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90只海蓝褐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一次感染组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两次感染组,应用二重PCR方法,通过对肠道组织热休克蛋白-90 (HSP-90) mRNA表达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4日龄雏鸡经口第一次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0~14 d,其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虽然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雏鸡,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上述雏鸡于28日龄时再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HSP-90 mRNA表达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而盲肠HSP-90 mRNA表达始终呈下降趋势。28日龄雏鸡一次性大剂量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十二指肠、空肠、盲肠HSP-90 mRNA表达均下降,而回肠HSP-90 mRNA表达先下降后上升。结果表明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初期,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受到一定抑制,其表达量与肠道组织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SPA菌体花环法、间接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B细胞和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①E.necatrix感染雏鸡后10d血液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均开始增加,16~18d达到峰值;②感染雏鸡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的抗体生成细胞数量于7~21d不同程度增加,14~18d达最高峰。结果表明,雏鸡体液免疫在抵抗E.necatrix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克隆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Gd))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其阅读框架(ORF)后,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32a(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EnMIC-2。用CaCl2法将其转化至宿主细菌E.cliBL21(DE3),并用IPTG成功诱导了EnMIC-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8%,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重组蛋白经SDS-AGE分析后,用E.necatrix(广东株)感染鸡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诱生活性、T细胞和B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其胸腺和脾脏T细胞比例分别于感染后7~21d和7~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感染后16~18d和18~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14~16d和10~18d明显增加。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对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14~24d和14~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E. necatrix)一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表明E. 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选择90只1日龄蛋用公雏,随机分为6组:马杜毒素拌料组(Ⅰ组,添加量5 mg/kg饲料),克球粉拌料组(Ⅱ组,添加量125 mg/kg饲料),中草药处方①组(Ⅲ组,添加量10 000 mg/kg饲料),中草药处方②组(Ⅳ组,添加量10 000 mg/kg饲料),感染不给药组(V组),不感染不给药组(Ⅵ组).于无球虫条件下进行饲养,从1日龄起饲喂混有药物的饲料,除Ⅵ组外,其他各组在18日龄接种1×105个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根据各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记分、血便记分和抗球虫指数观察药物的疗效,结果表明:Ⅰ组、Ⅱ组、Ⅳ组有低效抗球虫作用,Ⅲ组有中效抗球虫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一种商品化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对E.necatrix和E.tenella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基于试验鸡血便记分、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攻虫组抗E.necatrix和E.tenella的ACI分别为157.3和135.6,均低于160,表明该球虫疫苗抗两种球虫的效果均为低效.然而,免疫攻虫组鸡血便数量、血便记分、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等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综合指标显示,该疫苗对E.necatrix和E.tenell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单纯采用疫苗并不能够达到防控鸡球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喉支康对实验性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诱发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模型,评价复方制剂-喉支康水溶性粉的疗效。按每升水加入20,40,80mg喉支康的用量给病鸡饮水给药,连续5d,对混合感染鸡的治愈率分别是70.0%,93.3%,9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3.3%;上述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采用ABC法检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其胸腺和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于感染后4~21d不同程度高于未感染的对照雏鸡,14~16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其中CD4^+T细胞较CD8^+T细胞增殖辐度大,持续时间也较长。E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后,上述免疫器官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在感染后2~7d呈下降趋势,随后回升,至10~14d明显高于对照和初次感染雏鸡。其中CD8^+T细胞在二次感染后降幅较小,回升更迅速,增殖幅度也较大。表明鸡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抵抗E.necatrix感染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静注与内服氟苯尼考在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30 mg@kg-1单剂量静注(设健康对照)和内服氟苯尼考(florfenicol),研究了其在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给健康和感染肉鸡静注氟苯尼考后,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选择的权重为1/C2,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a为(44.67±9.42)min和(40.79±9.90)min,t1/2β为(161.02±27.30)min和(118.91±14.17)min,Vd(ss)为(1.15±0.41)L@kg-1和(1.02±0.22)L@kg-1,ClB为(0.73±0.12)L@kg-1@h-1和(0.76±0.14)L@kg-1@h-1,AUC为(41.65±6.94)mg@L-1@h和(40.88±6.03)mg@L-1@h.与健康肉鸡药动学参数比较,感染鸡的β(P<0.01)、K21(P<o.05)和K10(P<0.01)显著性提高,t1/2β(P<0.01)显著性下降,其他参数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给感染肉鸡内服氟苯尼考后,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a为(25.49±14.04)min,t1/2ke为(104.31±14.55)min,tmax为(65.91±26.24)min,Cmax为(7.90±3.00)mg@L-1,AUC为(29.01±6.59)mg@L-1@h,F为(70.94±1.09)%.以上结果表明,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氟苯尼考仍表现出分布迅速、广泛和消除较快的特点.内服给药后,氟苯尼考在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内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大肠埃希菌对小鼠肠绒毛生长和肠三叶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牛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再生的相互关系。选取Balb/c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Brdu组(Brdu)和E.coli感染组(Brdu+E.coli),并于不同时间点(6、12、24、30、36、48、60h)采集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中Brdu阳性信号;用PAS染色检测杯状细胞数;用real-time PCR检测肠黏膜组织中IT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Brdu组肠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E.coli感染小鼠肠组织6h^36h后,十二指肠、空肠绒毛萎缩或崩解成碎片脱落,隐窝变深;其他时间未见明显变化。E.coli感染小鼠后6h^36h,Brdu阳性信号在上皮细胞中的移动距离极显著高于Brdu组(P<0.01)。E.coli感染小鼠后6h^60h,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杯状细胞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rdu组(P<0.01)。E.coli感染小鼠后6h^36h,小肠组织中ITF mRNA表达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rdu组(P<0.01)。牛源致病性E.coli感染小鼠后,既可引起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抑制ITF mRNA表达,也能够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发表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微线蛋白5(Micronemeprotein5,MIC-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EnMIC-5部分基因片段。将基因片段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EnMIC-5基因大小为1470bp,编码490个氨基酸。EnMIC-5与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EnMIC-5,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约57.5ku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可被鸡感染E.necatrix阳性血清识别。用重组蛋白免疫昆明鼠,一免后15d即可检测到相应抗体,且抗体在三免后40d仍维持较高水平,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3.
宁夏部分地区鸡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宁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宁夏4个地区的103个规模化鸡场疑似病料151份,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出鸡大肠埃希菌109株,平均分离率为72.19%(109/151);动物试验证实,59株分离菌有致病性,占分离菌54.13%(59/109);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血清型种类13种38株,占致病性菌株64.41%(38/59);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15、O18、O78、O88,占定型菌株63.16%(24/3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cDNA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并构建进化树;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研究目的基因在斑马鱼体内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在NCBI基因库中找出TRIM54、TRIM55aTRIM55bTRIM63aTRIM63bTRIM101 6个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这些基因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编码的蛋白质均含有3个保守结构域:环锌指、B-box锌指和卷曲螺旋。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基因聚为4组:各物种TRIM54基因聚为一组;各物种TRIM55基因聚为一组,但靠近于斑马鱼TRIM101基因分支;TRIM63基因分为一组。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这些TRIM基因的mRNA均在受精后24 h的斑马鱼的肌节中表达,且TRIM55aTRIM63aTRIM101基因表达量较高。这些TRIM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肌肉功能中可能发挥作用。结论斑马鱼的6个E3泛素连接酶基因有较高的保守性,其mRNA特异性表达于肌节部位。结果对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在鱼类肌肉中的作用和指导鱼类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河北的三河、滦南、乐亭、卢龙及昌黎等地 2 9个养鸡场 (户 )分离鉴定了 82株病原大肠杆菌 ,用 54种常见动物病原大肠杆菌单价 O抗血清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 82株分离菌有65株被鉴定出了相应 O血清群 (占鉴定菌株的79.2 6%) ,分属 6种不同血清型 ,其中以 O78和O45两种为优势血清型 (占定型菌株的64.61 %) ,其余 4种 O血清群占定型菌株的 3 5.3 9%,尚有 1 7株未能定型 (占鉴定菌株的 2 0 .74%)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大肠杆菌对仔兔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并从肠道黏膜免疫角度比较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将40只仔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经腹腔注射菌液后不同时期定量观察兔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结果表明,腹腔注射菌液后可引起肠道相关免疫细胞增多,激发黏膜免疫;从黏膜免疫看注射菌液后第5天庆大霉素和乳酸菌素组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均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复方氟苯尼考口服液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5%复方氟苯尼考口服液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5%复方氟苯尼考口服液在剂量为 0 .6 ,0 .3 ,0 .1 5m L/ L给药时 ,能有效的控制鸡大肠杆菌感染 ,缓解症状 ,降低大肠杆菌感染鸡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活鸡的体重下降 ,效果优于单方的氟苯尼考口服液 ,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值得推广使用。临床应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推荐剂量为每升水 0 .3 m L。  相似文献   

18.
粘膜免疫对鸡十二指肠SS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进行消化道粘膜免疫,或在肌肉注射生长抑素(SS)亚单位疫苗的基础上应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进行消化道粘膜免疫,通过RT PCR方法检测免疫鸡十二指肠中S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首免后第3周,新城疫免疫组的SS mRNA表达高于SS亚单位苗组,但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首免后第4周,新城疫免疫组SS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SS亚单位苗组(P<0.05)并高于对照组.提示粘膜免疫可促进小肠粘膜SS mRNA的表达,SS亚单位苗可在基因水平上降低SS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从引进的含亨得拉病毒(Hendra virus,HeV)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得到该病毒核蛋白基因(N),将其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成功地表达了N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JM109(DE3)大肠杆菌菌株中得到了良好的表达,目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4.6%。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的蛋白可以被兔抗亨得拉全病毒阳性血清识别,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该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诊断试剂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以防范该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感染鸡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28日龄SPF雏鸡后鸡法氏囊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电镜观察和D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12~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经流式细胞计检测和荧光染色观察,统计学分析表明,IBDV感染后24~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试验结果揭示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可以诱导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