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三系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5,(1):68-73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5个三系不育系和6个骨干恢复系杂交配组,杂种F1代分别种植于四川不同生态区的4个试验点(乐山、宜宾、达州、绵阳),对各组合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F1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恢复系的加性效应对杂种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单穗重贡献率较大;恢复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大小表现为乐恢188蜀恢527绵恢725CDR22辐恢838明恢63,乐恢188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单穗重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所配组合穗大粒多(平均200.88粒),结实率高(81.88%~86.35%),单穗重均在4.5 g以上,单株产量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利用2003G59S等4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盐粳48等4个常规优良品种(系)共配成16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4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以2003G59S最高,其次依次为G72S、G89S和G82S;16个具有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中,以G82S/C258组合为最高,其次依次为G59S/辽盐92、G72S/盐粳48、G82S/盐粳48。 相似文献
5.
以5个两用不育系与22个恢复系(或常规品种)为供试材料,组成5×22 NCⅡ交配设计,对两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4个性状均为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同时受父母本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9.24%,98.80%,93.50%和97.42%.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粒长与长宽比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未达显著相关;粒宽与长宽比达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对长宽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03 1,0.888 6和-0.560 0;粒重通过粒长、粒宽两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达0.606 9和-0.349 3.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4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性状中,前4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这4个公因子能恰当地反映了所控制的10个产量性状及其相互关系.(2)品质性状中,前4个公因子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88.6%,这4个独立的公因子能够代表品质性状绝大部分的遗传信息及其相互关系.(3)杂交组合博Ⅱ Ax2006和博Ⅱ Axl-10具有较为理想的产量构成性状结构,但其品质性状的得分较低.其品质性状有待于进一步改良;杂交组合特AxR248不仅具有结构较好的产量构成性状,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因子得分,建议在生产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2):13-14
1999年晚季 ,仙游县种子公司承担省种子总站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福两优 2 16 3、福两优 2 186、金两优 36示范 6 6 7hm2 ,现把示范结果初报如下 :1 实施基本情况1 1 晚季两系杂交水稻高产丰产片根据仙游县品种布局特点、自然条件和栽培习惯 ,将示范安排在赖店镇圣泉村中央村民小组连片种植。该示范片属木兰溪南岸平原 ,土壤肥力中等 ,排灌条件一般 ,位于 2 12省道三郊线旁 ,辐射面广 ,栽培管理水平中等偏低。新组合福两优2 16 3、福两优 2 186各种植 2hm2 ,金两优 36种植2 6 7hm2 ,共计 6 6 7hm2 ,并分别建立简比田、高产丰… 相似文献
8.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培矮64S等5个籼型两用不育系与明恢63等14个籼型或广亲和品种共配成60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比例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YS-1最高,其次为测64S和培矮64S;60个F1代组合中,具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共9个,其中以安湘S×YR15、YS-1×湘香籼6号、培矮64S×YR10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新近育成了准S、早S及H37A等一批两系、三系不育系。这批不育系于2 0 0 2年 7月 17日和 31日先后通过了湖南省农业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亚华种业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现场评议 ,并建议申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系不育系准S主茎总叶数约 12叶 ,属中熟偏迟早籼类型。育性稳定 ,随机抽取 10 0株镜检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不育度 10 0 % ;套袋自交结实率 0 .0 6 %。异交习性好 ,在未喷“九二○”的情况下 ,柱头外露率 79.4 % ,其中双边外露率 2 2 .5 %。配合力强 ,所配组合准两优 5 2 7…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两系杂交水稻的N,P2O5,K2O每公顷经济施用量:早稻分别为160~180,70~90,90~110kg,晚稻分别为180~190,45-55。180-200kg;早稻分别施180,90,180kg,晚稻分别施240。90。270kg获得了最高产量。随着氯、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磷、氯吸收量呈逐渐提高的趋势;早稻施中量磷,晚稻施低量磷肥有助于对氮、钾的吸收。此种关系亦表现在养分的利用率上.其中中量钾肥更有利于氮、磷养分利用率的提高。在最佳经济施肥量范围内.肥料利用率氮磷钾彼此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互促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袁卫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2):50-52
不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25kg/hm^2是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的最佳施氮肥水平,产量达到2396.5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以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较大,每角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小。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增加,每角粒数变化较小,千粒重 单株有效角果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项试验,着重从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4个方面分析技术措施与扩源,增库,夺高产的关系,并提出了两系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