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进步和熵当人们谈到情报时,往往和信息联系起来。比如说:“科技情报工作是传递最新科技知识,或信息的一项工作”,“科技情报就是指含有最新科技知识内容的信息”,我非常赞同这种观念。从信息的观点来看,含有信息作为内核的知识,为某种目的在人们中进行传递,就称之为情报。信息总是和一个叫做熵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信息是该社会组织性、有序性的量度,而熵就是该社会组织解体和混乱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系统总是自发地趋于无序运动的最可几状态。但是,“在一个不处于平衡态的系统中,或者在此系统的局部区域中,熵不一定增加”,“由于这些地区的存在,就使得有人能够断言进步的存在”。可见,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今天的社会是信息激增的社会。近三十年来科学技术成果之多超过人类历史两千年成果的总和,凝集着这些科技成果的各种科技文献年增长率在8%以上。世界上不少学者把信息同能源和材料并称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称情报为人类的“第二资源”,称当今的社会为“情报社会”。以情报信息为对象,对其内容进行识别、整理、分析、综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情报?这是我们情报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情报的解释其说不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看法: 对几种看法的评价 1.“情报就是信息”。日本的情报界中就有这种看法。如长谷川寿彦和梨山修所著的《情报检索入门》一书给情报所下的定义就是:“存在一个发生源和吸收源,当发生源发生的信息被吸收源所理解时就成为情报。”这种看法主要是把情报和信息等同起来,其实信息的范围很广泛,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不仅是人们通过书本、文献、报刊、广播和交谈等所获得  相似文献   

4.
关十情报概念的讨论,已有几年了,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还有一些综评,对问题的看法,愈来愈向纵深化进展。目前,对情报的因素谈得较多,而认为是“知识的传递”尤多。但较为共同的一点是:“研究”这种涵义却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似乎情报概念中本来就没有“研究”。按比较流行的看法,情报就是关于情况的报告。认为有“情”便“报”,就是情报工作。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把这种“拆字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情报量也空前急剧增长,世界上现有各种科技期刊三万五千种以上,每年发表约四百万篇论文,每年出版一万种以上的国际会议录,科技文献量大约7——8年翻一番。在这种形势下,科技工作者如果缺乏必要的检索文献的能力,又如何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堆中找到所需要的情报资料?不会文献检索,就不能顺利地寻找文献,其理不言自明。今日之大学生,乃将来之社会建设栋梁,安得面对当前“情报爆炸”之现实而不应有所作为耶?反观众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实不妙得很,普遍缺乏情报意识,不会中文文献检索的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情报资料“爆炸性”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注意适用技术情报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有人提出了“适用情报”的概念。认为“适用情报,是适合对象、现状和需要,能产生最大响应的情报”所谓“响应”即是有用信息量与信息量之比。有用信息量是指接受者所能理解的信息。即然科技情报可分为“适用情报”,是否有“不适用情报”呢?在对一个特定的对象和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下,情报确有“适  相似文献   

7.
引言:科学情报的形式研究工作与研究结果的出版发行密切相关,由此而产生的知识便成为情报。这看起来似乎很清楚,因为我们习惯于把科学出版物与科技情报等同起来,把科学领域的情报传递理解为对科技出版物的参考。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早在1911年德国人凯泽就提出把情报从文献中分离出来。他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书刊而是情报,尽管这种情报包含在书刊里,但应将它作为不同的资料来处理。科学和科学出版物的历史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影响出版物的发展过程。这可以从图书→期刊→报告的发展过程上反映出来。所谓“灰色”文献的传播不断扩大,是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交流的重要性,图书情报事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科技情报的搜集、积累、加工、传递被称为开发人类第二资源的工作。开发第二资源的目的在于利用。图书情报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用户的利用才能得到实现。正因为这样,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中,用户培训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情报用户与情报的“非利用”情报用户即情报使用者,是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1)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人员,以及高校教员;2)工程技术人员;3)科技生产的管理者、划计制  相似文献   

9.
在几乎所有的情报学著述中,都把情报的“正式交流过程”定义为:借助于(或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情报交流或传递。如严怡民主编的《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赵惠丰主编的《社科情报工作概论》等书中均是如此。若仔细地分析这一定义,特别是与情报的“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定义相比较,就会发现,这种定义是不准确或有矛盾的。首先,“科学文献系统”的含义不明确。假设“科学文献系统”专指正式出版物,就大大缩小了“正式交流过程”的范围。因为在这些著述中,在解释这一定义时,还对其范围进行了说明,如《情报学基础》中说,“如科学出版发行过程及与发行过程有关的书刊商业活动,以情报提供为目的图书馆书目工作和档案工作,科学情报工作等”。很明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各项新技术科学(包括能源、材料、生物、海洋、空间等)的形成和发展,使人类开始进入到一个所谓“信息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全新时代。基于情报信息对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人们往往将其同材料、能源相提并论,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社会实践表明,人们对情报信息的需求是经常的,多方面的,不仅从事科研、生产、军事、政治、各种组织和管理工作需要情报信息,整个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情报。为了解决情报信息急剧增长(据称,仅每年发表的文献量一项就达500万篇以上,若加上其它形式的出版物和广播、电视所提供的情报信息量,真可称为“信息洪流”了),数量过大,  相似文献   

11.
科技情报工作要把新知识和成果通过传递工作准确、及时提供给用户使用。这种传递工作现代已采用各种不同方式与手段进行。记录科技知识的载体,即广义的科技文献,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作为视觉载体的科技情报出版物占很大比例;在书面情报、口头情报、数据情报和实物情报等方式中,书面情报主要为科技情报出版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它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将日益显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已公开出版科技情报刊物三百零四个。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绝大部分刊物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业社技信息量的激增,为使林业科技情报更好地为林业科研、生产建设、领导决策服务,省林业厅于1991年11月份下达了“江西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课题计划,由省林科所负责,各地(市)林科所情报室协作。“八五”期间,将通过对全省林业中文科技文献资源调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的形成何谓情报学?一言以蔽之,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情报工作才开始形成一种专业,其历史背景为“情报爆炸”或“情报泛滥”。所谓“情报爆炸”是指图书、期刊按指数比率增长,以致造成一种灾害。有人推算,情报量每10~15年增加一倍。因为情报量增多了,就得有专人管理,才好利用。所以情报工作是以情报管理和情报服务起家的,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且及时的情报是其中心任务。 50年代后才有情报学的名称问世,但只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的社会里,从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活动,无不渗透着情报过程,进行着激烈的“情报战”。所以,许多外国人士把今天的社会,称之为“情报化社会”,而把专利情报又视为今天社会的中心情报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专利制度的改革,专利文献大幅度增长,年出版量达100万件以上。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社会的重要资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如此浩量的专利文献,是各国近些年来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综述,并谈谈我们对我国专利文献工作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情报和文献的分类是情报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我们不严格区分“情报”与“文献”这两个并不等同的概念,一般把文献理解为情报的载体)。我国情报学界流行着一种分类法,即把文献分成:“一次”、“二次”、“三次”或“一手”、“二手”、“三手”。对这种分类法提出异议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没有明确区分客观存在的两大类性质不同的文献:科研活动的结果和情报活动的结果。所谓“一次文献”属科研活动的归宿,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般均属情报活动的结晶。问题可能首先出在术语的翻译上。俄语中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为了弄清由来,我查阅以前的资料。早在1962年初,杨沛霆同志在介绍日本科技情报工作的文章中,开始引用了“一次情报”、“一次文献”、“二次情报”、“二次文献”的名词。同年6月,聂春荣同志在全国编委会主任委员会议上的一次报告中提到:“研究类的情报刊物,是动向评述性的第三手情报刊物,又是根据第一手文献、第二手文献经过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后写成的。”由此便演变成了所谓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理论。什么叫一次、二次、三次文献呢?专家们论述很多。现录一段如下:“文献有第一手、第二手和第三手之分。第一手文献是初  相似文献   

17.
<正> 林业科技文献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长,这种增长表现在两个方面:(1)林业情报组件数量的增长。即林业情报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除了林业综合性科研杂志和专业科技期刊外,林业系统各种情报机构还创办了快报、动态和信息文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信息与情报是两个概念联系又严格区别的独立概念。然而,由于有关外语对应词的翻译问题,却经常出现混淆现象。例如出版不久的《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全》(以下简称“大全”)中的“信息”和“情报”两个词条内容,就是这种混淆现象的最新的集中表述。《大全》把信息和情报列为两个独立词条,在解释信息时称“信息是构成知识、情报的原料”,以表明信息与情报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解释情报时,却又以外语为据,把信息与情报混为一谈,称:“信息”与“情报”在西语中都是来自拉丁语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在情报这个概念中有种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一是情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是情报的可用性和受益性,三是情报的累积性(过去)与预测性(未来),四是情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情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谓情报的普遍性,是指情报传播的社会性,这也是人们把情报与“新闻”、“消息”联系到一起的原因。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物质、能源和情报(信息)。近二十年,有些国家从事情报、运输与服务行业的人数超过了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农业人数。于是收集、整理、传递情报占有特殊地位,这就是所谓“情报化社会”或“信息社会”,或脱工业化社会。这说明,情报成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科学技术情报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在新都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对一些情报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见解。与会代表就目前有关情报的几十种定义,提出了各自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情报是一种信息”;类似这种看法的还有“情报是搜集、加工、整理、交流的信息”;“情报是一种信息,但关键在于需要程度,有用才算情报”;“能够启发人们智慧并构成未来模式的信息,就是情报”。另一种意见认为“情报是新的和有用的知识”;“情报是情况的报导”代表们普遍认为有必要解决好情报制体问题,讨论中提出了设立国家情报局,建立文献资料中心,情报研究中心,情报咨询服务中心的设想。另一种意见是按现有机构进行调整,由国家设情报机构实行对中央和地方、专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情报机构的统一领导。有的代表还介绍了搞好科技情报网的经验。情报网是在中小企业内部或各部门之间,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松散“联盟”。经济上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并推举热心情报事业的同志主持工作,才能把网的工作搞得生动活泼。在讨论中大家认为情报工作有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有的效果能计量或将来会定量计算出来,有的没法定量评价。有的代表建议,国家要有保护情报成果的立法。有的还建议,情报部门要逐步开展有偿服务,用经济办法管理情报工作。此外,代表们还对今后开展学术讨论提出了建议,认为学会是学术团体,应多研究理论问题,包括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要防止把学术讨论会开成工作座谈会。除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外,平时还可组织报告会,讲座,小型专题讨论会以及办短期培训班等活动。 (郭光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