减轻幼苗发病率最为有效;豇豆感病品种经SA处理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升高,挑战接种后的酶活性变化比未经SA处理的上升早且快。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和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瓜津优1号为试材,采用0.1mmol·L-1水杨酸(SA)、50mg·L-1壳聚糖(CTS)溶液浸种,测定了100mmol·L-1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α-淀粉酶、脱氢酶、磷酸酶活性等指标。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清水对照降低31.3、25.6个百分点;SA、CTS单一或共同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率及相关酶活性,且SA、CTS共同浸种的效果优于SA、CTS单一处理,发芽率比NaCl胁迫处理增加19.2个百分点,α-淀粉酶、脱氢酶、磷酸磷活性分别比NaCl胁迫处理增加24.7%、16.2%、24.1%。说明SA、CTS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两者呈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诱抗剂BTH对葡萄果实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着色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植株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30~120 mg·L-1的BTH溶液,定期采样测定葡萄果实的形态、色度、花色素苷和糖酸累积等品质特征的变化。【结果】BTH处理‘红地球’葡萄果实的颜色指数CIRG和总花色素苷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处理效果依次为60 mg·L-1120 mg·L-130 mg·L-1;参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PAL、CHS1、CHS2、CHI1、CHI2、F3’H、F3H1、F3H2、DFR、LDOX、UFGT-2和Vvmyby A1等基因和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表明BTH诱导葡萄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有关;F3’5’H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且花色素苷单体主要以F3’H支路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Pn)为主,F3’5’H支路产物锦葵素-3-O-葡萄糖苷(Mv)、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Pt)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p)含量极少,据此推测BTH处理‘红地球’葡萄可能主要通过F3’H支路合成花色素苷。BTH处理使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固酸比(SSC/TA)显著提高;60 mg·L-1BTH处理还对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显著效果;除120mg·L-1BTH处理导致葡萄果实横径变小外,其他浓度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红地球’葡萄转色初期喷施一定浓度的BTH溶液可显著促进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着色和转熟,并提高果实品质,且以60 mg·L-1BTH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莫熙礼  蒋选利 《北方园艺》2016,(16):113-118
以花溪辣椒、遵义辣椒为试材,辣椒白粉病菌为供试菌,苯丙噻二唑(BTH)为诱导剂,采用喷施接种法,研究了BTH诱导辣椒对白粉病产生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BTH均可以诱导辣椒对白粉病产生抗性,浓度为0.20 mmol·L-1时诱导效果最佳,防治效果为81.82%;BTH-接菌处理的辣椒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明显增加;BTH-接菌、BTH-未接菌和CK-接菌处理都能诱导辣椒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升高,但CK-接菌处理增加幅度较小.BTH不影响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子的产生,却能有效抑制菌丝的生长,表现为菌丝生长缓慢和菌丝的侧枝数减少.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K-接菌处理在24 h后,辣椒叶片保护层开始被溶解,BTH-接菌处理的辣椒在接菌48 h后才出现该现象,说明BTH能产生阻碍或延迟菌丝破坏的保护层物质.  相似文献   

9.
诱导植物内在抗性是病害控制的新策略,诱导效应可能与不同品种组成性表达的基础抗性有关。以3个抗性水平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对甜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效应,以期进一步阐释抗性诱导效应与品种基础抗性的关系。结果显示,BTH诱导甜瓜抗白粉病的效果与品种的基础抗性正相关,对抗病品种的诱导效果高于中抗和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GLU)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长幅度也较中抗和感病品种大。BTH处理3 d后接种白粉菌,不同抗性水平甜瓜品种叶片中GLU、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较只接种处理明显上升。叶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乳突结构是寄主对病原菌侵染的一种主动反应,甜瓜抗病品种叶片中乳突结构多呈半圆球型,中抗和感病品种叶片中多呈圆筒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含有苯并噻二唑(BTH)、咖啡酸(CA)或氯化钴(CC)等不同MS培养上甜瓜愈伤组织的研究,测定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BTH诱导的甜瓜ROS代谢和抗性酶活性及其相关的信号途径。结果表明,CA可以消除BTH对甜瓜愈伤组织O2■增加和H2O2积累的诱导作用;CA或CC能够部分抵消BTH对SOD增强的诱导作用;CC对BTH诱导的POD增强具有抑制效应,CA+CC可完全消除BTH对POD的诱导作用;CA和CC均能促进BTH对PAL增强的诱导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BTH对甜瓜O2■升高、H2O2积累和CAT降低的诱导主要通过SA途径实现,对POD的影响主要通过ET途径实现,对SOD升高的诱导通过SA和ET 2条途径实现,而对PAL活性的影响通过ET和SA以外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置5 个硅水平(0、0.75、1.50、2.25、3.00 mmol·L-1),探讨了硅对水培大蒜根系生长、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mmol·L-1 硅浓度范围内,大蒜的根系生长量、植株鲜质量、蒜薹鲜质量、
鳞茎鲜质量及根系活力均随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高;同时叶片中色素含量、净
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随着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大;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则恰好
相反,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低,比不施硅处理降低了17.78%。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西瓜嫁接苗徒长控制技术,培育优质西瓜嫁接苗,以西瓜接穗品种早佳84-24,葫芦砧木品种强根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比久、矮壮素、宇花灵3号等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砧木及西瓜嫁接苗生物学性状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喷施生长延缓剂对西瓜砧木幼苗和嫁接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西瓜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质量,发现30mg·L-1和50mg·L-1多效唑处理的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隶属函数值均较高,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也较高。由此可见,30~50mg·L-1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西瓜砧木质量,并改善西瓜嫁接苗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京欣1号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腐植酸(0、0.1、0.3、0.6、1.0g·L~()-1))对盐胁迫(100mmol·L~()-1)Na Cl)下西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电解质渗漏率、抗氧化酶、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营养液中添加腐植酸能不同程度改善植株生长状况,以腐植酸浓度为0.3g·L~()-1)时缓解效果最佳,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西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改善了植株体内Na~+、K~+分布,提高了SOD、CAT活性,降低了植株的电解质渗漏率和MDA积累,促进了西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浓度对水培韭菜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韭菜水培营养液的氮素水平,试验设置4、6、8、10、12(CK)、14、16mmol·L-1共7个氮素浓度梯度处理,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发的新型水培系统进行水培试验,通过对水培韭菜的生长指标、单株干质量及鲜质量、产量、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等测定分析表明:适合用于水培韭菜的营养液氮素水平为8~12mmol·L-1,其中以10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其生长状况及产量最佳;12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照不同配比(质量比1∶1、1∶3、1∶5、1∶7及1∶9)复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联合毒力,并验证了60%烯肟菌胺·丙森锌(质量比1∶9)水分散粒剂(WG)对番茄早疫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丙森锌单剂对茄链格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1.5140mg·L-1和11.9888mg·L~(-1),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1∶1、1∶3、1∶5、1∶7及1∶9混配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间隔7d连续喷施2次60%烯肟菌胺·丙森锌WG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480~960g·hm~(-2)。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是影响我国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种植的一大阻碍因素,发生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前期。以马铃薯品种金 湘为试材,研究不同硒浓度(1、3、5 mg·L-1)和适宜浓度的喷硒次数(1、2、3 次)对马铃薯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外源喷施1、3、5 mg·L-1 亚硒酸钠处理均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以及丙 二醛(MDA)、H2O2 含量,且3 mg·L-1 的喷施效果最佳。低温胁迫下喷施3 mg·L-1 亚硒酸钠溶液1~3 次的幼苗叶绿素含 量高于未喷硒对照,MDA 和H2O2 含量均降低,且喷施2 次时效果最好。综上,适宜的喷硒浓度(3 mg·L-1)和次数(2 次)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温胁迫所带来的伤害,从而提高马铃薯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彩椒坐果率和降低畸形果率,以彩椒品种世季红为试材,研究3种配方保花保果剂对彩椒产量、坐果数和商品果率的影响,并在低温弱光照、亚适温弱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比较最优配方在朝天椒、线椒和牛角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配方P_2(A液:复硝酚钠0.03 g·m L~(-1),B液:赤霉素0.10 g·m L~(-1)、2,4-D钠盐0.01 g·m L~(-1)、萘乙酸钠盐0.10g·m L~(-1))对彩椒保花保果效果最佳,小区产量、坐果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逆境条件下不同类型辣椒喷施配方P_2后,小区产量和坐果数均显著提高,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配方P_2能解决甜(辣)椒畸形果率与坐果率的矛盾且稳定性好,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在不同逆境下均可应用配方P_2进行保花保果。  相似文献   

19.
陈年来  胡敏  代春艳  杨世梅 《园艺学报》2010,37(11):1759-1766
以甜瓜抗白粉病品种‘银帝’和感白粉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研究诱导抗性处理对其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苯丙噻重氮(BTH)和水杨酸(SA)处理以及接种白粉菌均可显著诱导甜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绿原酸、总酚、类黄酮含量升高,但纳米硅(SiO2)诱导无效。经诱导和接菌后,甜瓜抗病品种叶片PAL、POD、PPO活性和总酚、绿原酸、类黄酮含量高于感病品种。BTH和SA诱导甜瓜抗病性增强的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叶片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叶组织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黄瓜幼苗徒长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绿剑为材料,幼苗出土后外源施用不同浓度(100、150、200 mg·L~(-1))的调环酸钙(Pro-Ca),研究调环酸钙对黄瓜穴盘幼苗徒长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调环酸钙可有效抑制下胚轴长和株高,提高G值、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作用,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幼苗叶片中IAA和GA_3水平,提高ZR的水平。外源施用150 mg·L~(-1)调环酸钙效果最好,可有效调控黄瓜幼苗株型,提高幼苗素质,利于壮苗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